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王云多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186000版次: 1页数: 231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29080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在综合运用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个人问卷调查和统计年鉴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教育水平对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将人力资本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扩展了人力资源收入函数模型,为中国教育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作者简介
王云多,男,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人,1976年12月出生,经济学博士,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2009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教育水平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两大理论基石和假说
第一节能力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二节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二章人力资本收入函数修正及实证分析
第一节调查数据的说明及统计
第二节人力资本收入函数修正的必要性
第三节人力资本收入函数的扩展
第四节人力资本收入函数的非线性检验
第五节含有能力测定工具变量的收入函数研究
第六节内生教育收入函数分析
第三章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一节地区、行业、性别因素对个人 教育收益率的影响
第二节不同教育水平教育收益率分析
第三节低收入群体教育水平提高的收入效应分析
第四章教育水平对收入分配变动趋势的影响
第一节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收益率变动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二节教育水平对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第三节教育水平与个人收入分配间倒U型关系的解析
第五章教育水平影响个人收入分配变动趋势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教育水平对收入分配结构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教育资本产权与个人收入分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教育水平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两大理论基石和假说
第一节 能力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能力理论是最古老的一个涉及收人分配的理论。该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凯尔恩的非竞争组织理论。非竞争组织理论认为非竞争组织是由社会、法律、遗传能力和其他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所造成的。该理论支持了高尔顿和一些其他学者得出的有关能力和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论断。高尔顿是最早将收入分配与个人能力分布联系起来的学者。在分析人体构造时,高尔顿指出人体的构造服从正态分布,并得出个人的能力也服从正态分布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高尔顿得出个人的收入也应该服从正态分布的结论。可是这一结论没有获得统计数据的证明,帕累托的经验发现驳斥了这一结论。与高尔顿的研究结论不同,帕累托的研究推翻了收入分布的正态性,其研究结果反映出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收入的正偏态分布。按照帕累托的理论,收入分配不是正态分布,而是对数正态和正偏态分布,这意味着存在分配不平等。此后,经济学家一直忙于调和、解释能力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差异,他们的研究已经成为许多理论的基础。
可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几乎忘却了收入不平等的能力基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个人收入分配被庇古和凯恩斯等剑桥学派经济学家关注,庇古设想观测到的能力分布和收入分布之间的差异是由于继承财产的偏态分布和非竞争组织的存在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