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的社会文化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钱杭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33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45241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成立3年以来,至今已举办了两届国际规模的大型学术讨论会,两届本市规模的小型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了四辑、总字数达2924万字的《传统中国研究集刊》,在“传统中国研究”方面所获成果相当丰厚。一个以上海社会科学院为核心、联合全市各重要学术单位、辐射全国乃至全球华语学术界的传统中国研究平台已大体构筑起来。 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50周年院庆对各重点学科的要求,本书在《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的基础上,通过“传统中国的象征世界”、“传统中国的生活形态”、“传统中国的文献编撰”、“传统中国的外部环境”等四大领域24个分题,展现出“传统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这一重点学科的逻辑框架。
目录
序言“传统中国研究”的展开途径:社会、历史、文献
第一章 传统中国的象征世界
第一节 民间宗教
一 民间宗教的早期形式
二 弥勒信仰与摩尼教的关系
第二节 想像与信仰
一 美女与野兽
二 江南民间祠祀
第三节 佛教戒律与道教神灵
一 佛教戒律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二 道教神灵系统
第二章 传统中国的生活形态
第一节 称谓与识字
一 商周称谓制度
二 秦汉的识字教材
第二节 饮食与用具
一 隋唐五代江淮地区的饮食风俗
二 敦煌文书什物历中的牙盘
第三节 家庭家族
一 洞庭席氏:同族、同乡与姻亲关系
二 徽州宗族:作为村规民约的族规家法
第三章 传统中国的文献编撰
第一节 史学
一 《通典》的编撰与版本
二 碑刻
三 日记
四 书札
五 地方文献
第二节 经学
一 简帛释读与传世文本修订
二 郑校《三礼》取舍异文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思想精髓
一 司马迁:把过程归还历史书写
二 黄宗羲与《明夷待访录》
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穆天子传》所见东西交通路线
一 西征所示东西交通路线
二 往返所见部落或部族
三 西征历程
第二节 汉语外来词的词源
一 关于佛教汉语研究和词典编纂
二 古汉语外来词举例
三 汉语外来词的语源范围
第三节 明末以来西方传教士眼中的中国蓄妾恶俗
一 耶稣会士暖昧的反蓄妾宣传
二 新教传教士由力倡废妾而呼吁男女平等
三 废妾与男女平等争论的演变
主编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传统中国的象征世界
社会史研究表明,当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定型以后,各社会成员就会因具体的利益关系而逐渐形成利害相关的社会集团、社会阶层,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社会成员间的共同利益,不仅表现为对某类物质性资源的共同占有和利用,还表现为拥有得到同类成员广泛认同的公意及公利意识。因此,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类集团,并不仅指同一利益人群的聚合形式本身,还包括将他们聚合为集团所必需的一系列“解释”、想像以及象征物。就历史的发展过程而言,“社会”的象征性结构与社会集团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只要此象征性结构存在,社会集团就存在;此结构一旦解体,社会集团亦无不解体之理。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发现这些“解释”本身也需要“解释”,就不会再迷信这些“解释”,以这些“解释”为内在支撑的集团就肯定面临解体,或者已经解体。在这个意义上,上述象征性结构就相当于“社会精神”。
正因为如此,“传统中国的象征世界”必然表现为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绝不能归结为由某类社会成员独享、独占并独立代表。对属于该领域最核心部分的宗教、想像、信仰而言,所谓正统、主流、民间、支流等等定位语,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都是“传统中国的象征世界”的组成部分。由于观察习惯、资料保存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研究者向来持“自上而下”的立场,倾全力于正统、主流,而对民间、支流则较易忽略;而事实上,对于欲探索“传统中国的象征世界”的学者来说,民间宗教、文化想像、民间信仰的重要性,不但一点不低于其相对物,反而更应该受到重视。这不仅因为它提供了可与正统宗教、官方信仰相参照的另一套话语和象征体系,而且还因为它“自下而上”地描述了“传统中国的象征世界”的具体图像。在这个意义上,只有通过对各类非正统非主流宗教、想像、信仰的了解,我们才能用一个既以实质性内容为基础、又超越实质而至“形上”层面的象征性结构,牢固地、全方位地支撑起“传统中国”的精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