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最新版)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陈亚明主编
出 版 社: 宁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3页数: 18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60246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的方式,已越来越引起老师、学校和教研部门的重视。“说课”,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集体备课活动可以说是说课的雏形,现在已日趋完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研究,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科教学的积极性。它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和造就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们深知,随着“说课”活动的有效开展,随着“自主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研修的实质呈现;必将出现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的课堂教学 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必将展现一批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我们也期待着本书能为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说课
第一节说课的意义
一、什么是“说课”
二、“说课”的特点
三、“说课”的作用
第二节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一、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二、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第三节说课的分类
一、按表述的时间分
二、按用途来分
第二章怎样说课
第一节“说课”说什么
一、课前“说课”说什么
二、课后“说课”说什么
三、主题式说课说什么
第二节怎样说好“课”
一、说课的原则
二、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三、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说课活动的组织
一、说课活动的形式
二、组织说课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说课的评价
第一节说课评价的原则
第二节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一、评价的内容
二、评价的形式
第三节评价的要求与标准
一、评价的等级标准
二、评价的量化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小学数学说课实践
第一节 “数与代数”的说课
【案例1】《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案例2】《认识整时》说课稿
【案例3】《找规律》说课稿
【案例4】《5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案例5】《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说课稿
【案例6】《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案例7】《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案例8】《吨的认识》说课稿
【案例9】《年、月、日》说课稿
【案例10】《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第二节“空问与图形”的说课
【案例1】《厘米的认识》说课稿
【案例2】《美丽的对称图形》课后说课稿
【案例3】《镜面对称》说课稿
【案例4】《观察物体》说课稿
【案例5】《锐角、直角、钝角》说课稿
【案例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
【案例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案例8】《设计纸箱》课后说课稿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的说课
【案例1】《分类一》(单一标准)说课稿
【案例2】《分类》说课稿
【案例3】分类《练习课)》说课稿
【案例4】《统计(一)》说课稿
【案例5】《平均分》课后说课稿
【案例6】《可能性》说课稿
第四节 “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的说课
【案例1】《与8、7、6加几相对应的用数学》说课稿
【案例2】《用数学》说课稿
【案例3】《看一看摆一摆》说课稿
【案例4】《重叠问题》说课稿
【案例5】《解决问题》说课稿
【案例6】《烙饼的学问》说课稿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什么是说课
随着对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日益重视,随着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需求.以及如何表达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如何呈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如何开展教学业务的沟通与交流,这就需要一种省时、方便、有效的教学研讨与交流方式,“说课”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要求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研究模式。
其实,“说课”的产生可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教师进修机构举办的“教材分析”培训和学校、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已经蕴涵了“说课”的雏形,只不过这样的“说课”涉及的内容及其研究往往是经验型的,而且往往落在少数教研人员或极少数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身上。这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在当时大面积推广教学技能技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广大教师长期处于接受者的角色地位,评课后自我表达的机会缺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为此,人们也在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研究方式,说课活动逐渐在听课、评课活动中发展形成起来,成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据记载,说课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它既不同于讲课,也不同于评课;既异于备课,也异于试讲。说课,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现在,说课活动已经在教学研究、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教师比武等许多方面广泛运用。实践证明,说课活动能有效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探索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它也是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培养和造就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由于“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求,“说课”活动得到了蓬勃地发展,也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为什么“说课”如此深受教师欢迎,如此引起广大教研人员的重视?“说课”活动的价值何在?由此引起我们思考:什么是“说课”?“说课”应说哪些内容?有什么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又有什么特点?怎样来评价你的“说课”?标准又是什么?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