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21世纪财经类)

分類: 图书,旅游,旅游理论与实务 ,旅游学理论,
作者: 魏敏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489000版次: 1页数: 300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34159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总结自己20年来从事旅游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工作经验,认真分析国际国内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积极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旅游教育工作方面所取得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编著了本教材。 全书坚持了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原则,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本书以旅游企业的工作需求为依据,引入了大量实训案例分析,突出了实践教学体系。这对探索和建立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教育与培训机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目录
上篇 旅游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社会属性
第三节 旅游的要素、特征与类型构成
第四节 旅游学研究的内涵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古代旅游的产生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的发展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三章 旅游者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第二节 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四章 旅游资源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五章 技能训练
下篇 旅游业
第六章 旅游业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业概述
第二节 旅行社
第三节 旅游区
第四节 旅游饭店
第五节 旅游交通
第六节 旅游电子商务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七章 旅游产品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产品概述
第二节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
第三节 旅游产品开发
第四节 旅游产品促销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八章 旅游市场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市场概述
第二节 旅游市场细分
第三节 国际旅游市场
第四节 中国旅游市场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九章 旅游效应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效应
第二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效应
第四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十章 旅游组织与旅游产业政策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组织
第二节 旅游产业政策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十一章 旅游发展的模式与趋势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节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个案分析】
【关键名词】
【讨论与思考】
第十二章 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上篇 旅游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从人类早期的旅行发展而来的,起源非常久远。从全球历史考察来看,腓尼基人、中国人和印度人可能是最早的旅游者。大约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他们就到处周游进行贸易交往。由于人类早期的旅行主要是出于经商和贸易的需要,旅行目的和内容单一,旅行人数规模和范围有限,社会影响也较小,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旅行”一词没有明确的科学概念的界定,只是作为一个日常用语。在我国古代,“旅”和“游”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古书日:“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旅。”而“游”即遨游、游览。《礼记后记》中有“息焉游焉”语,此外,还有“闲暇无事谓之游”。可见“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是“旅行”和“游览”两种活动的有机统一。
在中国,“旅游”一词始见于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悲哉行》一诗中:“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20世纪70年代以前很少用到“旅游”一词,常见的是“旅行”。与“旅游”意义相似的还有“观光”一词,远在3000年前《易经》一书“观”卦中就有“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句子。观光,即观看、考察。目前,我国台湾地区及受汉文化影响的13本、韩国都在文献中使用“观光”一词。
在西方国家,“Tourism”一词最早出现在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用于指因消遣目的而离家外出的旅行和逗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