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法读《内经》(附黄帝内经素问原文)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经典古籍,
作者: 刘明武注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45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2纸张:I S B N : 978781105608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即习惯上所称的《内经》,这是中医文化的奠基之作。
《内经》,对成书之前的历史而言,这里集数千年中华医理医术之大成;对成书之后的历史来说,这里是中医文化的发源之地。
没有中华文化,就孕育不出中华民族这个民族;没有中医文化,中华民族肯定无法跨越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的根本性与重要性就在于此。
在西方,牧师、神父用《圣经》中的哲理来拯救人的灵魂;在东方,中医医生用《内经》中的医理医术来拯救人的生命。令人欣慰的是,西方人一直没有离开《圣经》;令人痛心的是,中华先贤的优秀子孙却已经远离了《内经》——平常人不知道《内经》是什么,相当多的中医医生知道《内经》这本书却又不明白“其所以然”。
作为中华先贤的子孙,注者在一段沉痛的经历之后,认识到了中医文化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博大精深”的层面上,而且还充分体现在了“方便实用”的层面上,因此有了从“拒绝中医”到“热爱中医”的转变。
应中南大学出版社的邀请,注者对《内经》中两方面的名词——形而上的哲理与形而下的疾病进行了注释。工程师对于中医来说,外行也。外行注释《内经》,错误在所难免。错误与不当之处,敬请读者以及行内方家批评。
目录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沦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別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沦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经脉別论篇第二二十一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
书摘插图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①,生而神灵②,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③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①,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②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①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②,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③,阴阳和④,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⑤。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