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道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
作者: 陈引驰选编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390000版次: 1页数: 374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805763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曾经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过,此次打算重新策划出版,包括重新取名,重新装帧。本书遴选20世纪学人言论,反映了那个时代丰富的背景与内容。
目录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
梁启超:三十自述
王国维:自序
熊十力:略述平生
胡适: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赵元任:我的语言自传
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
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
金岳霖:回忆
冯友兰:40年代
李济:我与中国考古工作
萧公权:问学新大陆
朱光潜:自传
罗常培:自传
潘光旦:谈留美生活
夏承焘:我的治学道路
王蘧常:自传
吴文藻:自传谢国桢:自述
姜亮夫:忆清华国学研究院
侯外庐:30年代社会史论战对我的影响
费孝通:留英记(节选)
谭其骧:自传
季羡林:我的老师们
程千帆:劳生志略:四川和武汉
周一良:我的《我的前半生》
周祖谟:往事自述
冯契:忆在昆明从汤用彤先生受教的日子
黄仁宇:安亚堡密西根
钱谷融:且说说我自己
王元化:读莎剧时期的回顾
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
叶秀山:我是怎样喜欢起哲学来的
媒体评论
虽然,以余今日研究之日浅,而修养之力乏,而遮绝望于哲学及文学,毋乃太早计乎!苟积毕生之力,安知于哲学上不有所得,而于文学上不终有成功之一日乎?即今一无成功,而得于局促之生活中,以思索玩赏为消遣之法,以自逭于声色货利之域,其益固已多矣。
——王国维
差不多那时候我在台大演讲了一阵,同时也回到中央研究院做点研究,特别注重闽南的方言。上回我在潮州说闽南话不是闹了个笑话吗?这一次我要是学会了这种方言,我就可以自夸凡是中国主要的方言系中每一系都会说一种了。
——赵元任
大约是在1957年,我告诉他我正在探索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逻辑,但觉得自己有局限性,已不可能像汤先生那样把握世界三大哲学系统来进行比较研究。他还是用那句老话来鼓励我:“慢慢来,你行的!”我说:“等我写出来,请汤先生提意见。”我没有料到后来的岁月竟如此艰难,等我把我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写成时,再也无法请汤先生过目了。回忆在昆明从汤先生受教的日子,衷心感激不尽。
——冯契
书摘插图
自述学术次第
章太炎(1869-1936),思想家、学者。早年学习古典经史,后投身革命,流亡日本,成为革命派的主要思想家之一。晚年讲学为业。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在民国初年的文化界影响很大。著作有《文始》、《植书》、《国故论衡》等。
余生亡清之末。少惎异族,未尝应举,故得泛览典文,左右采获。中年以后。著纂渐成,虽兼综故籍,得诸精思者多。精要之言,不过四十万字,而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不好与儒先立异,亦不欲为苟同。若《齐物论释》、《文始》诸书,可谓一字千金矣。晚更患难,自知命不久长,深思所窥,大畜犹众。既以中身而陨,不获于礼堂写定,传之其人,故略录学术次第,以告学者。顷世道术衰微,烦言则人厌倦,略言又惧后生莫述。昔休宁戴君,著书穷老,然多发凡起例,始立规摹,以待后人填采。其时墨守者有元和惠氏,尚奇者有长州彭氏,皆非浮伪妄庸士也。人多博览,亦知门径;一身著述,既有不暇,则定凡例以俟后生,斯亦可矣。今者讲诵浸衰,徒效戴君无益。要令旧术之繁乱者,引以成理,所谓提要钩玄,妙达神恉,而非略举大纲,为钞疏之业也。敢告诸生,叠叠不已,识大识小,弘之在人。
余少年独治经史《通典》诸书,旁及当代政书而已,不好宋学,尤无意于释氏。三十岁顷,与宋平子交。平子劝读佛书,始观《涅柴》、《维摩诘》、《起信论》、《华严》、《法华》诸书,渐近玄门,而未有所专精也。遭祸系狱,始专读《瑜珈师地论》及《因明论》、《唯识论》,乃知《瑜伽》为不可加,既东游日本,提倡改革,人事繁多,而暇辄读藏经。又取魏译《楞伽》及《密严》诵之,参以近代康德、萧宾诃尔之书,益信玄理无过《楞伽》、《瑜伽》者。少虽好周秦诸子,于《老》、《庄》未得统要。最后终日读《齐物论》,知多与法相相涉,而郭象、成玄英诸家悉含胡虚冗之言也。既为《齐物论释》,使庄生五千言,字字可解,日本诸沙门亦多慕之。适会武昌倡义,束装欲归。东方沙门诸宗三十余人属讲佛学,一夕演其大义,与世论少有不同。东方人不信空宗,故于法相颇能听受,而天台、华严、净土诸巨子,论难不已,悉为疏通滞义,无不厌心。余治法相,以为理极不可改更,而应机说法,于今尤适。桂伯华初好华严,不喜法相,末乃谓余日:“今世科学论理日益昌明,华严、天台,将恐听者藐藐,非法相不能引导矣。释迦之后,弥勒当生,今其弥勒主运之时乎?”又云:“近世三百年来,学风与宋明绝异。汉学考证,则科学之先驱;科学又法相之先驱也。盖其语必征实,说必尽理,性质相同尔。”斯言可谓知学术之流势者矣。余既解《齐物》,于老氏亦能推明。佛法虽高,不应用于政治社会,此则惟待老庄也。儒家比之,邈焉不相逮矣。然自此亦兼许宋儒,颇以二程为善,惟朱、陆无取焉。二程之于玄学,间隔甚多,要之未尝不下宜民物。参以戴氏,则在夷惠之间矣。至并世治佛典者,多以文饰膏粱,助长傲诞,上交则谄,下交则骄,余亦不欲与语。余以佛法不事天神,不当命为宗教,于密宗亦不能信。
余治经专尚古文,非独不主齐、鲁,虽景伯、康成亦不能阿好也。先师俞君,曩日谈论之暇,颇右《公羊》。余以为经即古文,孔子即史家宗主。汉世齐学,杂以燕齐方士怪迂之谈,乃阴阳家之变。鲁学犹近儒流,而成事不符已甚。康成所述,独《周礼》不能杂以今文。《毛诗笺》名为宗毛,实破毛耳。景伯谓《左氏》同《公羊》者什有七八,故条例多为元凯所驳。余初治《左氏》,偏重汉师,亦颇傍采《公羊》,以为元凯拘滞,不如刘、贾闳通。数年以来,知释例必依杜氏;古字古言,则汉师尚焉。其文外微言,当取二刘以上,元年之义,采诸吴起,专明政纪,非可比傅乾元也。讥世卿之说,取之张敞。所指则季氏、田氏、赵氏,非如《公羊》谰言崔尹也。北平《历谱》、长沙《训故》之文,汉以后不遗只字,余独于《史记》得之。《十二诸侯年表》所载郑妾梦兰、卫鞭师曹、曹人戈雁诸事,左氏皆不志其年,而《年表》有之,斯必取诸《历谱》者矣。采用传文,时或改字。观《尚书》改字本于安国,则知《左氏》改字于长沙矣。所次《左传读》,不欲遽以问世者,以滞义犹未更正也。《毛诗》微言,所得尤众,藏之胸中,未及著录。今则亡矣。
余少读惠定宇、张皋文诸家《易》义,虽以为汉说固然,而心不能惬也。亦谓《易》道冥昧,可以存而不论。在东因究《老》、《庄》,兼寻辅嗣旧说,观其明爻明彖,及叹其超绝汉儒也。近遭忧患,益复会心。然辅嗣《易注》,简略过甚;康成爻辰之说,诚无足取,以《礼》说《易》,则可谓有所甄明。《易》者,藏往知来之学、开物成务之书,所叙古今事变,不专为周氏一家,则康成有未及也。近欲有所论著,烦忧未果。惟条记数事,亦足以明《易》道之大矣。《上经》以“乾”、“坤”列首,而《序卦》偏说“屯”、“蒙”。“屯”者草昧,“蒙”者幼稚,此历史以前事状也。“屯”称“即鹿无虞”,斯非狩猎之世乎?其时人如鸟兽,妃匹皆以劫夺得之,故云“匪寇婚媾”也。然女子尚有贞而不字,君子尚有舍不从禽。廉耻智慧,民之天性,故可导以礼而厚其生。“蒙”始渐有人道,故言“纳妇”。婚姻聘币,初与买鬻等耳,故云“见金夫不有躬”也。“需”为饮食宴乐,始有酒食,乃人农耕之世。“观”说“神道设教”,《易》明宗教之事惟此耳。而“观我生”、“观其生”者,展转追求,以至无尽,则知造物本无,此超出宗教以上者也。“观”之所受日“噬嗑”,“先王以明罚勑法”。大凡肉刑皆起宗教,蚩尤泯棼,九黎乱德,人为巫史,五虐之刑亦作焉。参及域外,则有以违教而受炮燔之刑者矣。“噬嗑”有灭鼻灭趾之象,斯所以继“观”也。受“噬嗑”者为“贲”。“贲”者文饰,今所谓文明也。而君子以庶明政,无敢折狱,故称“贲其趾,舍车而徒”,是为废刖足而代以髡钳役作也。又称“贲其须”,则并除形刑也。其卦亦及妃匹之事,言“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者,文明之世,婚礼大定,立轺骈马,于是行矣。然亲迎御轮,亦仿古者劫掠而为之,如系赤韨以仿蔽前耳,故亦称“匪寇婚媾”(“睽”亦称“匪寇婚媾”。王辅嗣说此爻,即以文明至秽为说,所谓君子以同而异也)。足知开物成务,其大体在兹矣。“屯”称“利建侯”,象日“宜建侯而不宁”;“比”称“不宁方来,后夫凶”,象日“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屯”之侯,部落酋长,无所统属者也;“比”之侯,封建五等,有所统属者也。所谓“不宁”者,即《考工》所谓“宁侯”、“不宁侯”耳。酋长无统,不属于王所,故不宁为宜也;五等有统,来享来王,故不宁方来化为宁侯也。“后夫凶”者,若涂山之会,防风后至而戮矣。所谓“屯”者、亦不必远在上古,后世蛮夷犹尔。三代之五等,“比”之侯也;三代之荒服、汉之边郡属国、近世漠北漠南,“屯”之侯也。“豫”言“利建侯行师”者,周秦汉之侯王,大分圭土,以封功臣,其柄操之自上。“晋”言“康侯”,康训为空,则秦汉之关内侯,唐以来之虚封矣。罢侯置守,改土归流,《易》无明文,于“晋”乃隐示之意。《下经》始“咸”、“恒”,亦主夫妇之道,其言变事又多矣。“姤”称“女壮”,而象云“后以施命诰四方”,以一阴承五阳,则乌孙匈奴之妻后母,卫藏之兄弟同室也;然“施命诰四方”者,不得格以中华礼法,汉且以诏公主矣。“归妹”为人之终始,《上经》之“泰”,但言“帝乙归妹”耳;《下经》乃说:“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观夫东方之俗,帝女不下嫁异姓,而貉俗或制其夫妇同室,惟妾媵乃得进御,即其事也。且“归妹”常道耳,彖必言天地不交,而万物不生。“归妹”人之终始,其郑重至是者,亦豫为彼著戒矣。“丰”以折狱致刑,其义略同“噬嗑”,故有“折其右肱”,肉刑之事也。解以赦过宥罪,其义略同“贲”,故两言解而拇,废除肉刑之事也。余卦或言劓刖,或称天劓者,自主受者吉凶,不及法制。《易》以开物成务,故首“屯”为草昧,次“蒙”为幼稚,“需”以饮食宴乐,始为农耕之世。饮食必有“讼”者,则今人所谓生存竞争也。讼之事小者,但为两造对簿;大者则聚群攻夺,讼必有众起,指讼之大者也。是故受“讼”以“师”。夫必共甘苦听约束,然后群体固结,故有“师”然后相“比”。“师”、“比”之上,宗主存焉。赋调所归,故“比”必有“畜”。有“师”有财,加以亲“比”,故“履”帝位而不疚。上下有辨,民志亦定矣。初设帝制,君民未有隔阂,是以“泰”也。自尔相沿,等威严峻,是以“否”也。其道古今人事之变,可谓深切著明矣。夫“生生之谓易”,“原始要终”,知死生之说者,莫备乎“蛊”。“随”以“向晦人宴息”,以喜“随”人,受之以“蛊”。局言之,则医和所谓阳物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耳;广言之,释氏所谓惑业苦者,大略举之矣。沈溺惑蛊,斯非惑乎?“蛊”者事也,斯非业乎?蛊食心腹,斯非苦乎?“观”之“观我生”、“观其生”,展转追寻,以至无尽,而知造物本无。合之乾元,赞以“首出庶物”,“万物资始”,“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而用九乃言“群龙无首”,象日:“天德不可为首也”。义又相及,盖强阳之气,群动冥生,非有为之元本者,其日穷理尽性,岂虚言哉!
余治小学,不欲为王蒃友辈,滞予形体,将流为《字学举隅》之陋也。顾江、戴、段、王、孔音韵之学,好之甚深,终以戴、孔为主。明本字、辨双声,则取诸钱晓徵。既通其理,亦犹所歉然。在东闲暇,尝取二徐原本,读十余过。乃知戴、段而言转注,犹有泛滥。繇专取同训,不顾声音之异。于是类其音训,凡说解大同,而又同韵或双声得转者,则归之于转注。段借亦非同音通用,正小徐所谓引伸之义也(同音通用,治训故者所宜知,然不得以为六书之一)。转复审念,古字至少,而后代孳乳为九千,唐宋以来,字至二三万矣,自非域外之语(如伽、怯、僧、塔等字,皆因域外语言声音而造)。字虽转繁,其语必有所根本。盖义相引伸者,由其近似之声,转成一语,转造一字,此语言文字自然之则也。于是始作《文始》,分部为编,则孳乳浸多之理自见;亦使人知中夏语言,不可贸然变革。又编次《新方言》,以见古今语言,虽递相嬗代,未有不归其宗,故今语犹古语也。凡在心在物之学,体自周圆,无间方国。独于言文历史,其体则方,自以己国为典型,而不能取之域外。斯理易明,今人犹多惑乱,斯可怪矣!《新方言》不过七八百条,展转访求,字当逾倍。余成书以后,犹颇有所得者,今亦不能自续。弟子有沈坚者,实好斯事,其能继余之志乎?
余少已好文辞。本治小学,故慕退之造词之则,为文奥衍不驯。非为慕古,亦欲使雅言故训,复用于常文耳。犹凌次仲之填词,志在协和声律,非求燕语之工也。时乡先生有谭君者,颇从问业。谭君为文,宗法容甫、申耆,虽体势有殊,论则大同矣。三十四岁以后,欲以清和流美自化,读三国、两晋文辞,以为至美,由是体裁初变。然于汪、李两公,犹嫌其能作常文,至议礼论政则踬焉。仲长统、崔尢之流,诚不可企。吴、魏之文,仪容穆若,气自卷舒,未有辞不逮意、窘于步伐之内者也。而汪、李局促相斯,此与宋世欧阳、王、苏诸家务为曼衍者,适成两极,要皆非中道矣。匪独汪、李,秦汉之高文典册,至玄理则不能言。余既宗师法相,亦兼事魏晋玄文。观夫王弼、阮籍、嵇康、裴頠之辞,必非汪、李所能窥也。尝意百年以往,诸公多谓经史而外,非有学问,其于诸子佛典,独有采其雅驯、摭其逸事,于名理则深惎焉。平时浏览,宁窥短书杂事,不窥魏晋玄言也。其文如是,亦应于学术耳。余又寻世之作奏者,皆知宗法敬舆,然平彻闲雅之体,始自东汉,迄魏晋南朝皆然,非敬舆始为之也。中书奏议,文益加详,一奏或至五六千字。若在后代,则览者易生厌倦,故宋时已有贴黄,清初且制全疏不得过三百字,斯由繁而不杀,成此穷反也。曾涤生窥摹陆公,颇复简约,其辞乃如房行制义;若素窥魏晋南朝诸奏,则可以无是过矣。由此数事,中岁所作,既异少年之体,而清远本之吴魏,风骨兼存周汉,不欲纯与汪、李同流。然平生于文学一端,虽有所不为,未尝极意菲薄。下至归、方、姚、张诸子,但于文格无点,波澜意度,非有昌狂俪规者,则以为学识随其所至,辞气从其所好而已。今世文学已衰,妄者皆务为髋骸,亦何暇訾议桐城义法乎?余作诗独为五言。五言者,挚仲洽《文章流别》,本谓俳谐倡乐所施。然四言自风雅以后,菁华既竭,惟五言犹可仿为。余亦专写性情,略本钟嵘之论,不能为时俗所为也。
余于政治,不甚以代议为然,曩在日本,已作《代议然否论》矣。国体虽更为民主,而不欲改移社会习惯,亦不欲尽变旧时法制。此亦依于历史,无骤变之理也。清之失道,在乎偏任皇族,贿赂公行,本不以法制不善失之。旧制或有拘牵琐碎,纲纪犹自肃然。明世守法,虽专制之甚,乱在朝廷;郡县各守分职,犹有循良之吏。清世素不守法,专制之政虽衰,督抚乃同藩主,监司且为奴虏,郡县安得有良吏乎?逮乎晚世变法,惑乱弥深,既恶旧法之烦,务为佚荡,以长驾远驭为名,而腐蠹出于钧府,鱼烂及于下邑,夫焉能以旧法为罪也!尚新者知清政之衰,不知极意更其污染,欲举一切旧法尽废夷之。主经验者又以清政为是,踵其贪淫,而不肯循其法纪。斯犹两医同治一疾,甲断为热,乙断为寒,未知阴阳隔并,当分疏而治之也。余独以为旧法多可斟酌,惟省制当废耳。一省小者或为二三道,大者或为三四道,道不过六七十部,所部不过二三十县,犹大于汉之列郡,而司察可周矣。明世设分守道,即布政司参政、参议也,名日分守,即与汉时太守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