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民居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艺术,
作者: 丁俊清著
出 版 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315000版次: 1页数: 244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1305234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江南水乡,北起长江,南至金温,西自浙皖之交,东达东海之滨,这里山川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聪颖、勤劳,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的建筑也与其人一样,可以用“灵秀”两字来形容。 本书以合院式为基本形制,大屋顶、木构架、榫卯结构、拾梁与穿斗结合,用文化拾穗的方式论述了江南民居的生成发展条件和文化内涵。
内容简介
作者本着“田野考察”的精神,遍跑江南众多村落,寻访数以干计的老屋,用文化拾穗的方式论述了江南民居的生成发展条件和文化内涵,它以合院式为基本形制,大屋顶、木构架、榫卯结构、拾梁与穿斗结合。主要有天井式、庭院式、宅园式(园林宅第)三种类型。平面布局为厅堂式,有轴线,建筑外貌和谐朴素,内部木装修细腻纷繁。它和礼制建筑祠堂、宗庙、书院等一道以粉墙黛瓦、玄廊朱柱、天井、院落、大屋顶、小青瓦、瓦当、深擔、吉拙的屋脊、生动的脊饰、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构成庭院深邃,参差顾盼的村落风貌。
江南民居不仅仅是住人的容器,而且还有品节制度、礼仪精神。它集住、贮、生产、教育、民艺、祭祖祭天六义为一体,具有中华文化哲理、天人合一内省气质、自律精神等特色和恋土品格、环农业特征。
作者还论述了江南传统大屋中人、宅、天地(自然、社会、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处理好住宅和人、自然、社会、国家关系,是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作者简介
丁俊清,1943年生于浙江省龙游县丁家村,198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工作40多年,曾任温州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主要著作有《中国居住文化》、《温州乡土建筑》、《激水龙游)等,并出版诗集《打火石》。
目录
序
编纂“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
前言
一、国家从屋盖下滋生——江南民居屋面
1.像扁担一样微微起翘的屋脊
2.山的延续,坡的再生——大屋顶
3.鹅兜差参,芙蓉出水——众檐之美
4.方的田地,方的房子——型制
5.简单实用,有美毕臻——瓦、瓦当
6.国家从屋盖下滋生
二、浓妆淡抹,美在相宜——江南民居的墙
1.墙是织出来的
2.外墙、立面
3.高墙窄巷小弄堂
4.隔扇、木建筑的墙、木板墙
5.马头墙
6.观音兜
7.院墙、篱墙
8.城墙、长城及其他
三、通情达理的入口——江南民居的门
1.宅以门户为冠带
2.门的原始意义是防护
3.普通百姓家的门
4.大宅之门
5.门坊、门巷
6.门厅
7.古代民居大门是文化构件
8.其他门及传统文化中门的其他意义
9.门联——江南民居的文化空间
四、家家都藏一方小宇宙——江南民居庭院和天井
1.庭院之制是中国特有的住宅形制
2.天井式住宅
3.庭院式大屋
4.宅园式大屋
5.各式各样的天井
6.祭天配祖——天井作用新说
五、如跛斯翼,其恭翼翼——江南民居品节制度
1.古代住宅有礼仪属性
2.礼仪是什么
3.住宅规模上的等级制度
4.平面布局中的礼仪精神
六、恋土品格和环农业特征——江南民居空间构成和模式
1.生活方式决定居住模式
2.中国居屋的恋士品格
3.夯土成金——版筑泥墙
4.水石同踪——石作
5.会讲故事的木头——木雕
6.中国薪传艺术三部曲——大小木作、家具
7.何以将身寄乔木——中国古人的心物观念和生态精神
十、一坞梨花映村白,浓杏拂墙红欲黑——江南民居外装饰
1.粉墙黛瓦——徽派民居无色之美
2.玄栏朱柱——水乡大宅的肃穆、宁静之美
十一、水墨江南泼出粉墙黛瓦——江南民居辉煌发达的社会背景
参考文献
索引
参观考察线路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