伊斯兰的历程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伊斯兰教 ,
作者: 秦惠彬主编,秦惠彬等著
出 版 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203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21327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当今世界对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文明越来越关注,尤其是政界和学界对于伊斯兰文明表现出强烈而深厚的兴趣。这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同伊斯兰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一致的。因此,一位世界著名的政治人物把伊斯兰文明称为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举足轻重的文明”。
伊斯兰教同佛教、基督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这一事件揭开了阿拉伯历史的新篇章。历史学家认为,此前的阿拉伯处于“贾黑里亚”即蒙昧时期。不久,伊斯兰风暴便席卷了西亚、北非、中亚、西南欧等广大地区。从此,伊斯兰教具有了世界性品格,成为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共同信仰。在那个西方学者称之为“萨拉森帝国”的穆斯林王朝里,同一性的标志就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内涵是广博而丰富的。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形态和道德规范。而凛然贯通于穆斯林生活所有领域并成为其“脊梁”的,是所谓的“伊斯兰精神”。在这一精神指导下,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民族,在吸纳原有的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伊斯兰文明。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半岛
二、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
三、伊斯兰教的产生
四、 《古兰经》与伊斯兰教的基本制度
第二章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
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二、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
三、阿巴斯王朝
四、阿巴斯王朝的文化中心
五、伊斯兰教的地区化
第三章传统哈里发制解体后的伊斯兰教
一、阿拉伯帝国文明的余晖
二、奥斯曼帝国
第四章近代现代伊斯兰文明
一、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二、重新思考伊斯兰
三、现代伊斯兰教
第五章伊斯兰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政治
二、经济
三、社会生活
第六章伊斯兰文学艺术
一、《古兰经》与文学
二、阿拉伯诗歌
三、阿拉伯小说
四、伊斯兰艺术
五、清真寺建筑艺术
六、阿拉伯纹饰
七、阿拉伯美术
第七章伊斯兰教育与科学
一、教育
二、科学
书摘插图
第一章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文明的发源地,伊斯兰教的摇篮。它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三面邻海,西滨红海,南临阿拉伯海,东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那里绝大部分是沙漠地带。当时阿拉伯人多在沿海一带经商,误认为其所在地四面环水,故称为岛,实际上是半岛,面积为300余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从地形上可分为两部分:中间地带和边沿地带。中间地带即半岛的中心,是起伏的山脉,间或有些绿洲。在这些贫瘠的绿洲上,遍布着灌木丛,成为骆驼的主要饲料。该地区少雨,气候干燥、炎热,人烟稀少,居民多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他们住帐篷,吃羊肉,喝羊奶,穿羊毛衣服,生活中主要靠骆驼——沙漠之舟。这些游牧民称为贝都因(阿拉伯语音译),这个地区称为巴迪亚(阿拉伯语音译,该词由“贝都因”一词派生而来“贝都因”意为游牧者,“巴迪亚”意为游牧者之地)。由于生活条件及环境所限,游牧民不可能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半岛中部除了高山以外,包括两个主要区域:北面的纳吉德(内志)和南面的艾哈嘎夫或称为空旷的角落。内志地区有少量的居民。这里虽属山石地带,但由于风化作用,在有些地段石头表面形成了适于种植的土层,雨水过后不易渗入内部,而在表面积存雨水,所以可以发展农业和建筑。艾哈嘎夫地区没有人烟,都是沙地。中部内陆地区,沙漠地表温度可达90℃,昼夜和季节性温差很大。边沿地带也包括两个主要区域:也门和希贾兹(汉志)。半岛边沿地带与中部截然小同。在希贾兹地区,有时长达三年滴雨不见,有时骤降暴雨,时间短,来势猛,甚至引起山洪爆发。这一地区干沟涸谷遍布各地。在西南地区(阿西尔和也门),每年5—9月有充足的降雨量。远古以来,当地居民利用高地的汰土和充沛的雨水,兴修水利,开辟梯田,种植多种农作物。这里盛产乳香、没药等香料,成为早期商业活动中世界著名的香料供应地。此外还有小麦、大麦、阿拉伯树胶、咖啡、葡萄等。希贾兹地区的椰枣是半岛首屈一指的特产植物,也是阿拉伯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之一。因此,沿海地区有一些城市和村镇。在这里,曾经先后建立一些王国。
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区域。边缘沿海地区,特别是西南部,约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在农业和香料贸易的基础上产生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并在古代世界的国际贸易和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半岛的政治经济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中部等地区,主要是希贾兹、纳吉德和叶马麦,自古以来当地的居民就是贝都因人,除了周期性的迁徙游牧外,他们主要的谋生手段是劫掠商队和勒索绿洲居民。在伊斯兰教产生前夕,阿拉伯半岛存在着两种经济基础不同而又相互依赖的社会集团,即沙漠的游牧民和绿洲的定居民。
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征,以干燥炎热为主。因地理环境不同,也存在明显差异。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湿度大。
尽管阿拉伯半岛通过叙利亚的沙漠,延伸插入在世界两大古文明发源地埃及和巴比伦之间,南部的海路,又使它与第三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印度的旁遮普相接。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所限,直到公元7世纪以前,当幼发拉底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的居民早已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时,被包围在高山、沙漠、大海中的半岛上的古代阿拉伯人,大多数仍然过着游牧的生活。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南阿拉伯人在农业和贸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王国。据铭文记载,先后曾有马因(约公元前1200年)、盖特班(约公元前1000年)、萨巴(公元前955一前115年)以及希木亚尔王国(公元前200年左右)。
萨巴王国与马因和盖特班两个王国几乎是同时代的。当这两个王国衰落的时候,正是萨巴王国兴盛的时候。它扩张自己的领土,最后取代了这两个王国,并吞并了哈达拉毛地区,当时的首都是马里卜。萨巴王国负有盛名有两大原因:一是它的女王伯来恰斯,她的故事与先知苏来曼和戴胜鸟在一起;另一个原因是它有著名的马里卜大坝。萨巴人依靠建筑技术修建了这个大坝,保存了水源,以便在需要时加以利用,农业因此而得以发展。大坝使那个时代繁荣。然而在萨巴王国后期,由于无人重视而使大坝失修、毁坏,改变了繁荣的生活,许多居民迁至北部,造成萨巴王国的衰落。
在萨巴王国衰落时,希木亚尔人的几个部落在也门建立了希木亚尔王国,不久就取代了萨巴王国。重修了毁坏的大坝,改善了农业制度,从而使其名声大振。据说全国的军队一路征战,曾到过伊拉克和巴林地区。但是这个王国也很快衰落下去,结果造成大坝的彻底崩溃。如《古兰经》所述,洪水冲掉了农田和庄园,北部严重缺水,而南部却泛滥成灾。大坝的毁坏致使南部居民后来向希贾兹北部以及半岛之外大批迁移。后来遭到波斯和罗马人入侵。在5世纪左右希木亚尔王国被殖民主义者占领,阿拉伯半岛本身历史就此结束。
萨巴和希木亚尔王国都留下了高度的文明遗产,留有许多旧址和碑刻。当时还有一支庞大的船队,活跃在也门港口和印度、中国、索马里、苏门答腊的港口之间运输商品。从也门北上的骆驼商队也受其管辖。
半岛南部一部分部落民迁居到北部,并在那里创建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与波斯和罗马帝国有直接联系的文明。
奈巴特王国(始于公元前4世纪左右)是一些游牧部落在离开约旦东部叙利亚南部定居后建成的王国。首都贝特拉,是南北商道的重要据点,执掌北上和南下的商业税收,在公元1世纪时达到繁荣的顶峰,其势力扩张到大马士革、麦达因(希贾兹北部)。公元105年,罗马皇帝向奈巴特人进攻,摧毁了他们的首都,把这一地区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奈巴特首都贝特拉至今在阿拉伯地区仍很著名,有许多历史遗迹,特别是奈巴特人的神庙。
太德木尔王国兴盛时间是在公元2至3世纪的时候。这个王国在邻近的两个强国罗马和波斯之间保持中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援助。有文字资料证明,太德木尔王国从公元1世纪起,就与罗马有政治上的联系。太德木尔城集中了希腊、叙利亚、波斯的文明。
希兰王国(约始于公元332年)和加萨尼王国(约始于公元286年)都是在波斯和罗马的保护下形成的。为了抵御贝都因人的袭击,他们在自己的帝国和贝都因人之间建立起屏障,分别让一些阿拉伯部落居住。希兰王国由波斯保护而形成。他们原是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为躲避洪水迁徙而来,在希兰地区建成了自己的王国。该王国附属于波斯萨珊王朝,直至伊斯兰教历12年,穆斯林军队进攻该地,他们才全部加入伊斯兰教。由罗马帝国保护而形成的加萨尼王国,是由从也门迁徙而来的阿拉伯部落在沙姆定居而形成的。罗马便利用这些阿拉伯人作为它防御贝都因人进攻的堡垒,并与阿拉伯人合作,共同对付另一大国波斯。加萨尼王国和希兰王国是也门人后裔建立的,它们保持了也门的文明。这两个王国是波斯和罗马宗教、科学知识、军事技术等各种文明通向阿拉伯半岛的桥梁。
阿拉伯半岛的定居文明区域集中在也门。“也门”阿拉伯语为幸福和吉利之意。与半岛的沙漠地区相比,这里土壤肥沃,雨量均匀而有规律,人们还可以修坝存水。这里还是海上和陆路商业贸易的汇合点。海上商路往来于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陆路商道有骆驼队往来于北部沙姆和最南端也门之间。也门成为重要的商品市场和贸易枢纽。也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不能像沙漠部落民那样血缘纯正,谱系清楚,而是容纳了各种外来成分。它的市场吸引了半岛内外的商人,有部分人就在这里定居,和也门人通婚,并在语言上交融。这些人多是经曼德海峡从非洲而来的,也有的来自印度或东印度群岛,或北方的叙利亚地区。这些人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盖和坦人结成姻缘。同时也有一些也门和哈达拉毛商人随同商队去印度、印度尼西亚,在那里娶妻成家。因此,也门成为各人种的混居地,成为各种文明各种语言的交融地。
二、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
阿拉伯人是闪族的一支,保持了闪族人的特征,阿拉伯语也是闪语的一个语支。历史学家把古代阿拉伯人分为消失的民族和现存的民族(《古兰经》里提到的阿拉姆-本沙姆本努哈的子孙)。现存的民族是盖和坦人和阿德南人。
半岛南部的居民比北部居民文明程度高。当南部阿拉伯人移居北方并建立一些王国的时候,它成为在半岛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文明,而北方阿拉伯人只是在伊斯兰教诞生以后才有它的光荣历史。穆罕默德和以后的哈里发(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继承人)们都尽力消弭南北方阿拉伯人之间的差异和分歧。
整个东方贸易都在也门进行。从也门至沙姆的商道沿线设有许多驿站。这些驿站对北方贝都因人来说并不重要,因此南北方阿拉伯人很少接触与结合。由于商业上的关系,却吸引了一些外来的、主要是非洲埃塞俄比亚人穿过曼德海峡到这里定居。因此在南方出现了一种新语言,即希木亚尔语。它是在原来的语言体系中增添了许多属于闪语另一支——埃塞俄比亚语的词汇。现存的希木亚尔历史碑刻使用的就是这种文字。北方语言是古来什族的语言,虽不够文明和进步,但却是纯正的。后来,阿拉伯半岛的商业移向北方,麦加作为阿拉伯人的宗教中心的地位日益增高,故导致了北方语言的发展和南方语言的衰落。这种纯正的阿拉伯语很难确定其形成的时间。目前可考证的第一块阿拉伯语的铭文,是公元328年建于叙利亚德鲁兹山区的希拉国王乌姆鲁‘盖斯的墓碑。汶个时代正是南方也门诸部落开始大规模向北方迁移,大动乱、大分化、大融合的时期,因而促成了南北语言的统一。公元5世纪末,出现了用这种纯正阿拉伯语写成的诗歌,如著名的阿拉伯“悬诗”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诗歌是古代阿拉伯文学的主流,是强大部落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其内容主要是颂扬本部落对外征战的英雄业绩。各部落诗人以诗歌夸耀出身名门的显贵、悼念遗址、思念情人、攻击敌人、描述沙漠生活、自然景观等等。诗歌的音调、韵律的节奏、简洁犀利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比喻是衡量诗人的智慧的一个尺度。一个诗人的诗歌能够激励听众的情绪,维护部落的荣誉,讽刺、诅咒敌人的弱点,他就会被推崇为部落的代言人和精神领袖,在部落中享有崇高的地位。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的诗人每年朝觐季节都到麦加克尔白附近的欧卡兹市场举办赛诗会,优胜者将为本部落争得荣誉。其诗也用金液书写后悬挂在克尔白的墙壁上,这便是“悬诗”。这种“悬诗”奠定了阿拉伯古典诗歌的基础,同时为确立共同的民族语言——标准的阿拉伯语做出了贡献。因为诗人们要想成为获胜者,首先要避免使用本部族方言而一致使用标准语。公元6世纪初,这种超越狭隘的部落方言即融合的通用的诗歌语言,把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区分开来。伊斯兰教诞生以后,《古兰经》以古来什的语言“降示”,遂在整个半岛上占据统治地位。
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社会在总体上仍属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制社会。沙漠中的贝都因人过着部落制生活,部落是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基本单位。这些部落服从于由传统观念和惯例而形成的严格的法律,即:个人部落相关,个人必须照顾本部落的利益,全力为本部落服务,而全体部落成员又都为某一成员的行为负责。部落设一首领,全体成员必须服从。部落首领必须具有勇敢、慷慨、仁慈的美德。如果首领的儿子也和其父一样具有同样的美德,那么可以接替其父的职位。如果哪个家族能连续继承部落的首领权,这个家族就有了荣誉和声望。部落首领的责任远远超过他的权力。在和平时期,他是慷慨豁达的人,负责款待来客,周济部落的贫民,安排那些要求与其部落为邻者的住处;在战争时期,他应一马当先,帮助受到威胁的人。他以部落的名义承担某个成员所犯错误的后果,但如果谁犯了部落拒绝承担责任的错误,或损害了部落本身的利益,那么这个成员就要被逐出部落。对部落领袖应当绝对服从。这并不是因为领袖有什么物质力量,而完全是出于传统的惯例。但贝都因人也可以不执行首领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造反者必须带领其族人迁移出走。迁移出走的行动,在贝都因人中时有发生。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驯服。他们喜欢自由。极端的个人主义和绝对的自由是贝都因人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历史上贝都因人的造反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每个部落在它强大的时候,就面临着从内部分裂的危险,许多成员不时地由于触及自己的利益而抛弃部落出走,或是被部落所逐出。
贝都因人的基本经济来源是向过往的商队征税,有偿的护送他们并为其提供骆驼作交通工具。除此之外,就是袭劫、抢掠。这是自古就有的。主要是侵犯毗邻的部落,迅速地劫走其牲畜;也常常掳掠妇女和儿童,目的是为了索取赎金。在进行这种袭劫活动时,尽量避免流血,然而也通常因流血而造成血亲复仇。他们这种抢劫财富的嗜好,被与之毗邻的定居民视为灾难。不用多久,贝都因人就把定居居民开垦的土地重新变成了沙漠。
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希贾兹境内,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也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和朝觐地,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地。麦加禁寺中央的克尔白(又称天房),相传是先知易卜拉欣及其子伊斯玛仪所重建。现在的克尔白是一座高15米,南北长12米,东西宽10米,用灰褐色硬石砌成的立方体建筑。在东南角墙上镶嵌着一块黑石,被视为圣迹。为保护克尔白的圣洁和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穆罕默德宣布将克尔白周围划为禁地,不许在禁地内狩猎杀生、斗殴,禁止所有邪恶异端行为;不准非穆斯林进入禁地。所以称为禁寺。
自从人们响应易卜拉欣的号召开始朝觐克尔白以后,麦加不仅成为麦加人的王国,而且成为全体阿拉伯人的圣地。他们一致规定,在去麦加进行大小朝觐的季节内禁止打仗和战鲁.并规定在麦加禁地内不准作战,以保证圣地和朝觐者的安全。因而圣地周围有许多商业和文学市场。
麦加最早的居民是阿马利加人部落。和阿马利加入住在一起的还有祖尔胡木部落。后来祖尔胡木人战胜阿马利加人,把他们逐出麦加,自己独占麦加。直到公元440年,管理麦加的权力又移到古来什族手中;穆罕默德的家族在其前四代已开始执掌克尔白事务,其后代代相传。
除麦加外,希贾兹地区还有一些其他的城市,主要有塔伊夫:麦地那,这两地有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居民从事农业和果树种植等,过定居生活。而麦地那后来在伊斯兰教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穆罕默德在这里受到保护,伊斯兰教在这里得到迅速发展。
公元570年阿克苏姆王国(今埃塞俄比亚境内)大将阿布拉哈乘象进攻麦加,结果大败,史称“象军事件”。该年定为“象年”。“象军事件”对于阿拉伯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一年,穆罕默德诞生。
阿拉伯人从蒙昧时期起就以经商著名。有一种说法:“每个阿拉伯人都是商人。”半岛上来往穿梭的商队就像一支在海上破浪而行的船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