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数码摄影

分類: 图书,艺术,摄影,数码摄影,
作者: 三品羊编著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457000版次: 1页数: 251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大20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518340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拍出好照片的关键不是相机和镜头,而是相机后面的头!
让你的数码相机时刻待命,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本书主要内容:初学摄必须掌握的摄影基础,正确操作数码相机,理解测光与曝光,认识各类摄影光线,理解摄影构图法则,各类主题摄影技巧,照片处理特色小软件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人数码摄影的特点入手,不仅详细地介绍了原理与使用、镜头及相关配件的选购与使用,而且还对摄影构图、摄影用光、色彩构成等艺术思维进行了轻松幽默的讲解。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特色小软件与光影魔术手等后期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书适合初学者迅速从入门到精通,也可以帮助资深摄影发烧友提高数码摄影艺术水平。对于由胶片摄影转到数码摄影工作者而言,这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数码摄影指南。
目录
01 数码摄影基础
1.1数码相机的结构组成
1.1.1 最简易的数码相机的结构组成
1.1.2家用数码相机的结构组成
1.1.3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组成
1.2像素
1.3色彩位数
1.4数码相机的成像芯片
1.4.1 CCD
1.4.2CMOS
1.4.3CCD Vs CMOS
1.4.4富士Super CCD成像芯片
1.4.5尼康JFET型LBCAST成像芯片
1.4.6索尼RGBE型四色成像芯片
1.4.7松下LiveMOS成像芯片
1.4.8Foveon X3成像芯片
1.5 数码相机的光学镜头
1.5.1 家用数码相机光学镜头上字符的含义
1.5.2与摄影镜头相关的专业术语
1.6数码相机的快门
1.7数码相机的光圈
1.8数码相机的连接端口
1.9数码相机的时滞
1.10数码相机的取景器
1.11数码相机的分类
1.12数码相机的品牌纵览
1.13数码相机的选购要点
1.14最有发展潜力的数码影像新技术
1.15本章释颖
02数码相机操作基础
2.1家用数码相机的使用
2.1.1 佳能IXUS系列数码相机的使用
2.1.2尼康CoolPix系列数码相机的使用
2.1.3卡西欧Exilim系列数码相机的使用
2.1.4索尼T系列数码相机的使用.
2.1.5三星NV系列数码相机的使用
2.2数码单反机相的使用
2.3拍摄模式的正确选取
2.3.1 高级拍摄模式
2.3.2傻瓜拍摄模式
2.4白平衡的设置
2.4.1 白平衡模式的预设
2.4.2RAW文件提供了白平衡的后期调整
2.4.3 白平衡的艺术效果
2.5色温及其艺术效果
2.5.1 低色温的红色调效果
2.5.2高色温的蓝色调效果
2.6测光与曝光
2.6.1 测光模式
2.6.2何为曝光合适
2.6.3曝光补偿
2.6.4曝光补偿的原则
2.6.5曝光补偿的实际运用
2.7认识ISO感光度
2.7.1 家用数码相机的lS0感光度设置
2.7.2数码单反相机的IS0感光度设置
2.8闪光灯的使用
2.9S档快门优先模式的使用
2.10A档光圈优先模式的使用
2.10.1 光圈大小与景深
2.10.2光圈的形状与拍摄效果
2.10.3浅景深拍摄效果
2.10.4大景深拍摄效果
2.11P档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2.12M档全手动曝光模式的使用
2.13使用直方图检查曝光是否合宜
2.14自动对焦模式的合理使用
2.15相磁拍摄品质参数的微调
2.16拍摄视频和录音
2.17使用电脑遥控数码相机拍摄
2.18数码相机的固件升级
2.19本章释疑
03数码摄影配件
3.1存储卡
3.2数码伴侣和硬盘
3.3光盘
3.4显示设备
3.5闪光灯
3.5.1 数码相机用闪光灯的性能和使用
3.5.2影棚闪光灯的性能和使用
3.6电池
3.7微距摄影的附件
3.8偏振镜
3.9三脚架和独脚架
3.10本章释疑
04选择合适的镜头
4.1焦距、等效焦距与视场角
4.2像差及其校正
4.3和摄影镜头有关的英文字符
4.4焦距与景深
4.5最受关注的十款原厂摄影镜头
4.6三大独立镜头品牌与产品推荐
4.7资深人士谈摄影镜头的选用
4.8本章释疑
05摄影构图
5.1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5.1.1 选择和突出主体
5.1.2尽可能简单
5.1.3似与不似之间
5.2确定注视中心的位置
5.3三分之一法则
5.4黄金分割与井字格
5.5中心对称构图
5.6对称与非对称
5.7前景的运用
5.8明暗对比
5.8.1 观察光线的明暗变化
5.8.2这些照片为何不够好看
5.9虚实对比
5.10横与竖
5.11视线牵引
5.12近大远小
5.13抽象的摄影
5.14视线运动的前方要留白
5.15色彩的冷暖和象征
5.16色彩的和谐
5.17色彩的互补和对比
5.18倾斜与动感
5.19常见构图错误
5.20裁剪
5.21静中有动
5.22创新构图
5.23网络摄影大师谈构图秘诀
5.24照片的装裱
5.24.1相框和裱卡的色彩
5.24.2照片的裱卡上的位置
06光线
6.1光线的品质
6.2光线的角度
6.2.1 顺光
6.2.2侧光
6.2.3逆光
6.3一束光线
6.4日出日落
6.5焰火
6.6蜡烛光
6.7闪光灯
6.8摄影就是跟光线玩游戏
07主题摄影技巧
7.1人像摄影
7.2儿童摄影
7.3运动摄影
7.4摄影
7.5舞台摄影
7.6海鸥摄影
7.7白鹭摄影
7.8动物园的鸟类摄影
7.9松鼠猴摄影
7.10老虎摄影
7.11大熊猫摄影
7.12夜景摄影
7.13灯会摄影
7.14剪影摄影
7.15黑白摄影
7.16自然风光摄影
7.17花卉摄影
7.18荷花摄影
7.19昆虫摄影
7.20合影
7.21翻摄
7.22航空摄影
7.23商业摄影师谈主题摄影
08数码照片处理特色小软件
8.1看图软件ACDsee
8.1.1 精确搜索和快速查找数码照片
8.1.2批量添加作者名等版权信息
8.1.3批量重命名
8.1.4批量调整图像大小
8.1.5截屏
8.1.6 将多张照片以幻灯形式设置为屏幕保护
8.2我形我速
8.2.1 快速制作漂亮的日历
8.2.2其他特效
8.3使用Ulead COOL360拼接水平全景照片
8.4使用PhotoStitch拼接垂直全景照片.
8.5使用Exifshow查看网页照片的拍摄参数.
8.6CCD坏点和噪点测试
8.7使用PhotoRescue恢复被删除的数码照片
8.8最简单的数据恢复软件Digital I mage Recovery
8.9给照片添加趣昧注释的Snaglt
8.10能解决常见拍摄失误的Turbo Photo
8.10.1 给照片添加神奇的渐变色彩.
8.10.2给建筑物照片调制出远古的色调
8.11本章练习
09光影魔术手使用指南
9.1光影魔术手的安装和界面
9.2裁剪照片
9.2.1自动裁剪
9.2.2 自由裁剪
9.3自动处理
9.4批量处理
9.5反转片效果
9.6正片负冲效果
9.7数字点测光
9.8一键白平衡
9.9柔光镜
9.10LOM0效果
9.11鱼眼镜头效果
9.12去除斑点
9.13晚霞渲染
9.14影楼风格人像
9.15其他色调
9.16轻松边框
9.17花样边框
9.18撕边边框
9.19添加水印
9.20证件照排版
9.21本章练习
书摘插图
01数码摄影基础
1.4数码相机的成像芯片
1.4.2CMOS
CMOS是数码影像领域的后起之秀,虽然在1980年初期就已经被研制出来了,但是由于一直在成像质量上不如CCD,因此在2000年之前CMOS并没有受到青睐。
具有转折意义的是,佳能在2000年5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采用CMOS的数码单反相机D30,这款300万像素的机型一问世就以其物美价廉迅速打开了市场,随后佳能凭借CMOS刮起了一股数码单反相机普及旋风,截止到2007年夏天佳能全线数码单反相机都已经全部采用了CMOS(见表1.3)。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原因,尼康、索尼、奥林巴斯、松下、柯达、适马等厂商也推出了多款CMOS机型。
此外,Fevon公司推出的X3芯片、松下公司推出的LiveMOS芯片、尼康公司推出的JFET LBCAST芯片,这些其实也都是属于CMOS芯片类型。
由于CMOS是采用普通的半导体芯片制造流水线进行生产,这种简单的制造工艺导致了其成本}=kCCD大大降低,而且性能升级的速度也能紧跟着芯片制造业的摩尔定律,即单位芯片上的晶体管的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
1.4.3CCD Vs CMOS
CCD和COMS之间并非对立的关系。事实上,现在CCD和CMOS都还在高速发展之中,并且都得到了广泛运用。CCD存在成品率较低、成本较贵、耗电较多的问题,集成化程度也没有CMOS高。而CMOS则制造简单价格经济,集成化程度高,耗电比CCD低几倍或几十倍以上,制造单芯片的CMOS型数码相机更是CCD所无法做到的。两者的简单对比如表1.4所示。
与CCD产品相比,CMOS是标准工艺制程,可利用现有的半导体设备不需额外的投资设备,且品质可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提升而进步。同时,全球晶圆厂的CMOS生产线较多,生产时也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另外,CMOS传感器的最大优势,是具有高度系统整合的条件。理论上,所有图像传感器所需的功能(例如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暂存器、时序控制、CDS、ADC等)都可集成在一颗晶片上,甚至于所有的晶片包括后端晶片、快闪记忆体等也可整合成单晶片(SYSTEM—ON—CHIP)以达到降低整机生产成本的目的。
在拍照手机领域,由于该手机对功耗有特殊要求,因此极为省电的CMOS芯片牢牢地控制着该领域。在低端数码相机(摄像头)市场中,CMOS芯片以其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赢得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CCD的主要生产厂商有索尼、夏普、松下、飞利浦和柯达等,而CMOS的主要生产厂商有佳能、柯达、0mniVision、Agilent、现代、AMD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