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俗语对照词典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杨本祥 编
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653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5052118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成语和俗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文辞基本固定,被人们广泛应用,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正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所以,要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目前,书市上一些成语词典和俗语词典,无一例外地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如此,成语和俗语之别还是可以界定的。一般说来,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而俗语则不限四字,大多在四字以上,且较松散自由,这在学术界已成定论。基于这种观点,本词典立目时,成语只收四字结构的,俗语只收四字以上的,且取其广义,即俗语包括谚语、格言、惯用语等。所收俗语都是古代经典、宋元话本拟话本、元明戏曲、明清小说、现当代小说戏剧中有用例的。那些只在口头流传,有很强地域性,又无用例的,一律不收。
本词典收成语3000多条,俗语近5000条,分成2300多个对照组。每组先立成语,后立俗语,俗语略为俗,如:“[一暴十寒],俗[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若有多条俗语与同一成语相对照,就分列为④(一)、⑥(二)等。如:“[彩凤随鸦],俗(一)[一朵好花,可惜插在牛粪上],俗(二)[巧妻常伴拙夫眠]。”成语、俗语都是先释义,后举例。释义时,一般先直解整体意思,后分注难解的字、词。释义之后是例句。成语一般先列较早成形的用例,后列较晚的用例;俗语一般也只举两个用例,并尽量拉开两例间的时间档距。所列例句,皆标明朝代、作者、作品、卷数或回目等,以便读者翻检原书。亦有少数编著者自拟的例子,用“[例]”标示。异形成语或俗语,是正条的变式,标为“亦作”,如[一脉相承],亦作“一脉相传”、“一脉相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亦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拱屋栋”。变式成语一般不举例,也有少数条目是“正式”和“变式”各举一例的;变式俗语皆举一至二例。为节省篇幅,变式成语和变式俗语在正文和目录中皆不立目。
成语和俗语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有些成语在古文献中就称之为“俗语”、“谚语”、“俚语”等;有些就来源于俗语,是对俗语提炼、加工、压缩而成的;而有些俗语又是对成语的进一步解释、发挥,因而两者也就有了“对照”的基础。
目录
前言
成语音序索引
正文
成语笔画索引
俗语笔画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