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王甫银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48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009678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自建立以来,在公务人员的录用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近20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实践,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已经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进一步增加了选人的透明度和程序的公正性,将选人置于社会、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从机制和制度上防止了选人中的不正之风,为有志青年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考公务员”就是“考关系”的心理误区逐步消除,“公务员报考热”成为社会热点。对于应试者来说,精心准备,在笔试和面试的合并计分中取得所报考职位的优异成绩,是能够被录用的唯一选择。
本书的编写力求反应公务员录用考试“能力”测试的特点,在帮助应试者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应试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它由“王甫银团队”根据多年辅导经验,面向应试者实际需求,并在充分分析当前市面上各类辅导书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公务员考试特点精心编写的。其内容全面涵盖中央、国家机关和相关地方试题,且提供了各种类型训练试题,明确答题要求、答题思路并进行了详细解析。 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数量关系
第一节 数字推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五)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六)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七)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九)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十)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十一)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二节 数学运算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十)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十一)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二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 选词填空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3年中央B类试题及解析
(二)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五)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六)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七)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二节 语句表达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二)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三)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第三节 片段阅读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四)2004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五)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六)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七)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九)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十)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十一)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十二)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四节 文章阅读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2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二)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三)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四)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第三章 判断推理
第一节 图形推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十)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十一)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二节 定义判断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2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二)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三)2004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四)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五)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六)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七)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八)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九)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十)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十一)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三节 类比推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四)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五)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六)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四节 逻辑判断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十)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十一)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五节 事件排序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二)2005年北京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考试题及解析
(三)2006年北京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考试题及解析
(四)2006年北京市面向社会招考试题及解析
(五)2007年北京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考试题及解析
(六)2007年北京市面向社会招考试题及解析
第六节 机械推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二)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第四章 常识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十)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十一)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第五章 资料分析
一、试题特点及题量分析
二、出题方式
三、解题技巧及备考策略
四、历年试题训练与解析
(一)2000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二)2001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三)2002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四)2003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五)2004年中央试题(AB类)及解析
(六)2005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七)2006年中央试题(一二类)及解析
(八)2007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九)2008年中央试题及解析
(十)2007年浙江省试题及解析
(十一)2007年上海市试题及解析
(十二)2007年湖南省试题及解析
(十三)2008年黑龙江省试题及解析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该项测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和测验,还是一种基本能力的测验,测查考生的个体抽象思维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务员在工作中必将面临需要快速、准确处理大量信息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