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历程--从高技派建筑到高技生态的演进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理论,
作者: 刘云胜著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410000版次: 1页数: 343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210268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当今数字时代、生态时代对解决资源和环境危机在建筑发展方向上的一种积极、理性的探索研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征为研究的基础,建立了科学的、系统的生态建筑观及相应的宏观生态策略框架,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建立了中观层面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框架,指出当代生态技术与生态建筑的发展走向高技化、数字化的道路;系统地建立了高技术生态建筑的两大理论框——技术体系和研究体系的理论框架,积极倡导当代高技术生态建筑共生饿得理性主义哲学。
内容简介
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以数字时代、生态时代人类面临的严峻资源和环境危机为背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线,以建筑技术理念的生成发展为切入点,从哲学的高度深刻剖析了20世纪的哲学思潮以及技术的哲学本质、价值和技术文明,并系统地分析了技术观和发展观的两大走向以及对技术的多元批判,指出当代人类决不是简单地抛弃现代科技文明而回到原始洪荒时代,而是要促进科技的人性化以及科技、生态、社会和文化的谐调发展,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哲学思想上的基础。
其次,通过对高技派建筑(狭义的高技术建筑)的求本溯源,回顾了近现代建筑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及其影响,阐述了现代主义的技术理性思想及其美学观。根据技术哲学对技术的研究以及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相对应的三次建筑技术革命,将高技派建筑的发展界定为本原阶段、异化阶段、软化阶段和复归阶段共四个阶段,重点探讨了高技派建筑在异化阶段和软化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技术背景和人文背景,系统而详尽地剖析了高技派建筑在异化阶段和软化阶段的具体表现、本质特征和美学观,指出当代高技术与高技派建筑复归的道路——数字化、生态化趋势,为本文的研究建立了逻辑结构。
再次,以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征为研究的起点,概述了生态学的学科分支、研究方法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地分析了早期朴素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深刻地剖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性的绿色运动以后)“生态决定论”类型和“技术决定论”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对当代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在上述三项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系统的生态建筑观及其相应的宏观生态策略框架,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建立了中观层面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框架,认为生态建筑的普及与推广必须从“浅层”的技术和经济层面走向“深层”的价值和制度层面,指出当代生态技术与生态建筑的发展呈现出高技化、数字化趋势,为本文的研究建梅了理论平台。
最后,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在当代建筑领域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在当代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探讨了当代建筑在数字技术革命、生态技术革命中的演进,并进一步系统地分析了当代高技术生态建筑及多元化探索,前瞻性地指出在当代数字技术、生态技术和建筑科学技术融合的趋势下,数字时代、生态时代的数码建筑(数字建筑)、生态建筑和高技术建筑通过融合的技术手段走向了“三位一体”的融合道路,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高技术生态建筑的两大理论框架——技术体系和研究体系的理论框架。总结性地倡导并指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技术作为“一种拯救的力量”使得高技术生态建筑成为人类面对当今和未来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危机的一种积极、理性的探索,无疑是人类文明、科学技术与建筑进步的具体体现,必将成为当代和未来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作者简介
刘云胜,作者199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系;1999年获得武汉工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2000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同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作者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研究,并将国内外先进理论与技术广泛应用于设计实践中,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城市与生态建筑。
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加过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研究以及高校教材的编写,已完成几十项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作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社会的来临
1.1.1.1 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与信息技术
1.1.1.2 知识经济的崛起与经济全球化
1.1.1.3 社会生活方式的数字化与社会文化的全球化
1.1.1.4 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1.1.1.5 托夫勒对中国的三大预测和对世界的四大新预言
1.1.2 可持续发展依然是21世纪的主题
1.1.2.1 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和挑战
1.1.2.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
1.1.3 新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1.1.3.1 科学与技术
1.1.3.2 技术的特征与存在方式
1.1.3.3 第三次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1.1.3.4 当代的大科学与高技术趋势
1.2 研究动态
1.2.1 相关文献及理论综述——对信息时代、数字技术、高技术建筑的研究现状
1.2.2 相关文献及理论综述——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相关文献及理论综述——技术哲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3 研究的方法
2 建筑技术理念的生成发展与哲学思考
2.1 建筑技术理念的演进
2.1.1 原始时期
2.1.2 前工业时期
2.1.3 工业化时期
2.1.4 后工业化、信息化初期
2.1.5 信息化时期
2.2 哲学思考”
2.2.1 20世纪的哲学思潮
2.2.2 技术的哲学本质、价值和技术文明
2.2.3 异化与技术异化
2.2.4 技术观的两大走向
2.2.5 发展观的两大走向
2.2.6 对技术的多元批判
2.3 本章小结
3 “高技派”建筑与高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信息化、生态化趋势
3.1 “高技派”建筑与高技术建筑
3.2 “高技派”建筑的求本溯源
3.2.1 近现代建筑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及其影响
3.2.1.1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建筑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及其技术表现
3.2.1.2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建筑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及其技术表现
3.2.1.3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筑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及其影响
3.2.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筑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及其影响
3.2.2 现代主义的技术理性思想及其关学观
3.2.2.1 现代主义的技术理性思想
3.2.2.2 现代主义——被曲解的理性主义
3.2.2.3 现代主义的美学观——第一代机器美学(理性主义美学)
3.2.3 “高技派”的产生及其美学观
3.2.3.1 相关流派、理论对“高技派”诞生所产生的影响
3.2.3.2 “高技派”建筑的诞生——对现代主义的扬弃
3.2.3.3 “高技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设计思想
3.3 “高技派”建筑的异化、软化和复归
3.3.1 “高技派”建筑的异化
3.3.1.1 异化时期“高技派”建筑的具体表现
3.3.1.2 异化时期“高技派”建筑的特征——极端的理性主义
3.3.1.3 异化时期“高技派”建筑的美学观——第二代机器美学(极端理性主义美学)
3.3.2 “高技派”建筑的软化
3.3.2.1 技术软化及其社会背景
3.3.2.2 与两大走向的技术观相对应的美学观——高技术与高情感
3.3.2.3 “高技派”建筑的软化
3.3.2.4 软化时期“高技派”建筑的特征——软化的理性主义
3.3.2.5 软化时期“高技派”建筑的美学观——第三代机器美学(软化的理性主义美学)
3.3.3 “高技派”建筑的复归
3.3.3.1 数字时代高技术的复归道路——数字化、生态化趋势
3.3.3.2 数字时代“高技派”建筑复归的道路——数字化、生态化趋势
3.3.3.3 “高技派”建筑复归的目标——共生
3.4 本章小结
4生态建筑与生态技术的发展历程与高技化、数字化趋势
4.1 生态学及其基本原理
4.1.1 生态学的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
4.1.2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4.1.3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4.1.4 生态学的学科分支及研究方法
4.1.5 城市生态系统
4.2 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
4.2.1 具有原始生态倾向的传统民居原型
4.2.2 早期具有朴素生态倾向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实践
4.2.2.1 20世纪初以前的朴素生态思想和实践
4.2.2.2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朴素生态思想和实践
4.2.3 “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
4.2.3.1 与能量关联的、适应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
4.2.3.2 生物气候地方主义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和实践
4.2.4 “生态决定论”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
4.2.4.1 奈斯及深层生态学理论
4.2.4.2 舒马赫及中间技术观
4.2.4.3 西姆范德莱恩及法拉隆斯研究所
4.2.4.4 生物建筑运动及盖娅运动
4.2.5 “技术决定论”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
4.2.5.1 富勒及“少费多用”思想
4.2.5.2 威尔夫妇及自维持住宅理论与实践
4.2.5.3 以高技术为特征的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
4.3 系统的生态建筑观
4.3.1 系统的生态建筑观及其相应的宏观生态策略
4.3
4.3.1.4 生态建筑系统的资源可持续性
4.3.2 生态建筑及生态建筑技术
4.3.2.1 生态建筑的界定
4.3.2.2 生态建筑技术及其技术分层
4.4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实施的制度保障
4.4.1 生态建筑的中观设计原则
4.4.1.1 环境保护原则
4.4.1.2 资源持续利用原则
4.4.1.3 适应地域和气候原则
4.4.1.4 人性化、健康原则
4.4.2 生态建筑实施的制度保障
4.5 生态建筑与生态技术发展的高技化、数字化趋势
4.6 本章小结
5基于数字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高技术生态建筑
5.1 当代建筑在数字技术、生态技术革命中的演进
5.1.1 数字技术在当代建筑领域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
5.1.1.1 设计及决策阶段
5.1.1.2 施工建造阶段
5.1.1.3 使用和管理阶段
5.1.1.4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当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5.1.2 数字技术在当代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
5.1.2.1 生态建筑设计信息的获取和收集阶段
5.1.2.2 生态建筑设计信息的交流和传递阶段
5.1.2.3 生态建筑设计信息的分析和处理阶段
5.1.2.4 生态建筑设计实施的有效途径——CAM技术与CIBM技术
5.1.2.5 数字技术与生态技术走向融合对当代生态建筑设计与理论的影响
5.2 基于数字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高技术生态建筑及多元化探索
5.2.1 基于数字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高技术生态建筑及特性
5.2.1.1 基于数字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高技术生态建筑
5.2.1.2 基于数字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高技术生态建筑的特性
5.2.2 基于数字技术和生态技术的高技术生态建筑的多元化探索
5.2.2.1 融合多种技术思维的探索
5.2.2.2 积极采用被动式节约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的探索
5.2.2.3 通过高新技术达到低能耗、高资源效率、广适应性的探索
5.2.2.4 积极主动对可持续设计的探索
5.2.2.5 以“生物一气候”为主题的探索
5.2.2.6 以仿生建筑学为主题的探索
5.3 高技术生态建筑技术体系的理论框架
5.3.1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基本出发点与目标
5.3.2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微观设计原则与技术措施
5.3.2.1 策划及规划设计
5.3.2.2 建筑设计
5.3.3 智能化运行与管理
5.3.3.1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自觉应变能力
5.3.3.2 高技术生态建筑自觉应变系统的基本构成与特征
5.3.3.3 典型个案分析
5.4 高技术生态建筑研究体系的理论框架
5.4.1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哲学观(共生的理性主义哲学)
5.4.2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技术观
5.4.3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环境观
5.4.4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文化观
5.4.5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美学观(共生的理性主义美学)
5.4.6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伦理观
5.4.7 高技术生态建筑的时代观
5.4.8 认同的力量——当代高技术生态建筑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索引
致谢
书摘插图
1 绪论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本世纪的主题,尽管国内国际把21世纪称为生态世纪,然而我们正加速向‘信息社会’迈进,‘数字经济’、‘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口号已不绝于耳,它标志着生产力极大提高,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法,但并不是文明进步的全部含义……”——吴良镛
1.1研究背景
1.1.1信息社会的来临
始于20世纪中叶的信息1革命来势迅猛,从它诞生之日起,已经显示出比工业革命更深远、更强大的威力;20世纪80年代国际互联网给全世界带来更大的冲击,使这一浪潮像一场风暴再一次迅猛地席卷了全球。纵观人类历史长河,这次变革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人类所不曾经历的,它对整个社会影响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浪潮的影响更为迅猛与深远。从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Toffler)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中我们看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掀起过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第一次是由“农业革命”开始的“农业文明浪潮”,历时数千年;第二次是由“工业革命”开始的“工业文明浪潮”,历时不过三百余年;第三次是正在进行中的“信息革命”3形成新的文明——“信息文明浪潮”,预计几十年即可完成。这次革命是由信息技术的迅速变革而引起的,并正加速进行着不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深刻地改变着人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和物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