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万安培著
出 版 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26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18407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美女=靓女+才女+名女
酣然步入历史画卷,醉闻女人香,悉心品味美女神韵,魂牵佳人情。
这套书大体上可以算作中国美女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首先是妇女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我希望作者能以此为基,为我们奉献更多更好的美女文化大餐。
——国学大师文怀沙
每一位美女都曾经是漫长历史中光亮一时的独特风景,令后人咀嚼不尽。
——著名作家陈忠实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以风、骚为代表。我们引为骄傲的经典,一日《诗经》;一日《楚辞》。《诗经》开章第一篇就是歌颂淑女的《关雎》。“窈窕淑女”是既美丽又善良的女人——应该看到只有善良才是女人的核心。“君子好逑”者,以此!至于楚韵,最高贵者是对美人芳草的咏叹!
或问,美人与佳人有何区别?答日:美人爱的是英雄,先决条件是身体茁壮。如果病病歪歪、困顿欠振者,必不被美人垂青。虞美人之爱楚霸王,端赖“力能扛鼎”——浪漫主义的语言谓之“力拔山兮”。明显指出英雄具有非同凡人的体魄!佳人与美人异趋,所侧重者乃是男方的头脑。佳人情之所钟为才子,至于才子的健康标准好像降为次要条件了。
本套丛书以中国女性为主题,通过美女身后的历史透视,感触厚重的美女文化,品味中华美女之神韵。本书通过中国上下5000年500多位美女的全景式描述,探询她们的心境和灵魂,堪称中国历代美女之列传。全书以正史和民间传说为依托,富有创意地提出历代美女评价的规范标准、领军人物、古代十大美女预选和正选。女性是历史的承载者,评说美女必须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书中对美女的评价公允而客观。
作者简介
万安培,祖籍湖北江陵,生于1957年中元节。博士、教授。有17年高校教学与研究经历和10年银行从业经历。现为民建中央委员、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发展银行昆明分行行长。醉心文史、热爱倾诉,梦萦美女。主要文学作品有:《去远方》(1984)、《中国历代美人计》(1992)、《还钱奇情录》(1997)、《玉玺传奇》(1998)《飞碟奇缘》(1999)、《好日子》(2002)、《黑匣子》(2004)、《月光下的城堡》(月光三部之一、2006)等。
目录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代序)
美女:我的追求(自序)
第一章 中国古代美女文化的时代变迁
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
一、中国古代美女的界定
二、文人骚客眼中的理想美女标准
三、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
第二节 中西美女评价的比较分析
一、“窈窕淑女”:中国传统的美女观
二、西方审美文化的纵向考察
三、丰乳与缠足:各具特色的中西审美文化
第二章 远古时代传说中的美女
女娲:中华民族的人文祖母
嫘祖:养天虫泽被天下苍生
素女:远古时代的性爱女神
简狄:吞鸟蛋而怀孕的美女
俄皇/女英:漫婉多情的潇湘妃子
涂山娇:等你等得心儿碎
西王母:爱开生日PT的超级富婆
麻姑:美少女知恩图报
九天玄女:怀揣天书乐助人
瑶姬:古代中国的“爱与美”女神
嫦娥:中国第一飞天女
玄妻:中国最早的黑珍珠
宓妃:古代文学中形象最美的女子
女歧:性欲超强的九子魔母
第三章 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代的美女
妹喜:惊鸿一瞥人断肠
妇好:上古最早的女将军
妲己:超凡出尘的千年狐精
褒姒:冷美人一笑倾国
庄姜:中国古代美女图的范本
宣姜:上错花娇嫁错郎
文姜:古老东方的“埃及艳后”
田倩:中国古代第一名妓
息妫:千古艰难唯一死
骊姬:戎必以女戎胜晋
樊姬:众妾夸兮继嗣多
夏姬:得到我必须付出代价
西施:浣纱王后体透香
第四章 秦朝至西汉时期的美女
第一节 秦时美女
赵姬:从邯郸歌伎到秦国皇后
宓辛:战国末秦国第一美女
孟姜女:情到深处天地动
第二节 西汉时期的美女
虞姬:充满野性美的性感尤物
戚夫人:从高祖宠妃到永巷人彘
卓文君:为爱情而私奔的风流才女
刘细君: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卫子夫:清雅脱俗的“荷花仙子”
李妍:倾城倾国的北方佳人
赵钩弋:手握玉钩的传奇美女
王昭君:唯留青冢在人间
班姨妤:莫道君恩长不休
赵飞燕/赵合德:汉代最美艳动人的姐妹花
附:
中国历代美女知识大赛测试题(1)
中国历代美女知识大赛测试题(2)
中国历代美女知识大赛测试题(3)
中国历代美女知识大赛测试题(4)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中国古代美女文化的时代变迁
何谓美女?
用现代人通俗的话讲,美女,不就是漂亮好看的“美眉”么?
可要认真考究起来,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何以为美,何以为丑,换言之对美的认识,牵涉到复杂的时代变迁、民族文化差异、时尚、个人志趣和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等等。美女的评价与上述诸要素密切相关。
民族特色与文化差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层次,所表达的美的内涵往往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差距甚远。缅甸布岛族的妇女以长脖子为美,她们用金属圈套在脖子上使脖子变长,一旦去掉这些金属圈,颈椎骨就会因失去支撑而折断,这种美容术还会使美女们的锁骨下陷变形,以今大的中国人来看,真不知其美从何来。约始于中国五代末年李煜时代、直至近代民国仍盛行不衰的所谓“缠足之俗”,于今人已成笑谈;但在中国长达千年的漫长时期内,从皇宫至尊高贵的皇后嫔妃到山野卑微的田妇村女,无不沉迷于“三寸金莲”,古代文人骚客更是极力热捧为国粹。
时尚。美女与时尚较多时候是一对孪生姊妹。《后汉书•马廖传》记载当时长安谣谚说:“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唐玄宗晚年宠爱杨玉环,爱美的杨贵妃在梳妆打扮方面颇多创意,她的发型、眉型花样百出,仅一个眉毛,就整出“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等诸多花样,宫里宫外竞相仿效,杨玉环则成为领导时尚新潮流的典范。
个人志趣。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里,马凤兰是作家着力丑化的肥婆,但马之悦却说他爱的就是马凤兰“那身膘”。中国自远古直至清代,历朝历代对美女的评价标尺不一,有时候还大相径庭,典型的例子如“燕瘦环肥”。
时代变迁。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美女评价标准无一例外都具有时代痕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一部分从美女文化的角度而言,就包含美女评价标准的变迁史。春秋至秦汉时兴纤瘦苗条,唐代流行丰腴,宋明推崇内敛,清代讲究柔弱。即便是从近代至上世纪末的100年间,美女文化也是伴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始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文化趋同。在选美之风盛行、选美标准国际化的今天,美女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美女的认识日渐趋同。不过,在全球化尚未形成的古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美女评判标准,却是各具特色、千差万别的。即便是全球趋同的今天,各民族对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仍然非常强调,这两者并不矛盾。对于美的认识,人类本来就有相近或共同的一面,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口之于味有同嗜也”;至于美的形式,从来都是千姿百态的。(时至今天,在中国56个民族中,各民族的英女仍然各有特色:)
第一节
中国古代美女评价的时代变迁
一、中国古代美女的界定
“美女”的界定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美女主要应包含三大要素。第一是形体美,即外貌须楚楚动人,这是美女必备的首要条件。第二是有才华,中国古代的美女,绝大多数同时也是才女;外表虽靓、智商很低的蠢女,行为举止很难得体,因而不是美女。第三是要有名气,美女是历史长河中一道绚丽独特的风景,生命短暂,红颜易逝,缺乏一定的知名度,再靓的美女也将很快被历史的尘埃湮没。只有借助于名气,或换句话说,只有借助于各类文字记载,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才能够远望到前朝美女楚楚动人的身姿。(概括讲,就是“有貌、有才、有名”。)
狭义的美女界定,除要包括上述三个条件之外,重要的是加入、加重了内涵。在狭义的美女定义里,美女的形体美固然重要,却已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德行,也即女人的心灵美同等重要。美女不仅外貌要美,品行修养也要好。首先要有气质、风度、韵味,而后才是广义美女的三要素。
由于狭义美女的定义承载了太多的道德因素,已经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并且很难实际操作,因此,本书将自始至终按照约定俗成的国际惯例,在广义美女界定的基础上,展开中国古代美女的浩瀚画卷。
二、文人骚客眼中的理想美女标准
在男权社会,对美女的评价,男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首先,评判美女的标准,主要是由男人制定的。第二,选美是皇宫和上层社会的特权,民间极少染指。第三,美女文化受宫廷皇权的影响极大,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越王好剑客,国人多疮瘢”,就是典型的例证。(汉成帝、唐玄宗与“燕瘦环肥”,李煜与“三寸金莲”,也是典型的例子。)第四,文人名士对美女文化的形成及时尚走向影响深远。中国古代早期的美女文化经典作品,奠口《诗经》与屈原《楚辞》中的部分作品、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曹植的《洛神赋》、《美女篇》等,对古代乃至现代审美文化均有划时代的影响。一些文人名士,如宋玉、曹植、司马相如、白居易、元稹、苏东坡、柳永、周邦彦、梅禹金、冒襄、余怀、吴伟业、卫泳、李渔、王文濡等,对中国古代美女文化的形成,均有重要贡献。第五,在古代男权社会,女人展示美,主要是为了赢得男性世界的认同。在男权社会,美女始终处于被动的观赏地位,更多时候还是男性世界的玩偶。女性总是根据男人的审美标准来要求和改造自己,即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与今天女性参加选美是为了展示自我,表现青春活力,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追求事业成功的机遇完全不同。
中国古代爱美时尚潮流的总体趋势是:宫廷影响民间,都城影响城市,城市影响农村。这有前述所引《后汉书》长安时谚为证。时尚随时代变换而变迁,而文人骚客们赞咏美女的不朽名篇,却积淀凝结成中国传统美女文化的内核,对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女评价标准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最早的理想美女“标本”,一说来自《诗经•卫风•硕人》。诗中最著名的28字,成为后世美女评价的标准用语,对中国民族特色美女文化的形成,影响极为深远。这28个字是: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前20字,“以形写形”,即以客观对象的形,作为观察、认识的客体,通联想、比喻反映出来,具有一定的形象性,但还仅是形似,它有“朴”无“灵有“实”无“虚”,有“形”无“神”,有“美”无“媚”,后两句则重在传神,“把个绝世美人,活活地请出来在书本上混漾”。
屈原在《楚辞•大招》中关于舞女的一段描写,也被认为是描写美女的文。其辞云:
二八接舞,投诗赋只。叩钟调磬,娱人乱只。四上竞气,极声变只。魂乎归徕!听歌譔只。朱唇皓齿,嫭以姱只。比德好闲,习以都只。丰肉微骨,调以娱只。魂乎归徕!安以舒只。嫮目宜笑,蛾眉曼只。容则秀雅,稚朱颜只。魂乎归徕!静以安只。姱修滂浩,丽以佳只。曾颊倚耳,曲眉规只。滂心绰态,姣丽施只。小腰秀颈,若鲜卑只。魂乎归徕!思怨移只。易中利心,以动作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魂乎归徕!以娱昔只。青色直眉,美目如媔只。靥辅奇矛,宜笑嘕只。丰肉微骨,体便娟只。魂乎归徕!恣所便只。
屈原《九歌》中有一篇名为《山鬼》。后世研究家们考证,“山鬼”可能有山神女的影子,也可能是另一位山川女神。且看屈原描述的“山鬼”形象: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山鬼”美丽窈窕、含情顾盼,乘赤豹香车行走在山间幽径。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推断山鬼乃楚地巫山之神女。
屈原的歌赋用字生涩冷僻,流传起来就成问题。从《大招》中不难发现,屈原在描写舞女的美姿美态时,关注的焦点主要在形与神两个方面。形体上,屈原关注的是美女洁白的牙齿、柔曼的娥眉、红艳的嘴唇、红润的脸庞、细腻嫩白的皮肤、丰满婀娜的体态、亭亭玉立的身材等。神态上,屈原突出强调的是美女温顺善良的性格,优雅大方的仪容举止和谈吐,如“娥眉曼只”、“容则秀雅”、“小腰秀颈”、“丰肉微骨”等。《大招》的影响在于:它基本列出了美女评价的主要指标项,这些指标项或说关注重点,当时或许只是屈原的个人兴趣,但却无形中左右了后世美女评价的价值取向。
先秦关于美女评价最有影响的人物及作品,公认是宋玉及他描写的巫山或高唐神女的姊妹篇《高唐赋》、《神女赋》,以及另一篇名赋《登徒子好色赋》。
《高唐赋》与《神女赋》是内容上相互衔接的姊妹篇,两赋皆以楚王与巫山神女的云雨情故事为题材。据《高唐赋》序云,昔日楚怀王游高唐,因疲倦而入梦,见一美女对其言:“妾本巫山之女,作客于此,闻知君王在此游览,我愿与君王同床共枕。”怀王于是与该美女成就了一番好事。分别时,该美女依依不合地对怀王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怀王于天亮时观看巫山,果见该美女所说的云雨之形。为纪念此次奇遇,怀王特地在高唐修筑了一座庙宇,取名为“朝云”。后来,怀王之子襄王同宋玉也到此处游玩,襄王内心也期望做一回乃父那样的风流梦。襄王要宋玉向其解释云雨之状,宋玉遂作《高唐赋》。是夜,襄王夜宿高台,“果梦与神女遇”,于是又让宋玉续作《神女赋》。
(《高唐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首先在于对长江三峡两岸绚丽风光的描绘。宋玉文华璀璨、词繁墨浓,妙语迭出,使《高唐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山川胜景的范文,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篇以大自然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山水文学。”
但《高庸赋》最重要的文学价值显然还是对高唐神女形象的刻画。宋玉在《高唐赋》序言中对怀王与巫山神女交会的一小段描述,被认为是中国文学作品中描写男女风流韵事的源头,成为后世历代文人百写不厌的话题。而“巫山云雨”、“阳台梦”、“自荐枕席”等词,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性语。特别是“云雨”一词,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文学作品中表达性爱主题最流行的隐喻;秦汉之后,逐步从文人用语走向民间,成为性爱行为的代名词。“中国文学中的‘云雨家族’极其兴旺发达,这都应归之于宋玉的创始之功。”“云雨、巫山、高唐、阳台”等性词,据说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四十多种,两千多年来,弥漫于文人们所作的诗、词、歌、赋、曲及话本、小说之中,正所谓“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在《神女赋》中,宋玉借襄王之口盛赞高唐神女的美貌道:
茂矣美矣,诸好备矣。蛊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环姿玮态,不可胜赞。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在宋玉的生花妙笔下,神女丰满靓丽,完美无瑕。她瑰丽奇伟,姿态万千。刚见她时,但觉光彩耀目,如旭日初升,光照屋梁;当她稍走近些,则皎洁映人,如明月泻地,晶莹闪光。她绚烂似鲜花,温润如美玉,光彩四溢,动人心魄。
宋玉借襄王的一双慧眼形容神女的盛饰之美:“振绣衣,披褂裳,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在诗人眼里,高唐神女“集天地阴阳的浓艳之美于一身,仿佛翠鸟振翅高飞,举世秀色无法比拟。”何以见“其象无双,其美无极”呢,宋玉进一步描写说:
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其状峨峨,何可极言!貌丰盈以庄妹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酉农)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妮如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毂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巫山神女的美丽令毛嫱自惭,以袖遮蔽;西施失意,凄然掩面。她容貌丰腴,端庄娴淑;肤色洁白,温润如玉;双眸炯炯,脉脉含情;娥眉弯弯,樱唇红润……总之,神女坐立动静,无一不美艳四射,光彩照人。
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有关中国爱与美之神的“仅有的珍贵资料”,它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细腻地描绘女性外貌、形体和情态之美的先河。女性之美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主题,可以认定为是由高唐神女的形象诞生为标志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巫山神女足以与西方艺术史上的维纳斯相提并论。并且,“高唐神女作为中国的美神,在汉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确实积淀为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原型,从曹植的《洛神赋》一直到《金瓶梅》和《红楼梦》,每当文人欲表达女性的性爱和美艳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回溯到这个原型。”这也说明宋玉成功塑造的高唐神女形象,不仅是女性美的极致,而且是美的极致,她形神兼备,既端庄典雅,超尘绝世,又美丽多情,风情万种。有人将巫山神女视为“中国第一情人”,认为巫山神女“是中华民族爱与美的象征,后人借用这一原型就好像引用普遍公理一样,无须再加证明。这正与维纳斯在西方文明和艺术传统中的意义和地位相同,因而两相对照,彼此辉映。”
除《高唐赋》和《神女赋》之外,宋玉的另一名篇《登徒子好色赋》在中国文化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其赋原文如下: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日:“体貌娴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日:“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日:“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齿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妄,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日:“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日:“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鸪鸡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妹,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美丽者,因称诗日:“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日:“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札,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