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红色经典.小黑马的故事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寓言 传说,
作者: 袁静著
出 版 社: 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79500版次: 2页数: 143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大32开印次: 3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914213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少年红色经典”丛书共二十册,分“文学故事”和“英雄故事”两个系列。前者为原创的文学作品,后者多为纪实的人物传记。丛书主要选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最具影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和相关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小黑马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以小黑马为主的几个流浪儿,在旧社会如何沦为乞丐与小偷的悲惨境况,以及解放后如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重新做人的成长道路。作品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那就是儿童的可塑性很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那些失足的孩子,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给与关怀和教育,是会把他们改造成为新人的。这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优秀作品。
内容简介
小黑马其实是个聪明善良的孩子,也曾有过温暖的家,但因爸爸惨死,妈妈改嫁,他成了流浪街头的小叫花子。解放后,人民政府把他送到国营农场参加劳动,但他怕吃苦、受不了约束、装病偷懒,后来开小差逃出了农场。在流浪中他吃尽了苦头,在农场干部的帮助下,他终于觉悟了,回到了农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冒着生命危险保住了国家的财产。
作者简介
袁静(1914-1999),女作家。又名袁行规、袁行庄。祖籍江苏武进,出生在北京。1944年在延安正工开始文学创作。1949年与孔劂合写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名噪中国文坛。她创作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小黑马的故事》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班次选中荣获一等奖,并被译成英、德、俄、日、越南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发行。
目录
闯关
试试看
荒凉的农场
拍个巴掌打个赌
弄假成真
大忙人和大闲人
亲爱的妈妈
小蘑菇头
团结就是力量
相思病
露一鼻子
母子会
一场恶斗
书摘插图
闯关
小黑马是一个孩子的外号。
现在,他当然已经长成个结结实实的小伙子,如果你到他那个农场参观、访问,也许会碰见他正领着机耕队队员们开着新式的拖拉机,在祖国辽阔的田野上翻着黑油油的土地;也许他正和农场里旁的队长们在会议室做计划,争论问题;也许他正在平坦的操场上,进行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总之,他现在已经是个大人,是个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了。人们或者叫他马长生同志,或者叫他马队长,很少有人再叫他小黑马了。可是在早先,在刚解放的那时候,他可确确实实是个“小黑马”,一个流浪街头的穷孩子;更正确地说:是个小要饭花子。他,有师傅,有把兄弟,有一套要饭的“技术”,说起来,可也不简单哩!
那一年,正是全国解放的第二年。一个初秋的早上,小黑马和他的两位“师兄”在天津市的一条大街上,溜着路边,探头探脑地往前走着。三个孩子都穿得破破烂烂,东吊一块补丁,西荡一片破布,蓬头赤脚,不成个样儿。这里面最大的—个孩子,外号叫大眼猴,长得猴头猴脑,塌鼻子凹眼,活像个猴儿。他用胳膊肘碰碰小黑马,眯起一只眼儿低声说:
“这两天风声很紧啊,你可要多加小心。瞧见扎皮带的你就躲着走,要来抓你,你就鞋底下抹油,快溜!”
“没事儿,他们抓不着我!”小黑马吸吸鼻涕,耸耸腰里的麻绳儿,把歪戴着的一顶破毡帽往后一推,有把握地说。
另一个从农村里流浪出来的孩子牛牛问道:“大眼猴哥哥,他们抓我们去干吗呀?咱们又不碍人家的事儿。”
“傻小子,你不懂,咱们师傅不是说过么:抓去就送兵营,当兵!老子当过小勤务兵,罪受够啦,老子死也不去!”
“那我们也不去!”两个孩子都应着声儿说。
到了十字街口,大眼猴向小黑马努努嘴,带着牛牛就往东走,小黑马也向他们挤挤眼,打了个招呼:“晚上见!”就往西去了。
小黑马走到一家杂货铺门口,前后一看,没有警察,就掏出一串竹板,呱哒哒,呱哒哒地打起来,一面念着流利的数来宝:
竹板打,慢板颠,我给掌柜的来请安。
一来请安二问好,三来又把那麻烦讨。
讨来个麻烦没多大,拿得起,放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