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审美意识的酝酿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美学,
作者: 陈立群著
出 版 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12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60313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就包括了三条基本的线索:天人观念的变迁,审美意识的变迁,天人观念之变与审美意识之变的关联。前两条线索是纵向的,后一条是横向的。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还未将自身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他没有“天”、“人”的观念,世界在他眼中是混沌的整体。这时候,他体会自身的存在为与其他生物相连的“整体性”的生命。这种“生命体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维模式。
作者简介
陈立群,女,广西天峨人,1972年生。1993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97年赴陕西师范大学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2003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曾在《复旦学报》、《当代文坛》、《文艺评论》、《社会科学家》、《云南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先秦审美意识的多元酝酿》、《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等多篇文章,并参与导师王振复先生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史”的编写工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混沌的世界
一、混沌的整体
二、本原的世界
三、巫文化与“天人合一”的雏形
第二章 “力”的对峙与“人”的现身
第一节 “帝”与“且(祖)”
一、自然力的化身——“帝”
二、生殖力的对抗——“且”(祖)
第二节天与人
一、“生”的珍重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分离”
第三章 “命”的授受与主体的获得
第一节天命与德行
一、从“帝”到“天”
二、“命”的授受
三、“德”的抉择
第二节主体的获得
一、主体的树立
二、“善”对“美”的给予
第四章 “道”的歧出与人的可能的绽放
第一节 “天”“人”殊途
一、“天”与“人”的乖离
二、“天道”与“人道”的分岔
三、“天道”对“人道”的拓展
第二节 “道”的歧出
一、“道”的由来
二、春秋末至战国前期各家的“道”
三、人之可能的绽放与支离
第三节 “天”与“道”
一、“天”的多义
二、生命之“道”
第四节人格之美
一、“气”、“性”、“情”——感性的丰富
二、人格理想的树立与多样化
第五章 “心”的和合与“人”的解放
第一节 “尽心”与“心斋”
一、“心”主题的现身
二、从“尽心”到“知天”
三、“心斋”与“以天合天”
第二节人的解放
一、自由之境的敞开
二、“心”的蜕化与精神的解放
三、“气”的升华与感性形式的剥离
第六章 “理”的定一与感性的再追求
第一节 “群”的人与“定”的理
一、“群”的人
二、“定”的“理”
第二节感性生命的社会化
一、生命的社会化
二、普遍的形式与公共的感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混沌的世界
一、混沌的整体
在人类文化的初始,人是没有“天”的意识,也没有“人”的意识的。这时候,原始人还未将自身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他没有对自身与对外界的区别概念。在他的心目中,自身与外界是一个整体的存在。
原始时期人的思想意识的这一特性,自19世纪后期人们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开始,就已受到人们的注目。弗雷泽的交感巫术与联想巫术理论、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列维一布留尔的“互渗律”理论,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现原始意识的这种混沌的整体的特性。
在原始人的文化意识中,所谓其个人存在是与他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浑然不分的。他所居住的地区、他赖以猎食的森林沼泽、他从事采集活动的丘陵溪涧、他头上的星星、月亮、太阳,等等,都是他存在的一部分。它们影响着他的生活,诱发他身体的寒热疾病,造就他的生理规律,给予他食物收获或挫折;他也影响着它们,带来树叶的摇落、云雾的遮蔽、河道的更改,等等。后代学者在原始人中所发现的对日月、山川与树木等等自然物的崇拜,就其本质而言,实乃原始人这种与自然共生的意识的反映。在原始人眼里,这些自然物并不是一个个客观独立的物,而是种种作用于他、与他相互影响的“力”。这种“力”,实即泰勒所说的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中所谓的“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