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读本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周海波,董国超主编
出 版 社: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418000版次: 1页数: 471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364894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本教材的读者,毫无疑问应该是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建设者。如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选择,是大学生必须回答的问题。据有关专家预测,新世纪的科学技术有可能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分工的细密化,一是学科的综合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分工将越来越细密,大学的学科也必然日益走向专业化与技术化。非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如果把着眼点完全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内,精神天地将越来越狭窄,兴趣将越来越单调,人生将变得越来越枯燥、平庸和冷漠,人就有可能变成科学技术的奴隶。同时,由于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将越来越复杂,各学科专业之间又必然走向交叉与融合。知识的综合化倾向与学科边缘的模糊化倾向,对于单一知识结构的学生将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文理通融,既走进专业又跳出专业,以较为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宽阔自由的心态,通过人文精神的涵育,自觉地注重心理素质的优化与精神境界的开拓,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潜在的想象、创造、思维、审美、批判的力量,力求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健全的新人,对于每一个新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为学生搭建通向上述目标的桥梁,当然是大学教育无法推卸的重要任务。
许多信息显示,重视素质教育,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把“学会关心”作为议题。从传统的“学会生存”到当下的“学会关心”,表明人类对精神建设高度关注,也表明当前国际教育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正在走向融合。清华大学的学者指出:“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胡显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本教材中,对美的欣赏与体验占有明显的比重。我们试图以美文为首选对象,借助美的文本,展示中国古往今来最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对真善美的热情呼唤,激发读者审美与创造的激情,优化读者的人格、气质与修养,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品位。
目录
编者前言
第一单元文学之美
主题阅读 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扩展阅读 何为文学阅读 张炜
美文的沙漠 张承志
第二单元风雅诗经
概述
主题阅读 七月 《诗经》
扩展阅读 黍离 《诗经》
蒹葭 《诗经》
采薇 《诗经》
第三单元先秦美文
概述
主题阅读 逍遥游 庄子
扩展阅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论语》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第四单元楚风骚韵
概述
主题阅读 山鬼 屈原
扩展阅读 哀郢 屈原
对楚王问 宋玉
第五单元秦汉雄风
概述
主题阅读 李将军列传 司马迁
扩展阅读 两都赋(节选) 班固
饮马长城窟行 汉乐府
今日良宴会 《古诗十九首》
第六单元魏晋风度
概述
主题阅读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
扩展阅读 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昔年十四五驾言发魏都) 阮籍
蒿里行 曹操
咏史(郁郁涧底松) 左思
哀江南赋序 庾信
别赋 江淹
第七单元盛唐气象
概述
主题阅读 长恨歌 白居易
扩展阅读 将进酒 李白
秋兴八首 杜甫
……
第八单元唐宋散文
第九单元大宋风情
第十单元游园惊梦
第十一单元明清诗文
第十二单元明清小说
第十三单元五四新潮
第十四单元京海之间
第十五单元战争年代
第十六单元文学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