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红色经典 黄继光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寓言 传说,
作者: 邱守华 编著
出 版 社: 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70700版次: 2页数: 127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大32开印次: 5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914221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少年红色经典”丛书共二十册,分“文学故事”和“英雄故事”两个系列。前者为原创的文学作品,后者多为纪实的人物传记。丛书主要选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最具影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和相关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黄继光,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20日在鲜上甘岭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用胸膛堵住敌地堡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壮烈牺牲。本书讲述了这位战斗英雄的成长故事。
内容简介
天亮前零号高地必须拿下!这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的一道军令。但离天亮只有四十分钟了,敌人的火力点以密集的火网封锁了突击队前进的道路。志愿军战士黄继光挺身而出,和另外两名战士炸掉了敌人两个火力点,但最后一个地堡里的机枪仍在疯狂地扫射。冲锋的时刻就要到了,已七处负伤的黄继光从血泊中一跃而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机枪的射孔……
目录
倔强的火元子
找红军
参加志愿军
特殊的战斗洗礼
神枪狙周手
第一次立功
第一次战斗
上甘岭
关键时刻
激战山脊
四次跃进
前进、进
特级英雄
俯视神州
书摘插图
倔强的火元子
一九三○年的冬天,四川中江县气温很低,白寨子山下的小山村发财垭气温更低,河水早早就结了冰,穷人家把破衣烂衫都穿上还觉得冷。
阴冷的空气使发财垭每家穷人都愁眉不展,进入腊月,天气更冷,老天爷好像成心和穷人作对。
就在这年腊月最冷的一天,贫农黄德仲家的茅屋里,传出了邓芳芝的呻吟声。
又要生了,黄德仲不知是悲是喜。父亲扛了一辈子长活,没积存下一分钱,只留给他一块祖传的四方田。这块四方田养不活一家人,他现在是既扛长活又打短工。拼死拼活还是养不活一家老小,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向地主李积成借债。李积成放的是高利贷,他看中了黄德仲祖传的四方田,放债给黄德仲的目的就是要逼黄德仲卖田,黄德仲明知向他借债是往火坑里跳,但是为了活下去,只好借。现在又要增加一口人,妻子产前产后不能纺线织布,黄德仲的日子更难过。但是不管怎么说,人总要生儿育女,儿女是父母的希望,尽管生活艰难,他还是希望邓芳芝能顺利生下一子。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是身体不好,黄德仲盼着能得一个结结实实、虎头虎脑的儿子。
邓芳芝望着丈夫,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涩,她理解丈夫,她的心情和丈夫是一样的。
夜深了,天更冷,阵痛越来越频繁,邓芳芝忍不住又呻吟起来。
望着妻子,黄德仲却觉不出天冷,浑身呼呼冒热汗——他心疼妻子。
油灯好像突然亮了许多,邓芳芝在一阵难忍的疼痛之后,孩子出世了!
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使邓芳芝松了口气,黄德仲惊喜地对她说:“芳芝,生了个儿子!”
邓芳芝露出一丝苦涩的微笑:“起个名吧,他爹。”
“火元子。”黄德仲早就想好了。
火元子就是黄继光,火元子是他的乳名。当时,在村里,火元子这个乳名比大名黄继光叫得响,直到黄继光被授予“特级英雄”称号,石马乡被命名为“黄继光乡”,乡小学被命名为“继光小学”,老人们还是习惯地火元子长、火元子短地叫他。
黄继光的童年是在妈妈纺车的嗡嗡声中度过的,纺车声就是黄继光的摇篮曲。童年的黄继光生在苦中不觉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