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

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伍晧著

出 版 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31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18456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作者近年的新闻业务随笔,以工作中真实发生的新闻实战经历,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新闻出炉的过程,并从3000多条、20余万字的网友跟帖中挑选部分对读者有启发的互动评论。

作者围绕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及其成稿后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工作中的鲜活事例讲述了如何使新闻价值最大化、怎么进行选题调研、如何拟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怎么成为一个名记者、经济报道怎样才能赢得读者、澄清式新闻怎么做等,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讲述了记者的责任和使命等新闻职业道德内容。

作者的博客被广大网友誉为“中国传媒第一博”,本书所涉及的话题和论题,无论对于新闻院校的师生,还是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伍皓,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云南分社常务副总编。出生于四川省达县,求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时因表现突出曾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92年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新华社西藏分社做记者,8年美好光阴献给世界屋脊。1999年调入新华社云南分社。工作至今,两次受到新华社社长嘉奖,150余件作品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参与推出了孔繁森、陈金水、赵家富、吴光林、印春荣等先进人物,云南省丽江文化体制改革、文山教育综合改革、玉溪职业教育改革等典型,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目录

序言:谈谈青年新闻人的成才之路

很意外有这么多人喜欢《伍皓说新闻》(代自序)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新闻官”——由网友给我的留言想到

“关联法”与“比对法”:让新闻价值最大化

让自己成为“拔尖记者”的一条路径

经济报道要赢得读者其实是个视角问题

“细微变化”里有新闻

怎样在“宣传日”里寻找到真正的新闻

不出卖“线人”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新闻标题切忌抽象

成稿之后,能不能给自己提上几个问题?

统计数据这样用新闻才不乏味

事前选题调研报道事半功倍

从夜行香格里拉想到“夜新闻”

给财经记者的三点忠告

如果自己脑子里还是空的。就不要匆忙投入采访

正确引导舆论需要巧加引导而不是强加于读者

记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报道事实

打住!动不动就“传个材料来”那哪行

感谢大家。我最最亲爱的同事们

我们的报道为什么总像是在“强词夺理”?——浅谈中国记者和西方记者的差距

“方言新闻”使报道妙趣横生

我为记者打“前站”:在香格里拉繁忙的一天

什么样的新闻是垃圾新闻?

骚扰电话请别急着挂断,说不定有新闻呢

“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

有多少新闻是在为形式主义推波助澜

新闻到一线策划选题莫光拍脑袋

一篇流产的报道引出“拟人化新闻”新命题

把“点”做透就是好新闻

澄清新闻要谨防受人摆布

有点同情那个叫訾北佳的新闻造假者——兼谈新闻不要“硬做”要“巧做”

新闻主题:不“拔高”,但是要“提升”

偶然“捡”来的一个新闻奖——《寂寞在唱歌》采写背后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怎样被异化的?

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

洪水来袭,记者总动员

服务新闻也要有“新闻”

展现突发事件的立体画卷——写给腾冲泥石流灾害前方报道组的一封通信

新闻人总是在路上……

老支书的“农民式幽默”与学习群众语言

20年后。有多少经济学报道还敢再拿出来?

记者要注意克服“单点思维”多一点“组合意识”

没有“率先”没有“独创”。就写不成新闻?

关于做记者的困惑和文风创新——与山东媒体朋友的QQ聊天

记者是最不能不学习的一种人——兼谈我为什么开博客和天天发帖说新闻

媒体不是NGO

先扬后抑: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小技巧

报纸不是黑板报分内之事莫报道

找出新闻的“特别之处”

记者要善于巧借热点新闻事件的“关注效应”

会议采访不妨也走出会场外去采访采访

救活“过时新闻”的两个小窍门

为了新闻的尊严

经济报道要多挖掘一些“关联背景”

新闻生涯从“常识”起步——回忆我初做记者的难忘岁月

记者,凭什么“赫赫有名”?

新闻要善于把“事”变成“事件”来报道

记者要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反应报道何时摆脱“泛泛而谈“

记者岂能在新闻发布会迷失自己的独立判断

记者要多一些逆向思维

准确提炼最有价值的“新闻眼”

比较式报道是正面报道的创新形式

经济报道要紧紧盯住重大工程项目不放

多报新举措慎报见成效

“找”新闻与“捡”新闻

经验报道要跳出“公文化”窠臼

财经记者要当好公众派进上市公司的“卧底”

记者的群众观点体现在有没有把群众作为采访的重点

把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告诉读者

“快读时代”还有多少记者在精心写消息?

新闻不是只有一个来源

用诗歌形式表现人物是正面报道的创新

从“工作视角”向“百姓视角”转变才能使报道“三贴近”

善用“模糊效应”

给读者完整的信息

新闻以叙事为先

小标题需要统筹规划

是“大鱼”,就要咬住不放

写一批不朽的文章,交一帮永远的朋友,是做记者的最高境界

新闻应多点忧患意识

新闻记者无“闲谈”

挖出“上头”文件背后没有明言的“背景”

“史记体新闻”与“短新闻运动”——在新闻界刮一场“超短风暴”

采访前,先给自己绘制一张“路线图”

没有完不成的报道选题 只有未想到的报道角度

记者的思想力

新闻人不可不读穆青

追捧媚俗活动的新闻导向应该扭转

附录一:“范跑跑”跑了,“伍冲冲”们来了……——回顾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报道的20个日夜

附录二:生死60分钟——新华社“踏访茶马古道”报道组记者历险记

附录三:网友酷帖:伍皓给我们烹制“新闻早点”有什么不好

附录四:网友酷帖:《伍皓说新闻》读后感

附录五:网友酷帖:现实与梦想

后记

书摘插图

很意外有这么多人喜欢《伍晧说新闻》——代自序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五

从做记者以来,我养成了记采编手记的习惯,强迫自己每天检视和反省自己的 业务工作。十多年来,记得日记本有数十本,惜乎其问数次搬家,多数都散佚了。

新华网总编室喻红女士再三邀我开个博客,我想倒是个好办法,再不用担心日记本会丢,而且,记在日记本上只能自己看,放到博客上还可以把我的心得与同事、同行分享。《伍皓说新闻》就这样开起来了。在新华博客安“家”那天是6月19日,至今已经半年有余了。

一个纯谈新闻采编业务的专业性极强的博客,居然能在网上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是我始料未及的。如果加上各个媒体论坛的转载,半年来,已有超过80万人次阅读了我的这些业务文章,网友们留下3000多条、20余万字的跟帖、留言和评论,这在纯学术、纯新闻业务的博客中是绝无仅有的。有朋友发邮件给我,说网上已经有人将我的博客称之为“中国传媒第一博”,有几家网站还精心制作了“中国传媒第一博”的图标,将我的博客作了链接。

网友们还给予我“细说新闻第一人”等美誉,有的网友甚至自称是我忠实的“粉丝”,并自命名为“舞迷”。一些朋友热情地建议我将博客正式出版,以供大学新闻院系的学生们、新闻实习生和刚刚进入媒体业的年轻记者、编辑们作为新闻实战的入门参考。

学一点是一点留言:曾经特别崇拜李希光,他能把新闻讲得高屋建瓴。我研究生时的导师也是国内鼎鼎有名的新闻理论家。但是伍皓能够把新闻讲得深入浅出、细致入微,而且每天都毫不懈怠地天天开讲,看似顺手牵羊、漫不经心,说的好像又都是工作琐事,平淡无奇,读了却令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马上就可以拿来用上。

为梦而活在《找出新闻的“特别之处”》中评论:我们该成立一个“伍皓研究会”了。

天生有福在《把“点”做透就是好新闻》中评论:生动的教材啊!

anonymous留言:伍老师,您好!我是暨南大学新闻系的一名教师,看了你的博客,收获很大,对我的新闻教学也很有帮助。你写的新闻日记非常好,坚持写下去,积累丰厚了,可以出书。大约两年就可以集合成书了,到时我一定推荐给我的学生看。

说实话,我的这个博客受到网友们这样热捧,对我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还给我惹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使我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人喜欢读我的文章,说明我这些来自新闻实践一线的一孔之见虽然浅薄,但也还有些实用的价值。网友们对我的关注、支持和鼓励,我无论如何都是要十分地加以感激的,在心里。

互动热评

嗯,平时都把伍老师的博客收藏了,有空就翻出来瞅瞅。原来我也算“舞迷”的啊。——红灰尘

我从来没有迷信过什么人,对各种“粉丝”也总是嗤之以鼻,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会变成谁的“粉丝”啊!——海韵

伍老师开了这个博客真是好啊,让我们这些正在学习的孩子们受到了不少的启发呢!在伍老师这总能学到很多的东西的,呵呵,在这里还要谢谢伍老师哈!伍老师加油哦! ——还在新闻的摸索中

其实,我们的新闻,就是缺少这样的实践者,在实践中思考的人。——绝地亮剑

起初在云南省高院听了先生的课,又偶然发现这个博,觉得可学到好多东西。——云南魏磊

还是刚刚那句话,弄好身体,别太累,这样您身边的记者和我们这些旁观者才能学到更多好东西!——猪肥了。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新闻官”——由网友给我的留言想到

很喜欢老师的博客。一定要坚持下去哦,不然我们去哪里学习哪?现在新闻学院是多了,但是实战型的老师我们找不到哦。做一个有思想的记者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看看老师的博客每次都很激动,好像和老师一起奋斗在新闻战线上一样。——anpnymOus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我现在是在业务领导的岗位上,算是一个基层的“新闻官”吧。

今天,一位一直非常关心我、提携我的老领导找我谈心:什么时候让人忘记你了,你就能“进步”了。像你这样只顾埋头干业务怎么行啊?

我无语。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以来,我都时刻在告诫自己要真诚地做人,认真地为“官”。做人有益于他人,为官有利于事业,我以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这是一个价值观念变幻无常的社会。我这样做人为官究竟对不对,有时候连我自己也犯起了糊涂。但是翻翻网友们在我博客上留下的近3000条评论和留言,似乎又坚定着我一路艰难向前的不悔信念。

一、不能敬业就做不好“新闻官’’

不是为了“做官”才去干事业,“做官”是为了让事业干好。没有对新闻事业全身心的挚爱,没有把新闻成自己一生事业的精神,是无论如何做不好一名“新闻官”的。你自己尚且不能爱岗敬业,又怎样去要求编记者胸怀新闻理想、保持新闻的职业精神?

高度关注在《记者是最不能不学习的一种人——兼谈我为什么开博客和天天说新闻》中评论:我看到绝大多数文章都发表于夜里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呼呼大睡的时候,伍皓老师却在辛劳而勤勉地为我们写作,把他的经验与我们分享。从发文的时间就可以看出,很多的文章都是凌晨两三点甚至四五点钟贴上来的,就冲这一份

对新闻的激情和挚爱,真正把新闻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都要说好感动!

氧化心情在《新闻人总是在路上……》中评论:楼主真够辛苦的,天天加班那么晚。

匿名在《记者是最不能不学习的一种人——兼谈我为什么开博客和天天发帖说新闻》中评论:敬业的人值得尊敬。

凤凰于飞在《一篇流产的报道引出“拟人化新闻”新命题》中评论:伍总注意身体,长期熬夜太透支身体了。

二、业务领导不能不钻研业务

有很多“新闻官”在做官之前都是业务很强的记者,因为业务强才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然而,一旦做了“官”,就过起了官场的生活,每天忙于事务,沉迷于各种应酬,变得不再像原来那样用心于钻研业务了。“新闻官”说到底还是“业务官”,你自身的业务能力不过硬,是很难在记者心目中树立起威信的;你对稿件的处理不能让记者信服,记者就会在心里埋怨:唉,真是倒霉,摊上一个不懂业务的老总!所以,不要以为既然能做“新闻官”,自己的业务能力就已经是“盖棺定论”了。少一些“官场”的应酬,多花些时间钻研业务,对“新闻官”来说尤为必要。

Qi在《文字报道为什么不能借鉴电视的“现场连线”?》中评论: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勤奋敬业,这也许就是你今天能够成为年轻有为的领导者的原因。

月舞霓裳在《新闻到一线策划 选题莫光拍脑袋》中评论:真希望主抓业务的领导们都能学学伍老师的做法,多钻钻业务指导工作,少一些装腔作势摆官架子,只有这样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基层单位欠缺的东西太多了。唉!

【冬儿】在《找出新闻的“特别之处”》中评论:楼主总能从纷繁的资料稿件中找出“这一个”“特别之处”,佩服!

三、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引领年轻人进步

“新闻官”自身业务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包打天下。所以,当“新闻官”就应该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胸怀,要乐于见到有更多的人在业务上超过自己。领导的责任,是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引领年青一代进步,只要能够让后辈走得更快,就不怕倾其所有。

Qi在《文字报道为什么不能借鉴电视的“现场连线”?》中评论:把自己15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细心耐心地跟同行分享,对晚辈们毫不保留的指点和教诲,使后辈们受益匪浅,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很多评论里看到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你伍老师的原因。

月舞霓裳留言:伍老师,你好,虽然“认识”你和你的文章只有两周多的,时间,但每天到你的博客里学习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了,每次都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谢谢你给我们新闻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你是一个诲人不倦的老师,一个积极进取的老师,一个新闻战线上的“排头兵”,一个勇于无私奉献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人。我为我们新闻战线上能有这样的好领导感到高兴!但是,我也不得不郑重地向你提出意见,你这样工作太累了,虽然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对健康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不管是为了新闻事业,还是为了我们这些尊敬你的学生,都千万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我会为你祝福的,也会继续关注你的博客!

Qi在《文字报道为什么不能借鉴电视的“现场连线”?》中评论:虽然你博客里的大多数文章是给你的同行们分享的,但是从字里行间我可以体会到你是一个难得的好记者、好领导。

山中有海留言:在国内传媒目前的状况下,您的努力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我不否认。如果更多的总编级人物像您一样。应该会有更好一些的局面的。

丐帮贵公子在《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中评论:实习生遇到如此雅达之师,也算一幸。

绽放de花朵在《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中评论:伍皓老师真好!很羡慕那群学生!我再过几天也要去实习了,希望能遇到我喜欢的好老师。

冬老虎在《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中评论:现在有的媒体实习生,就是每天跟着记者“跑跑龙套”,最后在文章记者的署名后面缀上个“实习生X X X”便完事大吉;有“不幸”的实习生竞成了打水扫地擦桌子干杂活的“临时工”,真正学到东西的少之甚少。所以真的很羡慕云南分社的实习生们,你们遇到贵人了!

四、要引领记者走向正确的方向

“新闻官”是新闻的“把关人”。这种“把关”意识不仅要体现在对每一篇具体稿件的处理上,更要体现在对记者的日常引导上,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新闻从业观念,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鸿飞熊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领导考虑问题,就是要更加全面一些。年轻人做事情喜欢冲,不冲不足以证明自己存在。而领导就不需要这样表现自己。领导就是领导,领导做的事情,就是“驾驭”整个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plyuci在《从新华社记者伍皓看新华社》中评论:我看到了新华社的思维方式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即使作批评报道也从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角度去切入。我汗颜。我作批评报道,我的目的就是揭短,这也是我们领导常常教给我们的思维。为什么那些市委书记、市长愿意见新华社记者,愿意和他们一起谈问题,我原来总是以为,是因为新华社记者地位高,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现在才发现并非如此,是因为新华社记者关心问题,时刻在思考问题,在真正想着问题如何促进如何解决。

月舞霓裳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深入浅出,受益匪浅!希望伍老师多出这样的精品文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象生动效果好!

关桂峰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新闻的第一属性:阶级性!以前学马克思的东西总提不起兴趣,老师讲得无趣学生学得头疼,马克思的新闻观也讲得空洞,现在伍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记者身上应该具有的政治性以及应该客观、全面地反映新闻事实,是很生动的!

冬老虎在《媒体不是Nc0》中评论:讲得透彻!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讲起来枯燥(我们都参加过上岗培训,这一课必不可缺),包括我在内的记者编辑听起来懵懵懂懂,缺少条理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看了伍总就记者采写的《从外流域引水“输血”治理滇池有可能带来更大生态灾难》稿件深入浅出的分析,我豁然开朗——我们总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原来离我们这么“近”,也是这样“活生生”的,是完全可以“沁人心脾”的。这种以小见大、不说教不空谈的文章不可多得,希望大家好好读一下。媒体不是NG0。这个命题新鲜!

远行客在《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中评论:伍老师此文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做记者,就得时刻秉承职业主义精神。

小菜一碟在《会议采访不妨也走出会场外去采访采访》中评论:看了伍老师对新闻业务点点滴滴的指点,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学校里,新闻系的老师多是就理论说理论,我们一出校门就忘了。今天有幸分享到伍老师从事新闻业务十几年的感悟,确实让我们这些刚入行的新手受益匪浅。

【冬儿】在《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中评论:看来“拿来主义”的稿子在楼主那儿是混不过去的。

五、要亲自动手为记者修改稿件

越来越多的业务领导习惯于动口不动手了,记者写来的稿件不满意,就打回去重写。在稿单上签“发”或者“不发”成了老总们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做“新闻官”,还是要经常亲自动手为记者润色、修改稿件,并让记者体会到你的用心。这应该是“新闻官”传授经验、培养人才、锤炼队伍最切实的一种方式。

沈阳小人物在《救活“过时新闻”的两个小窍门》中评论:我们单位就缺这样的头。写不好扔回去重写,根本不告诉你怎么去写。羡慕楼主单位的记者!

月舞霓裳在《找出新闻的“特别之处”》中评论:学习了,受益匪浅。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这种稿方式最受益的就是年轻的记者了。能遇到一个懂业务、肯教授的好领导难啊!

沈阳小人物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能把稿子改成这样,足见楼主新闻功底之深,领会精髓之要。客观不拔高,理智不盲从。

冬老虎在《新闻主题:不“拔高”,但是要“提升”》中评论:以下是引用作者伍皓的话:云南三条通边高速公路预计年内通车——加了两个字,“语境”和“意境”、“高度”明显不一样了!

六、要放下架子与记者打成一片

每一个“新闻官”,也都是从普通记者做过来的,只不过现在让你到了带领更年轻的记者们去战斗的岗位而已,所以你其实还是记者中的一员,毫无必要摆出“做官”的架子,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新闻官”的心要与编辑记者的心跳动在一起,你一旦要有意拉开与编辑记者的距离,就别指望编辑记者会跟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plyuci在《也从新华社记者伍皓看新华社》中评论:伍皓给我们什么感觉呢?一个同行兄弟而已,一个有一点点个性的兄弟而已。这告诉我们,新华社绝不同于官僚机构,而新华社的干部,也绝不是食古不化架子十足的官僚。

云南信息报大周在《“方言新闻”使报道妙趣横生》中评论:伍皓为什么在云南新闻界备受敬重?就因为他一点都不摆老总的架子,待人热情诚恳。我们这些被当做“小报记者”的人,有业务上的事向他请教,他也从来不推辞。

兵马俑在《我为记者打“前站”:在香格里拉繁忙的一天》中评论:伍总很平易近人啊。

七、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作为业务领导,只是某一些机缘让我们成为领导,并不代表我们的业务水平就一定比记者高。“新闻官”应该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正视自身的不足,多向身边的编辑记者学习,多作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

……

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