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缘政治研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
作者: 郭渊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30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1129027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作者提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持续开放的市场经济建设,为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准备了经济上的条件。目前国际格局与国际关系的缓和,为各方协商对话提供了舞台,为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创造了政治条件。东亚地缘政治单位的不断整合,主要国家就南海问题和平解决达成一致意见,这为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政治基础。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和平协商的途径逐渐获得和解,也就是说南海地缘政治环境的改善能为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加深奠定基础,准备条件。这些观点立论正确,言之有据,文字简洁,行文流畅,读来轻松。
内容简介
本书在运用地缘政治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南海地缘政治环境以及形成的原因,叙述南海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过程及中国对南海救益酶捍卫,评析美日南海地缘政策的内容、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对南海格局的影响,描述周边各国所制定或通过的国内法或政令等有关内容,阐述各国单方面海域划界行为的消极影响,探讨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地缘战略及其现实意义,并对解决南海问题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郭渊,1971年生于吉林省松原市。1995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专门史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长期从事国际法和中国边疆史、中外关系史、区域文化史研究。
目录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地缘政治辨析
一、地缘政治概念
二、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地缘政治的思维取向
四、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南海地缘政治环境及其影响和作用
一、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政治环境状况
二、南海地缘政治环境状况
三、南海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四、透析南海地缘政治环境形成的诱因
第三章 区域内外国家与南海地缘政治格局
一、南海地缘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
二、南海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及中国对南海权益的捍卫
三、周边国家与南海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及其评析
四、区域外大国的南海政策及其对南海格局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周边国家与南海地缘政治秩序
一、南海地缘政治秩序形成的原因
二、南海地缘政治秩序的变迁与中国对南海秩序化的努力
三、中国的海洋法制建设与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四、南海周边各国的海洋法律法规及对南海地缘秩序的影响
五、对建设南海秩序的思考
第五章 中国南海地缘战略思考
一、历史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二、主要原则
三、对策和举措
四、战略思考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地缘政治辨析
本章主要对地缘政治概念、理论的发展脉络、思想取向、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阐述,为研究南海问题作理论上的铺垫。
一、地缘政治概念
“地缘政治”概念本身充满着争议,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的定义一直没有形成共识,其弹论学说大致说来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种:第一,以战略学派为代表,认为地缘政治学是以地缘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理因素对政治现象和重大政治问题的制约性,突出了地理和政治之问的关系,即认为地缘政治是“复杂的国际关系在地理空问中的表现”。《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认为,“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缘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定有相当的影响。”英国地理学家D•森认为,“地缘政治学的学科范围比政治地理学要广得多,它也包括了陆、海、空战略和全球战略的研究”,“地缘政治学具有一种双重功能,它分析并解释一个国家的国内形势和作为其背景的全球形势,以此为基础而提出的国内和国际政策。”日本学者福岛康人认为,“地缘政治学是与地理条件结合起来考虑的‘国家战略理论’。”中国学者沈伟烈认为,地缘战略格局“是由一定地域形成,借助地图表现出来的世界主要战略力量与各国政治状况的分布,以及它们所统治或控制范围的一种空间结构。这种地理空间结构的地理图,称为世界政治(战略)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