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白金版)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人力资源/行政管理,
作者: 成君忆 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2页数: 26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61248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白金版):
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安利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美国家得宝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联袂推荐。
解读《西游记》的28条职业箴言,成君忆麻辣管理学代表作。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是,或不是,这是个问题。是默然忍受管理者无情的苛责,还是愤然反抗团队无涯的苦难?这两者,究竟哪一种更高贵?
成君忆从《西游记》中所感悟的箴言.不仅适合每个个体完善自我管理,更有助于改善团队的运行机制.为孙悟空们,也为唐僧、八戒们建立更为适宜发展的高效能组织。
除非你不想,否则,那种置身团队却天高云淡的氛围,与个人自在非凡的发展路径.如何能不打动你?
这是一本以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为背景,诠释现代组织行为的管理书籍。该书以唐僧师徒四人的漫漫取经路为比喻,生动讲述了如何让四种不同类型的员工,在同一个团队中取得平衡,并最终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完美结合。新颖有趣的叙事方式,让阅读变得不再沉闷;而熟悉的故事背后,蕴藏了深刻的管理玄书机,适合每一位追求成功的人士阅读。
——饶俊安利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一位优秀的职场人士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这本《西游记》解读,帮助我们感悟生命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人生哲理。同时,它还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诸多问题的探讨,帮助管理者提升组织设计和团队建设的能力。
——张昕美国家得宝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内容简介
孙悟空的好恶与唐僧有太多出入,孙悟空的未来也由此充满变数。如此情景,一如个人与团队的种种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妄念与目标、嫉妒与赞美、友善与排挤,究竟哪一个更真实?模糊难断的是非,伴随着每一个团队和它的成员,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如唐僧师徒一般摇摇晃晃地前行。
本书的箴言都很重要,对于个人要理解的不仅是团队,更包括自己之外的每一位团队成员。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在前进中达成一致,才能实现团队和个人的目标和价值。
由此,回顾那段艰辛而不乏味的取经之路,有利于我们迷失的灵魂跟上生命匆匆行进的脚步……
作者简介
成君忆,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中国本土财经畅销书作者。他在品牌塑造、组织设计、人才选拔、职业规划、团队建设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录
前言重走那一条取经的路
箴言一人生手意义在于超越死亡
箴言二聚精会神是唯一成功之道
箴言三正确看待职业初期的现实冲击
箴言四注意自己的职业道德
箴言五理解团队中的性格类型
箴言六向着人生的目标奋勇前进
箴言七即使最杰出的人才也应遵守行为规范
箴言八炫耀招人嫉妒
箴言九告别猪一样的俗世生活
箴言一○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
箴言一一不要让妄念困扰团队的目标
箴言一二消极情绪是一条恐怖的流沙河
箴言一三妥善管理团队伙伴的思想动态
箴言一四建立与人为善的公共关系
箴言一五冷静处理团队伙伴之间的冲突
箴言一六当心血口喷人的恶棍
箴言一七自我中心意识是一只奇怪的葫芦
箴言一八愤怒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坏孩子
箴言一九平息心理上的火焰山
箴言二○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
箴言二一别让家庭矛盾困扰心灵的自由成长
箴言二二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箴言二三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孙悟空
箴言二四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猪八戒
箴言二五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沙和尚
箴言二六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唐僧
箴言二七让自己有一颗包容的心
箴言二八走向团队与个人的共同成功
后记假如孙悟空是团队的主管
附录知道你的性格吗?
书摘插图
箴言一人生手意义在于超越死亡
孙悟空的身世
当我们翻开《西游记》的第一页,孙悟空就从一块仙石中蹦了出来。在他身上与生俱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个性,那种无所不能的力量,乃至那种无法无天的叛逆精神,赢得了多少孩子的崇拜与欢呼啊!即使是成年人,也似乎永远在莫名其妙地喜欢他。这个“灵根育孕”的“三无”这人,凝结着许多人孩提时的纯真情感,简直成了中国最经典的神话人物形象。
孙悟空的身世,一直是个令人费解的谜。据说他是天地间钟灵毓秀的产物,不仅无父无母,而且生来就会行走跳跃。他每天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有一天,他从瀑布飞泉中发现了水帘洞,被猴子们拥戴为美猴王。
按照书中的交代,孙悟空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人氏。可是,东胜神洲在哪里呢?佛教认为,地球是个偏圆的球体,运行于虚空。其中有四个围绕恒星旋转的星球上面有生命存在,称之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南赡部洲即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其余三个有生命的星体中,东胜神州和西牛贺洲所居人类的寿命约我们地球人寿命的两倍半;北俱芦州所居人类的寿命是地球人寿命的10倍。佛教认为,四大部洲是一个小世界,而所谓“大千世界”共有100亿个小世界,足见宇宙之广大。虽然地球人至今尚未寻找到其余三个有人类居住的星体,但据说有高僧大德,如目连等人,一昼夜即可飞行遍历四大部洲。按照这一说法,孙悟空应该是外星人。
至于傲来国,有人考证说,就是江苏连云港的云台山。早在300年以前,云台山四周还是汪洋大海。清康熙七年的一次大地震,使云台山下的海岸线迅速向北推移了14公里,加之黄河改道,逐渐淤塞成陆地。现在云台山东部仍与大海相连,从地理上讲,它倒很像《西游记》中描写的那个傲来国。但是,在云台山的历史上毕竟没有一个所谓的傲来国,《西游记》也不是一部地球故事。
国。但是,在云台山的历史上毕竟没有一个所谓的傲来国,《西游记》也不是一部地理故事。
“傲来国一是什么意思呢?傲与敖同,《广雅•释言》日:“敖,妄也。”是虚妄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浩瀚的太空中,传说有一个名叫东胜神洲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有一个子虚乌有的傲来国……”孙悟空的故乡就是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地方。
因此,在我看来,《西游记》和《圣经》一样,其实是一部用神话故事讲述的寓言,似乎没有必要去考证其中的历史和地理。这部寓言的价值,在于其中演经的人生哲理。
脖子上的“仙石”
心理学大师荣格在研究《西游记》之后认为,花果山象征着人的身体,仙石象征着人的脑袋,瀑布飞泉象征着意识流,瀑布飞泉中的水帘洞象征意识源头。原来,孕育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那块“仙石”,竟然是我们脖子上这颗脑袋。
因为有了这颗脑袋,每一个婴儿生来就会有意识的流动,就会吃喝,和那只叫做孙悟空的猴子一样。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但我们仍然无法解释这种生命现象,我们只能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本能”。我们不清楚“本能”究竟从何而来,就像孙悟空的身世一样离奇。
当我们的脑袋像那块仙石一样迸裂,当孙悟空从我们的大脑中一跃而出,我们的心就一刻也安静不下来。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来就是中国成语“心猿意马”中的那只“心猿”。“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西游记》讲述的是一个人如何通过控制自己的意念,去寻找人生的真理,造就功德圆满的职业生涯。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与生俱来的潜意识,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利用自己的潜意识去追求成功。许多人在那道飞流直下的瀑布面前胆怯了,他们站在那里,不敢相信瀑布后面的奇迹,因此他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现在,让我们向孙悟空学习,坦诚地面对自己,去勇敢地探索生命中属于自己的水帘洞,像孙悟空那样,做一个尽情释放个性和能量的美猴王。如果你能对自己的心灵与感情控制自如,你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并最终得到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当我们开始探索自我,当我们找到自己的水帘洞,也就找到了快乐的心灵家园。就像生活在水帘洞中的猴子一样,日子过得无忧无虑。直到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也就是“死亡”这个哲学母题。孙悟空的故事也是这样开始的。他那时还不叫孙悟空,就像学龄前贪玩的儿童一样,还没有自己的大名。这只可爱的猴子当时被爱称为“美猴王”。
可是,美猴王已经长大了,尽管他在水帘洞“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 何期有三五百载,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三五百载,极言时间之悠长也,就像用一万三千五百斤来形容金箍棒的重量、用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形容飞行的速度一样,并非实指。
一天,美猴王与群猴在喜宴之间,忽然若有所思,神情黯然,堕下泪来。众猴慌忙问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们住在这仙山福地,日日欢会,兽中之王麒麟、鸟中之王凤凰都管不了我们,也不像人类社会那样要受到法律的拘束,自由自在,快乐逍遥,您又何必要自寻烦恼呢?”猴王却说:“我们今天虽然快乐逍遥,可暗中却有阎王爷管着,算不准什么时候就呜呼哀哉了?”猴子们听了这话,也是一个个黯然神伤,都因为人生之无常、死亡之恐 怖而感到可悲。
和这些猴子一样,死亡也让我们感到恐惧,因为死亡让生命变得有限。在死亡面前,生命总是显得那样脆弱。然而,正因为死亡让生命变得有限,生命才会变得如此可贵。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所谓人生其实就是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当我们开始思考死亡,我们的人生也开始变得有价值。对死亡的每一次思考,都堪称是一次小小的西游。
《西游记》的故事,便从此开始。
旅人的故事
在讲述《西游记》之前,先讲一则《佛譬喻经》中的寓言:
那是一个寂寞的秋天黄昏,在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杂草丛生的古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这些白骨究竟从何而来呢?旅人正在疑惑思考之际,忽然听到前方传来骇人的咆哮声。紧接着,一只凶恶的老虎疯狂地扑了过来。旅人顿时明白了那些白骨的由来,立刻拔腿就逃。
在惊慌失措之中,旅人迷失了方向,竟跑到一座悬崖的边上。紧急之中,他发现断崖上有一棵松树,而他的背囊里还有一段长长的绳索。于是,旅人毫不犹豫地把绳索系在松树上,沿着绳索攀缘而下,逃脱了老虎的利爪。
老虎在崖上狂吼着。好险啊!幸亏有了这棵松树,幸亏带着绳索,终于死里逃生,救了宝贵的一命。旅人万分庆幸地拍打着自己的胸口,惊魂稍定。但是,当他往脚下一看时,不禁再一次惊叫了起来。原来,在他的脚下竟是波涛汹涌、深不可测的大海!旅人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更恐怖的是,在那根救生的绳索和松树打结的地方出现了两只一白一黑的老鼠,正在交替着噬咬那个结。旅人拼命地摇动绳索,想要赶走老鼠。可是,他绝望了,老鼠一点儿也没有要逃开的意思。同时,由于他的摇晃,松树的枝丫甚至发出了断裂的“喀嚓”之声。
这时,他发现在他的前方有几枚红彤彤的野果。他伸手摘了一枚,放在嘴里。哇,好甜哪!旅人顿时被甜蜜的滋味陶醉了,甚至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他再次伸出手,去摘取第二枚野果……
世俗的人生
旅人:旅人的故事其实就是你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是生涯中的旅人。
荒野:荒野是在象征你寂寞的人生。我们每个人自从出生,就开始了我们的人生之旅。既是旅人,当然应该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你若知道自己何去何从,这满目荒凉的原野将立即变得艳阳高照、繁花似锦。可是,你不知道,你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只能在糊里糊涂或寻寻觅觅中饱尝无尽的凄凉,就和这个无知的旅人一样。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比喻人生的孤寂感。虽然你也有自己的亲属、家族和朋友,但他们似乎并不理解你。不如意事七八九,能与人言一二三,你找不到自己的心灵之友,你无法倾吐心中的一切。即使是夫妻,也未必能心心相印。人生的孤寂,就在于这心灵的孤独。你好像是孤单一人奔波在人生的旅途中。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亡者的遗骸。人生的旅途中,你总会遇到家人、亲属、朋友的亡故。兔子死了,连狐狸也会悲哀,这些白骨也同样让你感到心悸。你会意识到,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也会变成一堆白骨。
老虎:饥饿的老虎象征着死亡的威胁。死亡不可避免,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与死亡之虎狭路相逢。现在,这只凶恶的老虎向你扑过来了,你会怎样反应呢?你是勇敢地迎上前去,奋力搏斗,直到筋疲力尽,还是拔腿就逃?
悬崖:悬崖象征着一条不归的绝路。如果你的方向不正确,那么你所走的每一条路都会通向悬崖。
松树:悬崖边上的那棵松树象征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于是,你努力地抓住它。你想抓住一根粗大的树枝,作为活命的指望。
绳索:绳索象征着你的时间。你以为自己能够活多久,那条绳索就会有多长。因此,无论是20年、30年或40年,那条绳索其实是你想像中的绳索。现在,你把那条绳索系到了松树的哪个枝丫上?金钱?财产?名誉?还是地位?你有没有想过,这根枝丫会在你最无助的时候突然断裂?你越是无助,你就越是挣扎,那根枝丫就越是容易断裂。
老鼠:不断噬咬着绳索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它们在白天和晚上交替着噬咬你的绳索,最后绳索必然会被咬断。
深海:无论是枝丫或绳索断裂,你都将堕入怒涛汹涌的深海。堕入深海就是死亡。
野果:红彤彤的野果是诱惑着你的欲望。为了贪图享受,满足自己的欲望,你甚至会忘记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是的,枝丫和绳索都会断裂—在枝丫或绳索断裂之前你自以为聪明地选择了野果—反正总是一死,何不及时行乐?
野果之外的思考:从满目荒凉的原野到红彤彤的野果,是我们浑浑噩噩的世俗生活的写照。只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过程中,在枝丫或绳索断裂之前,只要你随时醒悟,你都可以自我救赎,超越死亡?
走向超越死亡之路
非常庆幸,正当水帘洞里的美猴王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掩面痛哭之时,一只通背猿猴从猴群中跳出来,大声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所谓五虫,为鳞虫、羽虫、毛虫、介虫、裸虫,泛指身上长着鳞片、羽毛、皮毛、甲壳以及光着皮肉的所有动物。其中,人就是一种裸虫。
阎王,是死亡之虎的另一种比喻。美猴王感到奇怪,五虫皆伏阎王所管,是哪三等名色可以超越于阎王爷的管辖呢?通背猿猴告诉他,这三等名色就是佛教中的佛、道教中的仙、儒教中的圣贤,他们具有超越死亡的神奇力量。
美猴王追问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回答说:“他们住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美猴王听了,满心欢喜地说:“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躲过阎王之难。”
于是,他便采折了一些松枝,编成筏子,漂洋过海,去寻找传说中长生不老的神迹。
秦始皇的神仙情结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曾经派人漂洋过海寻找传说中的神仙。在他的命令下,方士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从山东琅琊入海,浩浩荡荡地起程东发,从此消失在浩淼烟波之中。有历史学家考证,徐福漂流到了日本,并带去了中华的文明。日本裕仁天皇的弟弟三笠宫曾经动情地把徐福称为日本的国父,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也自称是秦人后代。羽田二字,在日语中就是秦的意思,是徐福率领的千童百工集团所繁衍的后裔中的姓氏之一。
我们知道,秦始皇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统一了六国,平定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近500年诸侯混战的局面,成了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按理说,皇帝握有天下财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去找神仙干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不顺心,不快乐。
秦始皇虽然贵为皇帝,但没有人理解他的孤独和痛苦。因为要管理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他需要建立和保持足够的权威,所以,所有的孤独和痛苦都只能自己默默忍受。他没有朋友,也没有人敢做他的朋友。这种情形在现在的许多公司也能看到,由于管理的需要,总经理往往会和每一位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因为公司在经营中有太多的秘密,他只能在守口如瓶中独自品尝寂寞的滋味。
秦始皇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尉缭子曾经用“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来形容秦始皇的体貌特征。所谓“蜂准”,也就是马鞍鼻,鼻居五官之中,一个人面孔中央突然凹陷下去一块,那长相是多么丑陋。所谓“挚鸟膺”,其实是脊椎骨严重弯曲造成的鸡胸。所谓“豺声”,也就是声音嘶哑。郭沫若经过考证,认为秦始皇小时候得过软骨症,造成骨骼的发育异常,致使胸部、鼻梁都严重变形。软骨症又叫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很容易引发肺炎、气管炎之类的并发症,郭沫若怀疑秦始皇一直患有严重的气管炎,久咳不愈而致使嗓音沙哑难听。因此,秦始皇就像许多残疾人一样,不得不经常面对和思考生死问题。
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秦皇朝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秦皇朝名义上统一了天下,可天下依然风雨飘摇。秦始皇只好强忍着病痛的折磨,一面求仙访道,一面用铁腕手段镇压各地的反秦活动。他不相信别人能把秦皇朝从动荡中稳定下来,更不情愿把一个危机四伏的秦皇朝交给后人。他多么希望有一个神仙能够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更多的时间,让他最终能够造就秦皇朝的太平盛世。
考古学家在秦始皇兵马俑附近发现了13只2200年前的青铜鹤类,其中两只已证明为仙鹤。鹤是中国人传统的吉祥鸟,象征着长寿,中国古代有驾鹤乘云升天的神仙文化,而出土的仙鹤脚下正是云状的青铜踏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专家认为,这些鹤类的青铜雕塑反映了秦始皇心中到死也解不开的神仙情结。
神仙的邻居
美猴王比秦始皇的运气好,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他遇到了一个樵夫。美猴王把遇到的这个樵夫当成了神仙。当时樵夫在一边砍柴一边唱歌,歌曰:“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观棋柯烂”出自梁任的《述异记》。说是有个名叫王质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在山中遇见两童子下棋,就在旁边观看。一局棋下完了,童子笑着问王质:“你怎么还没走呀?”王质吃了一惊,回头去找斧头,谁知斧头的木柄早已朽烂了。童子告诉他说,指间一盘棋局,世上百年光阴,斧柄焉有不烂之理?王质将信将疑地回到家,母亲与邻居的好友都已经去世了。王质感叹不已,从中悟出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成了人间的活神仙。
然而,美猴王遇到的这个樵夫却没能够像王质那样成为神仙,而是神仙的邻居。神仙的邻居竟然是个凡人,真是耐人寻味。樵夫解释说:“我一生命苦,每天为了茶饭忙碌,还要供养年迈的母亲,没有办法去修行做神仙。我刚才唱的歌儿,是神仙教我唱着散心解闷的。”
想想看,你是不是那个樵夫呢?尽管你也是神仙的邻居,尽管你也知道许多做人处世的 道理,可神仙依然是神仙,你依然是你。别人能够依据这些道理修身养性做神仙,而你却只能用这些道理散心解闷?
经樵夫指引,美猴王找到了灵台方寸山。灵台者,心也。方寸,亦心也。美猴王找遍千山万水,原来神仙就在心中。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许多人也是这样,一生总是巴望贵人襄助,谁知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
让我们跟随美猴王,一起进入熟悉而又陌生的心灵世界,去学习如何超越死亡的神秘法术。
箴言二聚精会神是惟一的成功之道
性命双修
在樵夫的指点下,孙悟空终于见到了须菩提祖师。须菩提是佛教故事中的一个长老,翻译成中文,即“人生的境界”。孙悟空向须菩提祖师请教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今相当热门的成功学。但是,中国古代的成功学讲究“性命双修”,内涵比之如今的成功学,要博大精深得多,是一种生命科学。
所谓“性命”,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心健康。古人的经验,惟有“性命双修”才能达成身心健康、平衡发展、幸福祥和的人生境界。否则,“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修命不修性,犹有家财无主柄”。意思是说,即使你有很高的学问,如果不注重身体健康,整天病恹恹的,就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与之相反,如果你身体很壮实,却不学无术,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浑浑噩噩地在人世间走一遭。
性命为体,文武为用,因此又有文武双修之道。中国古代的教育,也基本上分成文学和武学两大类。不仅要学,而且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所以文学、武学又被称为文艺、武艺。这种境界,就是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化境”。无论你学文还是学武,只要到了这种境界,就会用恬淡平和的心态来笑看人生,就会自自然然地活着,然后自自然然地死去。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你已经超越了死亡,成了神仙。
古代中国人对于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即《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的心灵到组织的兴衰,无一不是管理的对象。作为一部管理心理学的文艺作品,《西游记》首先便借着对生命的追问切入对修身之道的探讨。
神仙是人做
什么是神仙呢?“神”者,“申”也。注意,这个“申”是田字上下出头。在农业社会,田地就像我们现在的房地产,是财富的象征。所以,神仙是超越财富的,是不会为了追名逐利而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的。“神”是一个“示”字旁,意味着神仙也会通过现身说法,让别人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神仙的另一种解释就是自度度人。在中国民间传说的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这八个人,在历史上都实有其人,他们之所以能够得道成仙,走的就是自度度人这条路线。神仙是人做,把人做好了,自然就成了神仙。
鸟窠和尚的名言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我们中间有许多人并非不懂这些做人的道理,可往往懂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经向鸟窠和尚请教,问一天之中要怎样修行才能符合神仙之道?鸟窠和尚说,很简单,只要你坚持做那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好事,不要去做那些害人害己的坏事。白居易不以为然地说,这些道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啊!鸟窠和尚说,虽然三岁小孩都知道,可没有几个大人做得到。白居易恍然大悟。后来白居易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诗人,一半是因为他的文采,另一半则是因为他一生积德行善。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有一道精彩的辩题:“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多少年来,始终无法定论。1995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又把它作为总决赛的辩题,选手们各呈口舌之快,倒也妙语连珠,只是争来争去也没有一个结果。其实呢,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深知个中奥妙,知易则行难,知难则行易。所以祖师传法,总是布置那么多的迷宫、疑阵、比喻和象征,因为真理平白如水,只有得之维艰,人们才会珍惜,才会“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达到教育的目的。
孙悟空的悟性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这个理,就是佛学中“四大皆空”的空,也是孙悟空的空。一旦悟出这个空的意义,也就明白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这个理。须菩提祖师为美猴王取的这个名字,实在是大有深意存焉。
至于为什么让他姓孙,有两个原因:一则他本来就是一个猴子,而猢狲就是猴子的别称,“孙”与“狲”谐音;二则把“孙”做拆字论,也有返璞归真的意思。鸟窠和尚不是说过吗?真理其实就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那些道理。
阅读宗教典籍,最让人头痛的就是其中的宗教术语。这本《西游记》也是如此,翻开书本,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灵根、心性、大道、菩提、金丹、八卦炉、元神 、心猿、意马、六贼、本性以及功成行满见真如之类的词汇。这些东西对于一般人来讲太玄奥了,简直是匪夷所思。所以,天师讲道,高僧说法,虽然说得天花乱坠,我等凡夫俗子却往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你如果听懂了,说明你有悟性。
说到悟性,有一则非常优美的佛经故事。有一天,大伙儿在灵鹫山等着如来佛登坛说法。佛祖不紧不慢地上得台来,却拿着一朵花在那里欣赏起来。大伙儿都感到奇怪,只有迦叶尊者静静地看着,忽然破颜而笑。你看,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说明迦叶领悟了佛祖拈花的意图。
菩提祖师登坛讲法也是这样,直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同时,又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祖师看见了,问道:“你坐在那里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孙悟空说:“我是在专心听讲啊!可是,当我听到老师父讲的那些道理,就颇有些喜不自胜了!”
和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一样,菩提祖师认为孙悟空很有悟性,决定把“性命双修”的心法传授给他,便跳下讲台,用戒尺在他的头上打了三下。孙悟空立即明白了祖师的暗示,半夜三更来到祖师的寝室,跪在榻前等候教导。
菩提祖师的秘诀
菩提祖师说:“孙悟空,你和我既然有缘,我现在就把修身养性的秘诀传授给你。你仔细听好—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这一段口诀大略是说:所有超越死亡的方法都是一个诀窍,就是让自己保持旺盛精气神。人们常说“聚精会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做神仙的诀窍,说白了就像我们每天的呼吸一样寻常。
何谓精气神呢?在古人的生命科学中,精是生命的形态结构,气是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的主宰,所以,精气神就构成了生命的三大支柱。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精气神”逐渐耗损直至殆尽的过程。精气者,命也。神者,性也。有精气而无神,就会生不如死,甚至会因为看不到人生的价值而自杀。有神而无精气,就会病入膏肓,一命呜呼。惟有精气神旺盛,才可以笑对人生。
为了保持旺盛精气神,就必须屏除邪欲。所谓邪欲,就是不应当有的杂念,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心二意,就是没有能够建立纯真如一的信念。然而,一旦屏除了邪欲,你就能回归到一种可爱的婴儿状态,你就会无惧于你遇到的任何困难。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是下面的10条成功定律:
1. 自由定律 所谓婴儿状态,其实就是生命的自由状态,不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状态通常被称之为“返璞归真”。
2. 专注定律 当你专注于一个目标时,与这个目标有关的信息和资源就会被你集中起来,形成一种合力。
3. 因果定律 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4. 显现定律 任何选择都有答案,只要我们持续地寻找、追问,那么它们最终都必将出现。
5. 情绪定律 人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你应该选择乐观的情绪。
6. 坚信定律 当你对目标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心,它最终就会变成事实。
7. 积累定律 优势是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形成的。因此,不要好高骛远,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向上攀登,你将会终于站到成功的顶峰。
8. 专精定律 只要你专注于你的事业,你就能精通于你所在的领域,从而让自己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9. 习惯定律 任何想法只要你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就会变成信念;任何行为只要你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就会变成习惯。
10. 替换定律 不良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清除掉,惟一的办法就是像婴儿那样去培养一种新的习惯来替换它。
一种神奇的力量
孙悟空明白了,原来一个人可以通过精气神的修炼,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超越任何困难。他感到自己获得了一种操之在我的力量,这种力量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无比神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裔心理学家法兰柯(Victor Frankl)再一次发现了这种力量,并因此引起心理学领域的极大关注。当时,法兰柯被关进了纳粹死亡营,遭遇极其悲惨。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则屡次受到严刑拷打,朝不保夕。
悲惨命运中的法兰柯,有一天赤身独处囚室,忽然顿悟,心灵之中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这种感受在日后被人们命名为“人的终极自由”(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他明白了,这种自由是纳粹军人永远无法剥夺的。在客观环境上,他完全受制于人,但他可以自由决定如何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换句话说,自我意识是可以独立、可以自由地超脱于肉体之外的。
面对纳粹的折磨,法兰柯发现自己可以选择沉默,也可以选择伪装,也可以安慰自己:“一顿毒打算不了什么!”他为活着的每一天感到欣慰,也为腐烂皮肉之中的新生感到高兴。他甚至在设想,有一天获释后他将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传授给年轻的学生们。当然,他并不知道,早在3000年前中国就有一个死囚发现过这种生命现象,这个名叫姬昌的死囚就是演绎八卦、创建周朝800年基业的周文王。
法兰柯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和操之在我的能力终于超越了纳粹的禁锢。他变得安详,脸上重新有了宁静的微笑。他协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甚至赢得了狱卒的尊敬和爱戴。
法兰柯是极少数从死亡集中营活下来的囚犯之一,后来成了卓有成就的心理学大师。从精神的层面上讲,他就是古代中国人所说的神仙。
人分两种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像周文王和法兰柯那样超越困难。为什么呢?因为许多人都习惯于坚持下面的论点:
1. 认为你的个性是父母种下的因。你脾气不好,那是因为你父母的基因通过遗传沿袭到了你的身上。既然生来如此,也就只好如此。
2. 强调环境的制约因素。你的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家庭环境太差。你的事业没有进展,是因为没有人支持你。你过得不快乐,是因为没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你之所以失态,是因为别人把你激怒了。
3. 认为既成事实和习惯无法改变。你胆小怕事,是因为小时候老师总是打击你的信心。你喜欢拖拉,是因为习惯如此没有办法。别人已经在某一方面做得很优秀了,所以没有办法跟人家比。
于是,人群就可以据此分成两种:一种受制于人,另一种操之在我。受制于人者易为环境所左右,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就兴高采烈;在晦暗阴霾的日子,就无精打采。如果你能做到操之在我,心中就会自有一片天地,很难受到外界的干扰。如果你认定工作品质第一,即使天气再坏,依然不改敬业精神。
受制于人者,也会受制于“社会天气”的阴晴圆缺。受到别人夸奖或尊重时,就心情愉悦。受到怠慢或指责时,就生气或心情压抑。这样,你的心情被别人的态度所牵动,使得你像一只无舵的小舟,随着风波摇摆。
的确,每个人的性格都会受到父母的基因和过往经历的影响。可是,如果你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你就应该知道,有些弱点是必须被克服的,因为,一个受制于人的懦夫永远不可能造就成功的人生。
我们虽然没有周文王在囿里、法兰柯在死亡集中营的苦难经历,但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和困难,已足以需要我们培养那种操之在我的精神,来应付人生不断扑面而来的压力。不论是同事的刁难,或者顾客的无理要求,或者亲人的误会,都需要用这种精神来解决。它表现在我们的心智与态度以及如何遣词用句上。别人如何待我并不重要,要紧的是我如何待人,要紧的是我如何通过每一次的努力和改善去赢得人生的进步。
操之在我与受制于人
“操之在我”与“受制于人”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有如南辕北辙,如果再加上聪明才智上的差距和作用,两者之间简直是云泥之隔。如果说前者之中半是英雄半是狂夫的话,那么后者则是清一色的平庸之辈。
你有没有想过,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其实仅仅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呢?例如:
1. 受制于人:我已经无能为力
操之在我:让我再试试看有没有别的可能
2. 受制于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操之在我:我可以让自己做出一些改变
3. 受制于人:他使我怒不可遏
操之在我:我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 受制于人:他们不会接受的
操之在我:我可以找到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
5. 受制于人:我不能这样做!
操之在我:我应该怎样做?
6. 受制于人:有怎样的条件,我将会怎样去做
操之在我:我将会怎样去做,因为有怎样的条件
通过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你就能像孙悟空一样,源源不断地获得菩提祖师的秘诀中“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的精气神。而在聚精会神之后,也就有了操之在我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