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孝的相互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孝的相互转化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宗教理论,

作者: (美)约翰B.科布著,黄铭译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14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805925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基督教和佛教的对话是当今宗教对话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一种新的对话模式,即走向彼此转化的对话模式,在本书中得到了创造性的阐发。科布认为,在基督教和佛教的对话中,真正合适的关系是走向基督教和佛教的彼此转化。这种对话模式超越了传统的排他模式、兼容模式、多元模式,走向了一种比较模式。这是一部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著作。

作者简介

约翰B.科布(John B.Cobb.Jr.1925-),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荣休教授,当代杰出的过程哲学家和神学家已经出版几十部重要著作,代表作有:《多元化时代的基督》、《超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后现代公共政策》、《可持续性》、《回到达尔文》、《生死问题》和《过程神学》等。

目录

第一章走向对话之路

1.进入20世纪的基督教教导

2.普世教会运动和梵二会议

第二章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之路

1.超越官方立场

2.一个批评性的评估

3.超越对话——走向何处

第三章西方对涅檠的解释

1.学术上的探索

2.哲学的进路

3.宗教的进路

第四章跨越

1.终止执著

2.作为真我之实现的自我消融

3.作为终极实在的空

4.时间和历史的废止

第五章回归

1.没有执著的信仰

2.个体生存的消融和超越

3.上帝和空

4.纯粹内在性和部分超越性

第六章基督徒向佛教徒作见证

1.佛教普遍主义

2.作为基督的阿弥陀佛

3.佛教徒能向基督徒学习什么

4.基督的历史中心作用

5.结论

后记:佛教、基督教和怀特海的哲学

人名术语英汉对照表

译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走向对话之路

当代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新的。基督徒以感激姿态意识到其他宗教传统或道路的存在,这些道路对基督教自我理解具有的意义已经成为神学关注的中心。对比之下,在19世纪之前,就其他道路作为思考的主题以及它们对基督教神学的意义则是难得的,而在今天却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纵观历史,基督徒一直在回应其他的宗教。这些回应是各种各样并相互区分的。其中,适合性的回应对我们变得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求助于过去,来了解这种回应是什么。诚然,当我们怀着对其他宗教之伟大和善良的开放心态来回顾过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忏悔我们的傲慢自大。正确地说,就像与犹太教的关系那样,基督教关于其他宗教的教导已经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在那里我们最需要忏悔。但是,即使我们明智地并很好地作了忏悔,那就是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和更加适合的行程,我们也不可能简单地忽视我们的过去。我们必须理解、批判和重构我们的过去。

这一章提供了关于基督徒努力理解基督教信仰与其他宗教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况。它分成两节。第一节简要描绘了19世纪初的情况。第二节比较具体地处理了新近的发展,特别是广泛地接受了与其他宗教的对话关系。我们把注意力转向罗马天主教会与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但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些基督教思想家的个别理论也是我们要思考的内容。

1.进入20世纪的基督教教导

基督教自我理解最重要的来源是《圣经》。因此,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对其他宗教团体的关系与其他宗教传统对《圣经》的理解是很有关联的。但是,研究《圣经》的人没有广泛地涉及这个问题。希望不久以后研究《旧约》和《新约》的学者们将给我们提供这方面更多的说明,但我们现在能够找到的只是几篇有关《圣经》观念的一般性评论。一些后来成为我们法规的早期传统曾大量吸收了来自于迦南、埃及、巴比伦、波斯和希腊宗教传统的材料。然而,在《圣经》作者的意识中,主导观念却是犹太教与非犹太教在宗教信仰及其实践上相互对立和彼此相反。这种二元论既是《旧约》也是《新约》的特征。

对立和相反的感觉并非虚幻。犹太民族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流逝,这种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独特。犹太民族接受来自其他文化的东西也涉及其他文化的转变。尽管犹太人的社会常常因为吸收主流文化而受到威胁,但其中始终存有足够的持久抗体来防止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的丧失。

那些相信上帝的诺言实现于耶稣的犹太人也清楚他们具有一个独特的至上重要的启示。他们能够自由地从其他文化中有所借取而没有威胁到他们自身的同一性。这些信仰耶稣的犹太人经历了公元1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之后,依然保持着犹太人的同一性。他们按照十字架和耶稣的复活,努力澄清这种同一性真正的和适当的形式。也许,这涉及与那些拒绝把耶稣认作救世主的犹太人展开激烈争辩,但并不涉及把犹太教看做一种在基督教之上的宗教。在《罗马书》的第9-11节,保罗给我们说明了这样一种观点,上帝有意地延迟他被犹太人接受为救世主,以便为非犹太人保留一个信仰的空间。

有一段时期,基督徒把自身理解为犹太人的后裔。这一事实导致了一场争论,那就是一些皈依基督徒的异教徒是否也应该完全遵守犹太人的律法。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是施行割礼,作为必要条件曾妨碍了许多异教徒加入不同于基督教要求的犹太教,以致他们不能与犹太教团体完全结合。保罗是一个关键人物,他竭力辩解,随着基督的来临,服从犹太律法的必要性已经终止。真正的犹太人已成为末世论的共同体,他们信仰基督并等待着最后的拯救,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被邀加入这个共同体。保罗既深入又灵活地处理了犹太人与异教徒之间的差异,他看到没有必要在主体上区分对待异教徒的传统价值。

尽管保罗认为拯救的途径只有通过耶稣基督的来临,但他并不简单地将异教徒世界中的一切都当作罪恶驱除了事。他利用了其中的许多修辞形式和道德教导。他明确指出,在异教徒中起作用的善恶观念类似于在犹太人中起作用的犹太律法。上帝在“通过他所造的万物”(《罗马书》1:20)中显示给犹太人的东西,同样也显示给异教徒。保罗抨击偶像崇拜,认为它是异教徒文化的一个特征。但是,他站在其他异教徒的一边,认为他们也有谴责偶像崇拜的。显然,他没有广泛地对异教徒生活和思想的一切形式进行抨击。

在保罗的观念中,异教徒的神灵并不简单地就是对真正上帝的扭曲或只是人类想象的产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他以叹息的口气谈到,这些是“无能无用的星宿之灵,但异教徒却被它们所奴役”(《加拉太书》4:9)。通过信仰基督,异教徒能够正确地了解为犹太人所知的真正上帝。

路加描述了保罗在雅典对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的哲学家进行说教的情形(《使徒行传》17:16-31)。在说教中,挂在保罗嘴边的话总是在引用异教徒作家的言论,承认他们所说的东西是真理。保罗揭示了他的信息是关于上帝的真理,那讲的是听众已经崇拜但并不认识的上帝。路加对基督教的一般描述是,它能够给人带来启示并纯化其现存信仰和实践。

基督教与异教一以贯之的对比可以在前者信仰神性与后者试图操纵神性的不同中看到。信仰使我们朝向上帝的意志并使我们信任那种意志。异教徒的实践,就如我们在《新约》中看到的,他们寻求从众神中获取利益之道,这些神灵为人类所需要,但无关于上帝的意志。譬如,耶稣的话像下面那样被引用:“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异教徒,使用许多重复和没有意义的话。他们以为只要长篇大论,上帝就会垂听。”(《马太福音》6:7)

在所有福音书中,约翰福音最以基督教的教义为中心,它的大部分语言表达了对基督教(包括犹太教)之外的其他宗教传统的否定观点(参见《约翰福音》8:42-44)。然而,它的序言假设永恒之道或逻辑始终启发着每一个人。这种学说打开了通向对个人以及对除犹太教与基督教之外的其他宗教运动作出肯定性欣赏的道路。但另一方面,约翰福音又把犹太人描述为耶稣的反对者。在约翰福音中,对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叙述,就如其他福音书,主要归罪于“犹太人”。这导致了许多世纪以来人们把侮辱性之辞“基督的凶手”不加区分地用于所有的犹太人,从根本上加固了反犹太人的教导和行动,并如此深刻地影响和败坏了基督教会的共同生活。

于是,在《新约》中就不会出现有关其他宗教传统或道路的观点。这类话题从来不可能作为主题被讨论。相反,注意力被转向基督已经做过的和他作为人格可以为人所做的事情。犹太人与异教徒的区别为人们所预设,并偶然对此讨论一下。主导的观点则是这种区别可以在基督中被克服。有一种持续的努力来理解整个犹太人没有把耶稣接受为救世主的原因;有一种成功的活动来对这些异教徒进行传教;四处散见的都是对异教徒宗教信仰实践的说明。鉴于一些洞见和观念已被人们自由地采用,所以异教徒传统之间的分别只能是含糊的,但偶像崇拜却不断地受到人们的谴责。对这一现象倒未曾反思地加以考虑过。各种分散的和多样的评论在后来的几代人中可被用以支持基督教立场的广泛多样性。

至公元2世纪,基督教在它自我理解中已经将自身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了。在基督徒看来,犹太教现在已成为一个不同的团体和宗教传统,它必须被宣称为基本上是错误的,因为它误解了自己的圣经并否认了其承诺的救世主。对待犹太人的态度是极有争议的,这为基督徒迫害犹太人铺平了道路,这种迫害已经成为基督教历史上的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基督教历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把犹太人看作异类。相反,大家崇拜同一个上帝,阅读相同的圣经。这种斗争发生在同一个家庭内部,正是这个原因,这一切更具怀恨的心理。反对犹太人的争议仅仅通过暴力手段来解决,那是被用来对付诺斯替教徒和其他异教徒的手段。

在公元2世纪,异教徒的宗教实践与其宗教哲学之间的区分日见明显。殉教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把异教徒的神看作恶魔,但当他遇到希腊哲学时,他发现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欣赏并接受这种哲学。他把这种吸引力归于逻辑的作用。逻辑使希腊作家掌握了许多真理的片段,但只有基督教才具备完全的真理,因为逻辑在基督中达到了完美的地步。这样,在基督教抵抗偶像崇拜和恶魔崇拜的同时,基督教又出现在异教徒思想的局部性真理之中。

亚历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通过把在希腊世界中起指导作用的希腊哲学认同于在犹太人世界中起作用的律法,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它就不仅是对真理的片段掌握而且是对行动准则的必要制定。不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而且波斯、印度和埃及的思想家都对逻辑提出见证。根据爱任纽(Irenaeus)的说法,“只存在一个并且是同一个的上帝,从开始到终了并通过不同的教规,对人类进行拯救。”圣奥古斯丁从这里得出结论:“从人类一开始,无论什么人相信(基督),并按照他的告诫以虔敬和恰当的方式生活,毫无疑问地会得到他的拯救……真正宗教,尽管以前建议不同于它现在名称的实践活动并带着不同于它现在具有的符号仪式……但它在两个时期则是同一种宗教。”

于是,作为逻辑的基督论便鼓励了对前基督教人们的思想,包括他们的宗教思想的肯定观点。这种肯定的观点依次又鼓励了教会的一流思想家对许多希腊哲学的吸收。在奥利金(Origen)有影响的著作中,许多基督教的教导用新柏拉图范畴加以阐释。基督徒与异教徒的新柏拉图主义者在亚历山大肩并肩地工作,至于他们在学说上的不一致则缄口不提。

在很大程度上,异教徒的知识分子改信基督教需要使他们发现,在自己古典传统中最使人信服的东西在基督教中被吸收了。这些东西包括他们的诗歌和科学;西撒利亚的巴兹尔(Basil of Caesarea)宣称,在异教徒文学中,基督徒能够发现一些“保持灵魂活着”的东西。进一步,这种吸收尤其涉及他们的哲学。到教父时代,这种哲学通过新柏拉图主义的发展得到了阐释。许多人愿意放弃对古代神灵的传统寺庙崇拜,但不能够使自身消除通过这种哲学传统所达到的洞见。即使那些加入教会的人有时候也把与这种洞见相冲突的基督教教义解释为仅仅适合于普通人的东西。教会战胜异教徒的部分原因似乎在于“这个规则,那就是基督徒吸收了异教徒的观念,与此同时,异教徒并没有采用基督徒的观念。”

其他基督徒更多地关注保持基督教思想与主导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德尔图良(Tertullian)就是最显著的一个例子。他主要关心的是保持基督徒生活的纯粹性。他在伦理上的严格性使他加入了孟他努教(the Montanists),并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教派。他一般与诺斯替主义有争论,并与适应主义相联系。他问道:“在雅典与耶路撒冷之间有什么东西是共同的?在学院与教会之间又有什么是共同的?……若去掉各种‘斯多葛派的’、‘柏拉图的’或‘辩证法的’基督教建议。”德尔图良即使在事实上接受了大多数的古典文化,但还是有选择地公开指责它们。

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的皈依和基督教在这个国家中的建立,促使基督教对其他宗教运动的态度成了公共政治。早期这个国家对基督教的宽容并没有导致基督教把宽容接受为自身的一个原则。相反,基督教的领袖迫使这个国家采取行动成为反对基督教的对手。基督教帝国对犹太人的宽容非常地少,远不如非基督教帝国对犹太人的宽容。而且,最重要的基督教传教士,譬如安布罗斯(Ambrose)等人,迫使国王采取更具压迫性的政策。教会也利用政府来迫害那些被认为是持异端邪说的人。

公元4世纪,基督徒与异教徒具有三种不同的关系。当时盛行着希腊哲学的教导,尤其在雅典和亚历山大地区。同时,一些庙宇被公众用作对希腊-罗马众神和其他神灵(譬如由东方传入的太阳神)的崇拜。还有流传广泛的魔术和神秘活动。基督教帝国以十分不同的方式对这三种现象做出回应。他们采取极端严厉的措施来抵制第三种现象,将妖道术士判处死刑。但他们有时会容忍异教徒庙宇中所举行的公共仪式,甚至偶尔也参与其中。他们支持哲学学派,就哲学明显地与妖魔道术相区分的意义上。不幸的是,雅典哲学很深地涉入了神秘学,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们对雅典学派的压制。与此相对照的是,亚历山大的学派则继续得到他们的支持,而在该学派的教师中也包含了基督徒。

在乡村,几个世纪以来,异教信仰一直是基督教的竞争者,但当它丧失了其智力及文化的领导地位以后,便不再成为基督教的主要威胁。这种领导角色因伊斯兰教的兴起而被取代了。在公元7至8世纪,大部分的基督教国家被穆斯林所征服。伊斯兰教代表一种智力及文化生活的水平远高于西方基督教世界并至少相当于拜占庭的水平,这种状况达数个世纪。因此,促使基督徒现在必须规范其态度的这种宗教,是一种他们体验为具有深刻威胁性的宗教。基督教国家受到围困,不得不以暴力对这种作为进攻者的宗教进行回应。当西方基督徒对十字军中的“异端者”采取攻势的时候,始终充满着敌意。

穆斯林世界对待犹太人的态度要比基督徒好得多。基督徒曾明确地教导,尽管犹太人被允许生存,但他们应该处于悲惨的条件之下。犹太人在穆斯林的西班牙兴旺起来,并与穆斯林合作创造了伟大的文明。犹太人和穆斯林的这种亲密联系导致了基督徒给犹太人更差的待遇。词语“异端者”,作为基督徒反对穆斯林的战斗口号,也被用于犹太人身上。那种被鼓动起来想从穆斯林那里夺回圣地的能量却经常被用来屠杀在西欧和十字军路线上的毫无防备的犹太人。当穆斯林被赶出西班牙的时候,给犹太人的选择不是皈依基督教就是流放。那些接受了改宗但继续行使他们自己传统的犹太人受到宗教裁判官员无情的惩罚。通观整个欧洲,那些不接受洗礼的犹太人在教会律法下以一种更不人道的方式被禁锢和遭迫害。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孝的相互转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