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程(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材精选)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作者: 陶进,扬利润主编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740000版次: 1页数: 464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218311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共同课编写的,在编写时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征求意见稿)》为依据,充分考虑了当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重点突出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大学生对撑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需要。
全书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排版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5篇共23章。能够适应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模块,同时也是和公务员和白领职员的自学需要。
目录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第1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1.1.1信息与数据
1.1.2信息的特点
1.2信息技术
1.2.1信息处理
1.2.2信息技术
1.2.3信息技术的发展
习题1
第2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2.1计算机概述
2.1.1计算机的产生
2.1.2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2.1.3计算机的发展
2.2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2.2.1计算机中的数和数制
2.2.2数制的转换
2.2.3汉字与编码
2.3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2.3.1冯诺依曼结构
2.3.2计算机系统
2.3.3微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2.4计算机的安全
2.4.1计算机的运行环境
2.4.2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2.4.3计算机黑客与网络犯罪
习题2
第3章信息处理与信息检索
3.1信息处理基础知识
3.1.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3.1.2信息处理基础知识
3.1.3文字信息处理技术
3.2信息检索
3.2.1信息检索概述
3.2.2信息检索中的需求表达
3.2.3信息检索技术
3.3情报期刊检索
3.3.1情报检索
3.3.2计算机情报检索
3.3.3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
3.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及其检索
3.4.1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3.4.2数据库检索方法
3.4.3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实例
第4章数字图书馆
4.1数字图书馆概述
4.1.1数字时代的图书馆
4.1.2数字图书馆的类型
4.1.3数字图书馆的教育特点
4.2数字图书馆的应用
4.2.1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技术
4.2.2数字图书馆的结构
4.2.3国内外图书馆网络
4.2.4图书全文检索
4.2.5搜索引擎
4.3超星数字图书馆及其检索
4.3.1概况及特点
4.3.2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及超星阅览器
4.3.3检索方法及检索实例
4.3.4超星数字图书馆实例操作
习题4
第5章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
5.1搜索引擎
5.1.1搜索引擎的定义
5.1.2搜索引擎的基本检索功能
……
第二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第三篇排版技术
第四篇数据处理技术
第五篇 互联网应用技术
书摘插图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第1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1.1.1信息与数据
信息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无不与信息活动有关。我们每天都在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
1.信息
信息描述的是事实,只要能被人类或计算机理解,它就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现。例如,让4个人在一个十字路口记录来往的车辆,将获得4组手写的所通过车辆的数目记录。
信息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接收信息、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大量新信息,掌握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基本技能,并在长期的信息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信息源的角色大大弱化了。学生可以从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各种有益的信息和知识。学生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渠道获得信息,可以从书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不同煤体中获得信息,可以以自主探索、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得信息。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感知信息、识别信息、沟通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学会分析、辨别、比较和评价信息,并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处理学科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的不断增多,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现实。在网络环境下,人以根据自己的已有基础和学习需要,以臫所习惯的方式选择任何内容来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