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精细操作与管理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
作者: 谢克平编著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35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25986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事水泥企业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多年,对我国水泥新型干法工艺兴起、发展、壮大的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有着切实的体会。本书参考了国内外近年来水泥方面的主要论著,结合我国当今水泥新刖.干法生产的现状,提出了精细运转的设想和具体做法。
本书按照水泥工艺流程,重点针对水泥新型干法工艺特点,按操作要素逐项予以分析,着重对目前惯用的操作与管理中的粗糙,甚至误区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文中引用的资料供读者参考,作者的看法用以与读者交流。本书旨在使企业的技术人员考虑如何实现精细运转的目标,使企业的领导不会满足现有的水平,能对技术人员给以正确的要求和支持。本书适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绪论1
0.1对目前新型干法工艺运转现状的评价
0.2带病运转状态的发生及消除
0.3确定精细运转的目标并加快实现精细运转的步伐
第一篇 操作技术篇
第1章 各项工序质量指标的制定
1.1关于物料破碎粒度
1.2关于生料细度
1.3关于生料入窑分解率
1.4关于熟料游离氧化钙
1.5关于熟料硅酸三钙(C3S)
1.6关于熟料中三氧化硫(SO3)与碱(R2O)
1.7关于熟料外观质量
1.8关于煤粉细度和水分
1.9关于水泥细度
1.10关于出厂水泥强度目标值
1.11用标准偏差代替合格率考核工序质量
第2章 各项操作参数的确定
2.1烧成系统总排风参数的设定
2.2窑头一次风量的选取
2.3篦冷机高温段冷却用风的选定
2.4对窑头负压的控制
2.5一级预热器出口温度的控制
2.6分解炉温度的控制
2.7窑尾温度的控制
2.8窑内烧成温度的控制
2.9对二次风温度的控制
2.10熟料出篦冷机温度的控制
2.11进入窑尾、窑头收尘器废气温度的控制
2.12对窑转速的控制与调整
2.13对出磨水泥温度的控制
第3章 操作方法与技巧
3.1对立磨溢出量的控制
3.2燃烧器(喷煤管)位置的确定
3.3窑的喂料及生料库的生料再循环
3.4窑的点火投料方法
3.5对原煤品质的评价及无烟煤使用
3.6球磨机钢球的选配原则
3.7输送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3.8自动控制回路的使用及确定
3.9判断计量仪表数据的可靠性
3.10强化化验对质量的控制功能
3.11加强取样代表性的管理
3.12空压机的使用与节约用风
3.13收尘方案的确定及收尘管理
3.14降低NOx的排放量
3.15窑内耐火衬料的砌筑与修补
3.16原燃料、半成品与成品的库存
第4章 生产及产品的故障处理
4.1窑内结圈的防治
4.2预热器堵塞的防治
4.3“雪人”、“蜡烛”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4.4窑内出“大球”及掉大窑皮的处理
4.5努力降低系统漏风
4.6水泥的“假凝”与“闪凝”防治
4.7窑驱动及找中筒体轮带、托轮
4.8防止风机振动
4.9大型减速机的维护
4.10混凝土的开裂原因与水泥的关系
第5章 安全操作
5.1工伤事故发生原因的共性
5.2水泥行业中易发生的工伤事故
5.3新型干法工艺中易发生的工伤事故
第6章 主要工艺参数的标定方法
6.1工艺系统中风速、风量的测定
6.2均化设施均化值的测定
6.3磨机筛析曲线及钢球配比的测试
6.4磨机负荷填充率的计算
6.5磨机功率的计算
6.6选粉机循环负荷的计算及特征曲线
6.7水泥粒径分析
6.8烧成系统的热平衡(20℃基准)
6.9窑尾废气的喷雾冷却所需水量
6.10烟囱抽力
第二篇 技术管理篇
第7章 生产数据及结果的处理
7.1生产数据的记录、整理与使用
7.2仪表累计计量与盘库的关系
7.3料耗的计算
7.4热耗的计算
7.5考核指标的制定及实施
第8章 工种设置与分工
8.1新型干法线的工种设置
8.2巡检工种的标准与职责
8.3专业技师与设备维护工作
8.4专职润滑工种
第9章 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操作规程
9.1操作规程的编制要求
9.2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9.3巡检员的操作规程
9.4排除故障的操作规程
第10章 技术管理人员的基础工作
10.1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若干技术指标
10.2计划管理中技术人员的管理责任
10.3建立必要的技术总结及报告制度
10.4技术管理档案的建立
10.5企业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技术素质
10.6总工程师的职责
第11章 基本建设的精细管理
11.1基本建设中精细管理的要求及如何实现
11.2对设计工作具体细节的若干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各项工序质量指标的制定
生产指标应当包含产量指标、消耗指标、质量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及安全生产指标等内容,在制定指标时,产量、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指标,虽然与质量指标紧密相关,但毕竟更多是涉及管理思想问题,将在第二篇予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