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谢志余,刘培友主编
出 版 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2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1805957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的论文集,内容涵盖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理念和实践、教材建设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现代制造技术教学心得、职业教育的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研究、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的探讨、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教学设备的配置及管理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工程训练基地建设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工程训练基地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实践范本,还可供高等学校教学和实验(实习)管理部门使用。
目录
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研究
在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过程中提升工程实践教学质量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
开放性工程训练基地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实践教学
谈工学结合模式的生产型实习基地建设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建设好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联合共建训练实习基地探索与实践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实践的思考
创建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的几点思考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林院校创建工程训练中心的探索
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
工程训练基地建设问题探讨
课程建设
高校工程训练课程体系设立的研究和实践
构建工程训练的教学体系
强化内涵建设,创建一流的工程训练中心
践行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
建设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
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训练中心软环境建设和探索
华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抓好工程训练中心软件建设提高技术训练实效
基于实例的CAD/CAM设计性、综合性实习的建设
一种全新的化工管道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和模式
精密测量在金工实习中的应用
教学改革
学分制下工程训练编排利用率的探讨
改革工程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工程训练内涵建设中金工实习改革的思考
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探讨
关于高校工科类学生数控工程训练的研究
钳工教学改革初探
机械学科本科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研究型机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非工科学生制造技术基础实习的思考
机械专业金工实习的分析与改进
浅谈地方性大学工程实践中心的发展思路
工程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
工程训练中心的功能定位及实践
教学方法
金工实习教学中机械加工综合实训的改革与探索
抓住学生心理搞好实践教学
高精密零件数控加工工程训练方法研究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新的教学目标
……
创新教育
数控技术
特种加工
软件应用
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
金工科技
其他
书摘插图
基地建设
在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过程中提升工程实践教学质量
1 引言
我校现代工业训练中心于2006年12月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综合性工程类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该中心包含了工程实训、机械、电气电子、汽车、航空、城市轨道等工程训练,涵盖了全校近90%的专业和95%的学生。建设好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是提高我校工程实践教学质量,形成特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紧密依托上海支柱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
2工程实训中心在我校的地位和作用
工程实训中心是我校基础实践教学基地,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中心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各类设备总资产1800余万元,专任教师12人,专职实验、实训人员36人,2007年,中心完成金工和电工实验、实训50万人时数。
工程实训中心每年除承担全校机类、近机类和非机类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全校电类、非电类学生的“电工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外,还承担全校95%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训(含车、钳、刨、铣、焊、铸)和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含数车、数铣、数控加工中心和电火花加工),受训学生达4300人,2007年完成了38万人时数的实践教学工作量。承担全校30%学生的电工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和实习(不含课内实验),受训人数达1300余人,2007年完成了12万人时数的实践教学工作量。工程实训中心已成为全校最大的工程基础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在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过程中的
体会
我校作为教学型的地方高等院校,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两手都过得硬的学生,才能降低企业的使用成本,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工程实训中心作为培养学生面向产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基地,在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过程中,有以下三点体会。
3.1全面开放实验室,确保学生的实践教学
随着学分制教学的普遍推广,以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的模式已被彻底打破,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尽管学校作出了把学生每天的实验和实习集中统一安排在理论课相对较少的下午3点到晚上8点半时间段进行,但还是会涉及部分选修、重修的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内的出勤率,而且随着受训学生量的增加,这部分学生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为保证这部分学生实践学分的完成,中心推出并实行全部实验、实习环节对学生全天候的全面开放措施,甚至可以将以天数计算学生实习时间的方法改为以小时累积折算成天数的方法来计算学生的实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