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合金技术与应用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化学工业,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
作者: 杨伟,刘正英,杨鸣波编著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380000版次: 1页数: 305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124673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在简要介绍聚碳酸酯结构性能关系与共混改性原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聚碳酸酯与ABs、聚苯乙烯、聚烯烃、聚酯及其它聚合物的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聚碳酸酯及其合金进行增容、增强、阻燃处理的方法、技术进展,合金的应用和成型加工。本书内容全面、翔实,理论性与实践性俱佳,可供从事聚碳酸酯共混改性的科研技术人员等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概述
1.1.1光气界面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
1.1.2熔融酯交换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
1.1.3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
1.1.4聚碳酸酯合成新工艺
1.2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应用
1.2.1国内外聚碳酸酯的生产
1.2.2聚碳酸酯的应用
1.2.3聚碳酸酯市场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2章聚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
2.1聚碳酸酯的结构
2.2聚碳酸酯的性能
2.2.1力学性能
2.2.2电性能
2.2.3耐化学试剂和耐腐蚀性能
2.2.4热性能
2.2.5耐老化和燃烧性能
2.2.6光学性能
2.2.7相容性
2.2.8流动性
2.2.9耐磨性
2.3聚碳酸酯改性的目的、途径和主要品种
参考文献
第3章聚碳酸酯共混改性原理
3.1概述
3.2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
3.3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3.3.1相容性的概念
3.3.2相容性的理论基础
3.3.3相容性的判别
3.3.4改善相容性的途径
3.4聚合物共混物的相界面
3.5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发展演化
3.5.1聚合物共混物相形态的基本问题
3.5.2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3.5.3聚合物共混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形态演变
3.6聚合物的填充改性
3.6.1填充改性粒子的类型与作用
3.6.2无机刚性粒子的增韧机理
3.6.3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第4章聚碳酸酯合金
4.1PC/ABS合金
4.1.1PC/ABS合金的形态结构
4.1.2PC/ABS合金的性能
4.1.3PC/ABS合金的增容
……
第5章聚碳酸酯及其合金的增强改性
第6章聚碳酸酯及其合金
第7章聚碳酸酯及其合金的成型加工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绪论
1.1概述
1.1.3 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
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也称为非光气熔融法。该工艺于1993年研究成功,并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它采用碳酸二苯酯作为羰基化剂,用氧气和一氧化碳使甲醇氧化羰基化生产碳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与醋酸苯酯交换生成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苯酯在熔融状态下与双酚A进行酯交换,缩聚生成聚碳酸酯。副产物醋酸甲酯裂解转化为甲醇和乙烯酮。甲醇回收后用于合成碳酸二甲酯,乙烯酮与苯酚反应生成醋酸苯酯,可循环使用。这种非光气熔融法工艺无副产物,基本无污染,特别是避免了使用剧毒化学物质——光气。
非光气熔融法工艺为“绿色工艺”,具有全封闭、无副产物、基本无污染等特点,从根本上摆脱了有毒原料光气,而且碳酸二苯酯的纯度进一步提高,对聚合更有利,是聚碳酸酯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预计在未来聚碳酸酯生产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在反应条件下聚合物倾向于重排,并生成支链芳基酮。当支链芳基酮在PC内的质量分数达到0.25%~0.3%时,会导致产品的流变性能变差。GE公司的最近研究发现,用亚硫酸盐代替碱性金属氢氧化物作为聚合催化剂,可明显减少支链芳基酮的含量。
目前,各大公司均在对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氧化羰基化法合成聚碳酸酯进行深入研究。
苯酚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苯酯,是直接用苯酚与CO及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羰基化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这种方法是碳酸二苯酯合成技术的发展方向。该反应的工艺条件要求较高,必须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的关键在于选择高活性催化剂。该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碱土金属化合物和过渡金属化合物两大类。尽管在催化剂、工艺条件等技术问题上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技术将实现工业化。
双酚A氧化羰基化法合成聚碳酸酯以双酚A为原料,选择第ⅧB族金属或其化合物为主催化剂,配合无机(如se、co等)和有机(如三联吡啶、醌等)助催化剂,并加入提高选择性的有机稀释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入CO和O2进行羰基化反应制得PC。
非光气法聚合技术依赖于碳酸二苯酯(DCP)与双酚A的反酯化。虽然各公司的反酯化技术有不同的工程设计,但大体上相似,重要的区别在于采用不同方法制取碳酸二苯酯和碳酸二苯酯前躯体。日本的旭化成、三菱瓦斯、三菱化学,以及德国的。Bayer等公司,正在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