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2008年最新版)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中考,语文,
作者: 严敬群主编
出 版 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20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2166762包装: 平装目录
第一部分记叙文阅读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008年
一、泪水中收获力量(200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卷)
二、圆明园失梦(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考卷)
三、一个美丽的错误(200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卷)
四、抽打心中的樱桃花(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卷)
五、永远的感动(2008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卷)
六、初升之月的魅力(2008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卷)
七、爱迪生传(节选)(2008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卷)
八、一诺千金(2008年重庆市中考卷)
九、静悄悄的昆仑山(2008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卷)
十、一只土碗(200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卷)
2007年
十一、一千张糖纸(2007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卷)
十二、你的眼神(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卷)
十三、父亲的自行车(200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卷)
十四、我长大了(2007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卷)
十五、大师(2007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卷)
十六、给自己树一面旗帜(2007年四川省安岳县中考卷)
十七、天鹅(2007年山东省滕州市中考卷)
十八、我家最富的时刻(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卷)
十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2007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卷)
2006年
二十、亲吻爹娘(200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卷)
二十一、母亲的目光(2006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卷)
二十二、藏羚羊跪拜(200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卷)
二十三、最美好的礼物(2006年海南省中考卷)
二十四、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2006年河北省中考卷)
二十五、我看到了一条河(2006年河北省试验区中考卷)
二十六、六个馒头(2006年河南省实验区中考卷)
二十七、成全一棵树(2006年湖南省郴州市课改区中考卷)
二十八、宛如英雄(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卷) -
二十九、过河(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卷)
第二部分说明文阅读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2008年
一、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2008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卷)
二、动物眼中的色彩(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考卷)
三、《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段)(200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卷)
四、中国结(2008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卷)
五、出访月官的嫦娥(200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卷)
六、冷冻疗法挽救生命(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卷)
七、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2008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卷)
八、中国皮影戏(2008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卷)
九、最糟糕的发明(zoos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卷)
十、——(200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卷)
十一、墨西哥蓝鸦(2008年江西省中考卷)
十二、地震后为什么会有余震(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卷)
2007年
十三、鹦鹉鱼的睡衣(200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卷)
十四、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200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卷)
十五、数字虚拟人(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卷)
十六、“怕痒树”——紫薇(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卷)
十七、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卷)
十八、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200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卷)
十九、(无标题)(200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卷)
……
第三部分议论文阅读
第四部分文学作品阅读
参考答案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记叙文阅读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课标考点透视〕
1.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在阅读中能把握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
3.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
[详细解读]
1.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2.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3.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4.了解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文常见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少数如书信、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才使用第二人称。
5.掌握记叙的中心和记叙的详略。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是要详写的,相反,与文章中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密切的要略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