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有效教育的十年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中国教育 ,
作者: 张人利著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45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720921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总结了阐述了一所地区教育学院的改革与崛起,一个课改实验基地的创建与辐射,一所典型薄弱学校的转变与示范。
谨以此书纪念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庆五十周年暨静教院承办附校十周年。
内容简介
纵观这十年,张人利同志与他领导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所推进的改革,涉及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教学、德育、教师与评价等方面。
在课程方面,他提出了“按学生的最佳发展期设置课程”,对他人不敢去动的“主课”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这对今天已成热门话题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来说,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教学方面,他对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进行了创新,以“过程与方法”的优化寻求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真正把学生的有效学习放到了教学改革的核心位置。
在德育方面,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统一的新德育课程并付诸实践,使德育课成为学生欢迎的课。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他一方面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校本研修的组织和形式,使之成为一种学校文化,另一方面努力促进教育学院功能的提升,以研训一体等走向精致化的教师研修,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了专业的支持。
在教育评价方面,他提出了绿色评价的概念,努力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科学发展的动力。
本书汇集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江苏省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学习方式、重建课堂教学、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评价制度、创新课程管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走向校本发展和建设课程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认识和推进策略,介绍了有借鉴意义的学校典型经验,突出了地域特色,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
作者简介
张人利,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兼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上海市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区、县教育学院院长协作会会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主持多项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教育科研课题,并获上海市教委颁发的多项教科研成果奖。2004年,被《上海教育》杂志评为“年度人物”;2005年,被上海《新闻午报》和上海市德育研究协会评为“上海市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年度人物”。主编出版了《作为与地位》、《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的研究》等书籍;在全国多种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内容涉及教师教育、课堂教学、学校德育、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等领域。
目录
总起篇
一、定位:地区教育学院破冰前行
二、改变薄弱学校:创建教育学院实验基地
三、寻求答案,反哺社会
第一篇 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按最佳发展期设课”
1.探寻课程设置的最佳发展期
2.两个“重心”移位
二、我的课程我来选
1.校本课程在最佳发展期教育理念下的活力
2.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校本课程改革的重要两极
三、让课程整合发挥力量
1.课程设置中的3>1+1+1
2.学校心理辅导课应该由谁上
3.英语学习的大课堂
四、优质课程资源的放大
1.以合作伙伴结成学校间战略合作同盟
2.以资源共享促进区教育学院功能提升
五、强化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1.中小学校长强化课程领导力的呼唤——学校发展不可绕过的坎
2.校长课程领导力內涵的解读——走向成熟的校长专业发展
3.魅力与活力在创意中生成——课程领导力经受课程改革深入实践的持久考验
第二篇 教学改革的提升
一、挑战校长的教学指导力
1.实施课堂教学指导
2.提倡“以学论教”
3.从最近发展区出发
二、“创最近发展区施教”
1.贴近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
2.研究学生学习的发展区域
3.追求学生学习发展区域的质量
三、凸显“过程与方法”
1.课程教学改革重要的目标维度——三维目标的纽带
2.问题问在最近发展区——激励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提升
……
第三篇 新德育的实践
第四篇 教师研修的发展
第五篇 教育评价的改革
第六篇 区域师训资源的辐射
附录
后记
书摘插图
总起篇
一、定位:地区教育学院破冰前行
摆脱方向性定位的尴尬与困境——开启地区教育学院走向光明的破冰之旅
十年前,随着大规模的教师学历补偿性教育任务的逐步完成,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文件,决定取消地区级教育学院大专建制。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各区县教育学院的去留便成为教育系统内部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由于上海各区县教育学院的上级业务部门——上海教育学院当时已经并人华东师范大学,因而本市一些区教育学院也开始各自采取行动:有的积极申请本科学历教育资格;有的与业余大学合并成为社区学院;有的则一分为三,或转移或留守。当时,各区县教育学院处于混乱、彷徨、忧虑之中。
地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风雨飘摇,其内设的区县教研室、科研室、培训部等部门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存在的价值、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受到来自诸多方面人士,尤其是高校专家的怀疑:“说教育理论,你们比不上师范大学;说教学实践,你们比不过中小学教师。你们真正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上海有这么多高校,不但师范大学愿意搞中小学教师培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都愿意。你们的计算机培训比得过上海交通大学吗?你们的外语培训比得过上海外国语大学吗?”换言之,你们有存在的必要吗?
面对来自诸多方面的责难和怀疑,所有在地区教育学院工作的领导、教师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感到学院的地位、作用、生存空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学院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和迷惘。
失去了前进的目标,静教院一些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现状让人揪心。
个别教研员到基层听课,一进教室就打瞌睡,下课铃一响就醒了,醒来第一句话便是:“食堂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