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古典情第二季——江湖夜语(套装)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江湖夜雨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字数:版次:页数: 共三册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2038755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每个人都有一部《红楼梦》。
尖锐诙谐雄辩颠覆现代才子独创[红楼破碎解析法]。
才子操笔亮剑,辩驳大家言论,剥掉虚幻外衣,捶破虚浮幻影。
捶碎红楼,并非全盘否定《红楼梦》,而是捶碎虚浮变形的红楼幻影,还原《红楼梦》的本来面目和真实价值。
捶碎了被神化的红楼之后,才会拉近《红楼梦》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当我们知道了曹雪芹是[身胖头广而色黑]的粗汉子,而他写《红楼梦》一书的动力居然是为了吃[南酒烧鸭]的时候,这本优秀的古典白话小说就会脱尽它一层层[思想意义]、[考据探佚]的华服,恢复可亲可喜的本来面目。
——吹笛到天明
江湖夜雨的知识面非常之广,所以他和别人看《红楼梦》的眼光迥异。别人大多是从《红楼梦》中深挖点人性的特点,体味一下细腻微妙的人情百态,或者借古喻今,谈些管理学、交际学方面的学问。而江湖夜雨则不然,他以深厚的文史哲功底,站在高处来俯视《红楼梦》这本书中的诸多问题。
——素手鸣琴
盛世浮华中的女子背影。
2007热销书系《漫漫古典情》再出力作。《唐朝梦中人》解禁《全唐诗》,打造唐诗《新》阵营,领略被埋的唐代才子的诗歌盛宴。
随江湖夜雨梦回唐朝,《全唐诗》内红袖添香,《全唐诗》外盛唐气象。
限量珍藏倾情回馈价,全套原价:72.40元,(全三册),现价60.00元。
在变脆变黄的书页里,牵出唐朝女子的情丝,寻到拨心弦的好诗句。只有捶碎红楼的诸般幻影,才真正看得到青埂峰石头上所记的泪痕。
内容简介
《捶碎红楼》
当前红学研究可谓如火如茶。《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被穿上层层“外衣”,虚浮变形如在哈哈镜中,人们已看不清《红楼梦》的本来面目。
本书作者另辟新意,用自己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独特视野,从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红楼人物,红楼诗词,某些红学家的言论等诸多方面,针对历史和现代的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通俗红学观点,进行了大胆的颠覆与批判,对所分析的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了解和细致考证。论述雄辩,令人信服。语言生动风趣,能带给读者舒适的阅读享受。
《长安月下红袖香》
如果说后世女子往往更像瘦梅、幽兰,脆弱易伤、多愁善感,那么唐代女子恰似国色天香的盛世牡丹,雍容华贵中带着自信、激情与张扬。
“少女情怀总是诗”,唐朝女子的情丝,就织在这浩瀚的《全唐诗》诗页中,跟随江湖夜雨的叙述,重温千年前她们的喜怒哀乐,重回那梦一般的唐朝。
《昨夜闲潭梦落花》
《全唐诗》是一个美不胜收的诗歌宝库,其中充满浩如繁星的传世瑰宝。然而,每个时代都出于各自的需要编选诗集,比如科考时要用律诗绝句,所以《唐诗三百首》中李贺的诗就一首不选,以致那么多的好诗妙句尘封在《全唐诗》中,犹如一颗颗明珠沉睡在泥沙里,不为人知。作者江湖夜雨深爱唐代文化,在《全唐诗》中浸淫多年,选取其中近百篇不为人知的绝妙诗篇,将作者的身世、当时的社会、诗歌的意境、被埋没的原因一一娓娓道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从未读过的唐诗的美。
作者简介
江湖夜雨,本名石继航。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自幼酷爱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尤其喜爱唐诗宋词。近年来沉迷网络,以上网敲字为乐。
天涯煮酒论坛著名写手,“2005年度网易文学区优秀写手”。出版有《印象盛唐——唐才子评传》《煮酒论道》《馥香记》《长安月下红袖香》等作品。
目录
捶碎红楼
自序
第一编揭掉曹雪芹的外衣
曹雪芹先祖的发家史
曹雪芹其人其貌
曹雪芹果真身通百艺
第二编病态的红楼
摘下《红楼梦》头上的诸多光环
《红楼梦》的病态情结
浓重的宿命论思想
第三编红楼艺术上的瑕疵
人物年龄的混乱
人物设置的混乱
地点设置的混乱
情节设置的混乱
语言设计的不当之处
对《金瓶梅》的抄袭
第四编后四十回真的是续貂狗尾?
[半部名著]现象
《红楼梦》后半部的[难写]之处
《红楼梦》其他续他之滥
红学家们探佚得出的[真本]远优于续书吗?
第五编重评《红楼梦》中的人物
宝玉:惫懒无用的寄生虫
贾探春:无耻的权欲狂
赵姨娘:被刻意妖魔化的女人
晴雯:尖酸刻薄招人怨
妙玉:居朝市而念山林,一般俗气
贾迎春:因为善良,所以懦弱
贾琏:仅是些风流罪过
尤三姐: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警幻仙姑:警幻还是迷幻?
第六编重评《红楼梦》中的诗文
浅近直白,一览无余
雕琢纤巧,琐碎拘谨
因袭古人,未见出新
敷衍铺陈,生搬硬套
第七编驳某些[红学家]之怪论
驳霍国玲女士
驳刘心武先生
长安月下红袖香
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前言)
金轮垂照掩日光 女帝卷
一、望仙驾 仰恩徽
二、看朱成碧思纷纷
三、风枝不可静 泣血竟何追
四、花须连夜发 莫待晓风吹
五、天下光宅 海内雍熙
西宫夜静百花香 后妃卷
一、盛世牡丹——长孙皇后
二、兰心蕙性——徐贤妃
三、日边红杏——上官婉儿
四、名花倾国——杨贵妃
五、梅花一梦——江采苹
秦楼鲁馆沐恩光 公主卷
一、权倾天下——太平公主
二、死于安乐——安乐公主
三、侬本多情——玉真公主
公主琵琶幽怨多 和亲公主卷
一、金城公主
二、宜芳公主
三、太和公主
月过金阶冷露多 宫人卷
一、天元宫人
二、天宝宫人
三、德宗宫人
四、宣宗宫人
五、僖宗宫人
风钗金作缕 鸾镜玉为台 名媛卷
一、王韫秀
二、崔莺莺
三、裴淑
四、晁采
五、宋氏五女
六、光、威、裒三姐妹
七、鲍君徽
八、赵氏
九、乔氏
十、杨容华
静拂桐阴上玉坛 女冠卷
一、吴兴宝贝李季兰
二、风情万种鱼玄机
绿珠垂泪滴罗巾 家姬卷
一、樊素、小蛮
二、关盼盼
三、红绡妓
四、李节度姬
五、步飞烟
六、碧玉
七、杜秋娘
八、柳氏
秋月春风等度 名妓卷
一、王福娘
二、颜令宾
三、太原妓
四、楚儿
五、扫眉才子是薛涛
那作商人妇 愁水复愁风 商妇卷
蓬门未识绮罗香 贫女卷
跋 桃花乱落如红雨
昨夜闲潭梦落花
自序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太阳偏不及,非是耒倾心
仁义岂有常,肝胆反为贼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未若不相知,中心万仞何由款
千日废台还挂镜,数年尘面再新妆
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庭前时有东风人,杨柳千条尽向西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美人开池北堂下,拾得宝钗金未化
风吹昨夜泪,一片枕前冰
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质柔如水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
朝为耕种人,暮作刀枪鬼
门外红尘人自走,瓮头清酒我初开
半夜忽然风更起,明朝不复上南楼
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
今交非古交,贫语闻皆轻
力尽不得休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
日月黏髭须,云山锁肺肠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
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
我不非尔,尔无我非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惆怅后时孤剑冷,寂寥无寐一灯残
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似掌中珠
思君若孤灯,一夜一心死
人行中路月生海,鹤语上方星满天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晴寺野寻同去好,古碑苔字细书匀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家家只是栽桃李,独自无根到处生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怀里不知金钿落,暗中唯觉绣衣香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
后记
书摘插图
昨夜闲潭梦落花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卷37-15【赠程处士】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说到王绩,在唐代诗人中,他的名头并不甚响。远不如他侄孙王勃更广为人知。不过,后世公认王绩乃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的辉煌乐章就是从他那几缕清音开始的。正如二月时料峭寒风中的迎春花一般,虽不是十分娇艳可人,却预示着万紫千红的到来。
《唐诗鉴赏词典》中选了王绩的《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这样两首诗,固然也称得上是佳作,但我想如果让王绩先生自己来选的话,未必就完全认同这两首诗是他的代表作。因为王绩的为人相当狂放无忌,这两首诗虽然也充满隐逸的色彩,却无法体现出放歌山野、指天笑骂的王绩。
王绩在隋朝时做过秘书省正字,后来又做过六合丞,都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小官,而且后来因嗜酒误事,连这九品芝麻官也做不成了。改朝换代后,变成了李唐的天下,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又当了门下省待诏。其弟王静问他当待诏感觉如何?王绩愁眉苦脸地说:“当待诏很烦人,要不是图那三升好酒,我早不干了。”
原来,按当时的规定,待诏一天可发给三升酒。唐代官员的“工资”,常以实物形式发放,发酒发肉发丝绸,甚至还有胭脂香粉等化妆品。这不是开玩笑,江湖夜雨是有证据的,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就说:“赐臣墨诏及贞元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就是说除赐给刘禹锡皇上亲笔的诏书外,还有一幅“挂历”(贞元十七年新历一轴),并金花银盒盛着的化妆品多种,当然这化妆品不是给老刘使的,老刘并非东方不败,用不着这些,这是赏给其妻妾家眷的。王绩对化妆品想必也不感兴趣,他最嗜酒,所以他当官的唯一动力就是等着发酒。后来王绩的上司陈叔达,特意照顾他,给加到一斗,一时传为佳话,人们称王绩为“斗酒学士”。
到了贞观初年,王绩听说任太乐署史的焦革善酿酒,于是要求改任太乐丞。一般官场人士,都是求升职晋级,而王绩求官的动机却“很傻很天真”——不在官而在酒。后来焦氏夫妇相继去世,王绩当官的动力完全丧失,于是干脆就弃官还乡了。回乡后,精研酿酒技术,撰《酒经》《酒谱》各一卷。可惜这两本书都早已失传了,假如哪天有某公司销售一种酒,打出人家王绩《酒经》的名头,大家千万别信。
王绩在《新唐书》中被收入《隐逸传》,据称王绩只读三本书:《周易》《老子》《庄子》,其他书一概不读。我觉得,其他书未必王绩就一眼不看,只是他看不上罢了。王绩的哥哥王通是大儒,在黄河至汾河间,聚徒讲学,名传四方。而王绩却不拘礼法,对儒学那一套嗤之以鼻。王绩丢官后,乡间愚民曾嘲笑他。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有两匹马,一匹“朱鬣白毳,龙骼凤臆,骤驰如舞”,于是主人喜欢它,天天让它拉车,狂奔,最终活活累死;另一匹却“重头昂尾,驼颈貉膝,踶啮善蹶”,主人生气,将它弃之荒野,倒得以“终年而肥”。这番理论明显是深得老庄精髓的。所谓“巧者劳而智者忧”,“有用”没有“无用”好,王绩算是身体力行者。
所以,充分了解王绩的个性后,我觉得本篇这首诗更能代表王绩的心声。我们来品味一下这首诗:
此诗劈头就来了一句:“百年长扰扰”,何为“扰扰”?就是那些烦心的尘俗之事。依江湖夜雨看,就是一天到晚谋职谋财,求名求利,奔波劳碌,心多牵挂。佛经云:“众生扰扰,其苦无量。”凡俗之士,或富或贫,但谁不是“世中扰扰之人”?读罢此旬,但觉山穷水尽,凄云惨雾,这人生百年就如此而过?然而,正如书法中讲究用笔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一样,王绩笔锋一转,诗意又柳暗花明:“万事悉悠悠。”这纷纷扰扰的诸般琐事,在王绩看来,却总能从容看待,悠然以对。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一般人看到日光匆匆,急如逝水,总会感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但是道家思想却并不这样看,他们讲究顺其自然。日光落,咱也拦不住,河水流,咱也留不住,万事有生必有死,有荣必有枯,不用强求,也不用烦恼。所以,日光就随意让它落,河水就任意让它流,皱纹上了额头,白霜染上了双鬓,也照样乐呵呵的。因为这都是自然的过程,拒绝不了,也不用去逃避和畏惧。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姬旦”就是儒学中奉为圣明的周公。孔子就是周公的忠实粉丝,“读孔孟书,知周公礼”,是旧时很常见的“口号”。而此句中,王绩却对周孔二圣人直呼其名,如唤奴仆儿孙一般,相当不尊重。还说他们为诗书礼乐所桎梏,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对儒家礼教的讽刺是极为尖刻的。在我们今天,周孔二圣早在文革中被斗倒批臭,无复当年的威风,但在王绩那个时代,敢说这样的话,是相当了不起的。《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发起狂来曾“从老天骂起,直骂到西方佛祖,东海观音,天上玉皇,地下阎罗,再自三皇五帝骂起,尧舜禹汤,秦皇唐宗,文则孔孟,武则关岳,不论哪一个大圣贤大英雄,全给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而王绩这两句,虽不似谢逊那样疯狂偏激,但在那些中规中矩的儒生们看来,也是语惊四座,相当狂诞的了。
不受儒家礼教拘束的王绩,自然是一派悠哉悠哉的心怀——“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俗话说“高枕无忧”,然而,沉酣的香梦,无忧无烦的好睡,却也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得到的。正所谓“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走”。心中无刻不在算计,心中也无刻不在烦恼。在物质生活极度丰裕的今天,虽然在衣食住行上比古人强了不知多少倍,但我们的快乐却未必成倍增加。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让我们即便是出有宝马,食有鲍鱼,却免不了始终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时时产生焦虑和不安。而读一读王绩这首诗,心胸却可以为之一阔,如饮醇酒,不觉而醉,欣然忘忧。
至于为何这首诗流传不广,我觉得是这样两个原因:旧时,人们推崇儒学,王绩这首诗里的“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之句,在当时实在是太过离经叛道的刺眼文字,远不如“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诗中句)更符合中庸之道;而后世文人,一方面因循前人,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此诗过于“消极”,所以新的唐诗选本中也少见此诗。王绩这首诗就这样被忽略了,沉在《全唐诗》的浩瀚海洋中,一睡就是千年。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意味深长的讽喻之作
卷66-14【云】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郭震的诗集中,称得上“招牌菜”的是他这首《宝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充满剑芒一般的锋锐之气,无疑是篇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很多诗词选本中都选有。这郭震文武全才,十八岁时就顺利中举,可谓少年得志,很是难得。反观王维这样的大才子,十九岁第一次应试时还落第呢,直到二十岁时走了玉真公主的后门,才得以中举。
郭震中举后,按当时的制度,先从基层干起,于是他被委派到通泉当县尉,然而,年少气盛的郭震,他干的事可有点无法无天,为了多搞些钱来应酬宾客朋友,竟然自己私铸铜钱(这相当于印伪钞),并且私下掠卖人口,这还了得!女皇武则天知道了此事后,召他要治罪,但一看郭震这小伙相貌堂堂,比现在的“快男”帅多了,女皇的心就软了下来。郭震趁机献上《宝剑篇》,得到武则天的夸奖,不但不治罪,反而因祸得福,从此官运亨通,仕路青云直上,直做到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代国公,可谓荣极一时。但有道是“盛极而衰,物极必反”,郭震的好日子此时也到头了,唐玄宗登基后,在骊山下讲武(即军事演习),以郭震旗下兵士军容不整为由,将他罢官流放新州。不久郭震就郁郁而死。其实“军容不整”云云只是借口罢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郭震是武周时的旧人,唐玄宗当然不喜欢他。
郭震此人,在初唐诗坛上并不十分知名,但他的诗还是相当不错的。除了《宝剑篇》外,郭震的很多诗作,都是颇有些滋味的。
这首题为《云》的小诗,流畅通俗,并无多少生涩的典故。但是却喻意深刻,发人深思。这首诗说:
云彩在虚空中聚来散去,山野之人(也许就是诗人自许)倚着竹杖悠然而观,他轻蔑地哂笑,这些云彩不知道自己是飘浮无根的东西,却作张作致,弄出许多姿态来遮住皓月明星。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讽喻诗,也可以说是一首哲理诗。《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章中,曾说写诗时“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郭震的这首诗,可谓当之无愧。
不过,有人说“诗忌说理”,是说在诗中讲道理,很容易枯燥生硬,
失去了诗歌中独有的浪漫雅致的味道。但事无绝对,有不少好诗,既写景写情,又说理论道,鱼与熊掌得兼,堪称极品。本诗应该说就处理得相当不错。
至于这首诗,是在讽刺什么人呢?有人说是因武则天任用酷吏,胡乱封官,一千小人如来俊臣之类上窜下跳,只手遮天,弄得朝中乌烟瘴气,因此郭震才有感而发,这种说法颇有几分道理。然而究竟是何种情况下,针对何人而写,我们已无从考证。但是,郭震这首诗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他的时代,历代喧嚣一时、横行一时的跳梁小丑们,我们都可以送他们这两句——“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其实也未必全用于政坛上的人物,文坛上也有很多知识浅薄,写的东西漏洞百出的“菊花教主”“美女作家”“点击率之王”之类的在兴风作浪,倒是风光得很,将这两句送之,也十分贴切。
郭震集中此类诗,还有不少,我们再看两首:
卷66-15[野井]
纵无吸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
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诗中大意是说,这口野井并不在人来人往的交通要道上,因此少人问津,辜负了一眼好水。明显是以野井为喻,大有怀才不遇之感。我们知道求人引见,常用“汲引”一词,这首诗应该说形容得非常巧妙。
卷66-12【萤】
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这首诗以流萤为喻,也写得相当精巧深刻。这句“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一派自负之感,萤火虽微,却不同于俗虫,就算在暗处,也终会被人看到。江湖夜雨猜测,这极有可能是郭震尚未得到武则天赏识前的作品。像郭震这样的人物,是不会久居久下的,在大唐的盛世里,他成了一代名臣,而如果在乱世,他很有可能成为乱世枭雄而称霸一方,犹如五代时的郭威等人。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千里共婵娟的愿望也会落空
卷61—24【中秋月二首】(其二)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首小诗,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文章四友”之一的李峤所作。在当时,“文章四友”的名气是远远大干“初唐四杰”的。所谓“文章四友”,是指这样几位: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这几个人,经常为朝廷书写诏策,官样文字玩得特别精熟。像李峤,官名比诗名大,两唐书的传记中,他不在“文苑”或“儒林”类里,而在名臣之类。其实大凡文人,都是抱着“学而优则仕”的心态来读书的,所以在“诗人”和“名臣”之间做选择题的话,多半都是宁可选择后者的。就算在今天,也是如此,当版主的吸引力能比得上当市长吗?
“文章四友”的品格历来为人诟病,李峤在其中还算比较好点的,酷吏来俊臣曾捏造罪名想除掉当时的名臣狄仁杰等,当时武则天令李峤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去复核此案,张、刘两人不敢得罪杀人魔王来俊臣,凡事唯唯诺诺。李峤却刚正不阿,说道:“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又劝服了张、刘二人,一起写奏章替狄仁杰翻案,这才保全了狄公的性命。
不过李峤后来的作为也有不光彩的地方,张宗昌、张易之这两个武则天的男宠权势熏天,武则天宠爱他们,让他们主持《三教珠英》这项“文化工程”,李峤不免和他们关系非常密切,于是后来也被算作二张一党,贬官倒还罢了,一世清名也因此大受影响。
对于李峤的诗,江湖夜雨不是很喜欢,李峤先生可能是写朝廷公文写出职业病来了,诗句中也拿着架子,透着一股官气。李峤有一组“单字诗”,以“日”“月”“星”“风”“云”之类为题,共一百二十首,全是五律,规模也算十分宏大。然而,李峤写得很是乏味,试举一首如下:
卷59-2【月】李峤
桂满三五夕,奠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这样的诗,一味推砌典故,虽是闲情逸致的题目,却是应制诗的口吻。对此,前人就有评论,说李峤:“诗多咏物之作,凡天文地理,禽鱼花草及文具什物,无不入诗,惜少情趣。”说得十分中肯。
然而,李峤毕竟还是有几分才气的,他的诗也有不俗之作。本篇选的这首小诗就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中秋的明月高挂天空,有人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人不像我们,想念友人情人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互通情谊。而古人分离之后,却是音书渺渺,如同隔世。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日,本当团圆欢聚,但远隔山水的人们却只能对月遥思,来换得一点心理上的安慰。而较之别人,李峤却更多了一层忧虑,圆月跃上寒空,都说此时此刻四海相同,但千里之外却难免会有风有雨,从而连月亮也看不到,连这千里共明月的愿望也将无法实现。而且,这“雨兼风”也隐喻着现实中的波折风雨,从这寥寥二十字中,不难读出李峤焦首煎心的挂念,以及对世事难料、祸福难言的忧虑,实在是首意味深长的好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