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的传播与影响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牛景丽著
出 版 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242000版次: 1页数: 297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1002992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宋初编纂的《太平广记》在小说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纪昀誉之为[小说家之渊海];鲁迅先生以为[盖不特稗说之渊海,且为文心之统计矣];浦江清先生亦曾说[《太平广记》的结集,可以作为小说吏上的分水岭]。
作者简介
牛景丽,女,汉族,1973年生于河北内邱。1995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并留校工作。1998年至2004年就读于南开大学文学院,相继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主要从事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在《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名作欣赏》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八篇。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太平广记》概述
第一节 《太平广记》的成书及其原因
一、《太平广记》的成书时间与释名
二、《太平广记》成书的政治原因
三、《太平广记》编纂的文化因素
四、小说自身的发展是《太平广记》结集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太平广记》概说
一、《太平广记》的编纂者
二、《太平广记》的引书
三、《太平广记》的分类编纂体例
四、《太平广记》的思想文化内容
第三节《太平广记》与宋前小说史
一、《太平广记》——宋前小说的总结
二、《太平广记》——宋前小说的保存
第二章《太平广记》的传播
第一节 《太平广记》在两宋的传播
一、《太平广记》在北宋的传播
二、南宋高宗时《太平广记》刊刻新证
三、《太平广记》在南宋的广泛传播
四、散见于两宋文献中的《太平广记》佚文辑考
第二节《太平广记》在金元、明谈刻本之前的传播
一、《太平广记》在金元的传播
二、《太平广记》在明谈刻本之前的传播
第三节《太平广记》的版本
一、宋本依稀
二、明谈恺刻本
三、明活字本与许自昌刻本
四、清黄晟刻本与《四库全书》本
五、民国时期版本
六、汪绍楹校点本
第四节 《太平广记》重刻后的盛行
一、文人的必备参考书
二、小说辑佚、编选的工具书
三、虚构与现实——从小说作品中的《太平广记》看其需求与传播
第三章《太平广记》对小说观念的影响
第一节《太平广记》对小说文体观念的影响
一、从说理到叙事——宋前小说观念的演变
二、从历史叙事到虚构叙事——《太平广记》与文言小说观的确立
三、《太平广记》对后世小说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太平广记》对小说地位的影响
一、宋前小说的地位
二、《太平广记》的功能与地位
三、《太平广记》对小说地位的改善
第三节 《太平广记》对小说分类的影响
……
第四章《太平广记》对小说创伤的影响(上)
第五章《太平广记》对小说创伤的影响(下)
第六章《太平广记》的传播与小说演进
结语
主要征引与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太平广记》概述
在中国小说史上,宋初编纂的《太平广记》具有重要的地位。纪昀誉之为“小说家之渊海”并不为过。浦江清先生曾说“《太平广记》的结集,可以作为小说史上的分水岭”。作为第一部官修的大型类书化小说总集,《太平广记》的出现自有其政治文化背景,同时也是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宋前小说的保存和传播上,《太平广记》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一节《太平广记》的成书及其原因
一、《太平广记》的成书时间与释名
北宋初期,大业既成,海内初治,武功歇而文治兴。宋太宗初年即开始下诏大修类书,有史实、典故一千卷名《太平御览》,野史小说五百卷名《太平广记》,诗文一千卷名《文苑英华》等。真宗继之以“历代群臣事迹”一千卷名《册府元龟》。后人称以上四部书为宋四大书。四大书中最先成书的就是《太平广记》。
据《宋会要》记载:“(太平)兴国二年三月诏昉等取野史小说集为五百卷,三年八月书成,号曰《太平广记》。六年诏令镂版。”又宋代学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小说家类”著录《太平广记》五百卷:“太平兴国二年,诏学士李昉、扈蒙等修《御览》,又取野史、传记、故事、小说撰集,明年书成,名《太平广记》。”由以上二则文献可知,《太平广记》是李昉、扈蒙等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奉旨修纂的小说集,于次年成书,历时约一年有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