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与共生——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与探索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曾冬梅,唐纪良著
出 版 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25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401722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教育质量为目标,探讨了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有面融合、资源共享培养创新性人才等若干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改革问题。一方面运用演绎法全面系统地探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根据协同理论和知识链理论,构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协同与共生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又运用归纳法,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和我国大学建设的现状为参照,分析了我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所导致的教育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双赢共生的动力机制和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还介绍了广西大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结合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该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术著作,对大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适合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学校管理人员、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曾冬梅,1965年12月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现任广西大学高教所所长、教育评估办副主任、广西普通本科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创造学会常务理事。主要学术领域为高等教育管理(主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科专业建设),已完成各类课题17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自2001年以来,发表论文43篇,包括核心刊物27篇(含CSSCI期刊),出版著作8部(含主编),8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教育部《高教领导参考》等转载,14份成果被政府采纳,成为政策性指导文件。有14项成果获得18次奖励,其中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厅级奖10项(次)。目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高大学生区域性就业能力的适应性及其对策研究——以广西为例》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项。
目录
序
导论
第一章大学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大学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大学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驱动力
第三节大学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的意义
第二章学科建设与建设相关概念及其辨析
第一节学科、专业及其关系
第二节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其关系
第三章“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协同共生机理
第一节“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协同共生理论
第二节“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协同共生演化模式分析
第三节协同共生机理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第四章美国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实力和专业设置情况
第二节美国研究型大学利用学科平台支撑本科教育的经验
第三节美国研究型大学促进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相融合的政策保障机制
第四节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我国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一节我国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成效
第二节当前大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机制解读
第二节“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负动力机制分析
第三节“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正动力机制设计
第四节“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
第七章基于“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模式
第一节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及本科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传统与现代两种本科教学模式的比较
第三节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第八章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改革探索——以广西大学为例
第一节广西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平台分析
第二节广西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改革实践
第三节广西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四节广西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成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大学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在各种教学工作会议和文件中强调,要“大力提倡教授上讲台”、“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这些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