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汉初三杰/汉文化丛书之一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秦汉魏六国史,
作者: 孙家洲 著
出 版 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11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2408558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以项羽与刘邦为中心人物而展开的“楚汉之争”,是传唱千古的英雄赞歌。在灭亡项羽之后,刘邦有“南宫论功”之举。其所推崇的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在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们与刘邦、项羽共同谱写了秦汉之际的历史华章。
内容简介
刘邦在“南宫论功”中所推崇的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在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拥有巨大的影响。他们不仅以汉家开国功臣而广为人知,而且还作为传统社会中官吏的楷模与神灵而受到崇拜。张良被推崇为神仙,名列“仙班”;萧何与韩信同样也在许多地方被立祠祭祀。三位均超越朝代更替而安享人间香火。在《清会典工部》中就规定:各地的县衙中要建立“衙神庙”,以勉励县级官吏以前代典范为榜样,努力从政。在河南的内乡、新密古县城的“衙神庙”供奉的就是萧何、曹参二位。因此,“衙神庙”又称“萧曹庙”。游历过平遥古城的人们,应该对其中的“衙神庙”有深刻的印象。平遥“衙神庙”的称号是“酂侯庙”,祭祀的神主却是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对此,我感觉有点奇怪:萧何在秦朝曾经担任过县吏,进入“衙神庙”算得上是名正言顺;但是,韩信从来没有做过县吏,为何与萧何比肩而成为“衙神”?或许,只有一个理由:人们太喜爱韩信了!在萧何等接受后人香火祭祀之时,实在不愿意让韩信独受孤独。于是乎,不管韩信是否有县吏的仕宦经历,只顾将韩信拉来“入伙”就是!平遥古城“衙神庙”中的三杰塑像,可以说反映了一种“人心所向”。
目录
开篇语:“南宫论功”话三杰
第一章创业艰难百战多——汉高祖刘邦
一、顾盼自雄的亭长
二、斩蛇起兵
三、鸿门宴
四、再入关中
五、彭城惨败
六、“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七、“皇帝之贵”
八、晚年悲情:宠妃爱子谁堪托?
第二章首席智囊——张良
一、从“博浪椎击”到“纳履圯下”
二、兴汉大计
三、定汉奇策
四、“愿弃人间事”
第三章第一良相——萧何
一、丰沛故交汉王首相
二、论功定位两居首
三、谨慎避罪如履薄冰
四、“萧规曹随”
第四章兵家智圣蒙冤元戎——韩信
一、从“受辱胯下”到登坛拜将
二、侧翼战场的汉军统帅
三、垓下之战的总指挥
四、从“不忍背汉”到“钟室受诛”
五、千古不平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一汉高祖刘邦
一、顾盼自雄的亭长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难免志得意满。他合“三皇五帝”尊号为一,创建“皇帝”名号制度,并自称“始皇帝”,欲其子孙世世相传,以至无穷,就是这种得意骄横心态的直接体现。同时,秦始皇并未完全被胜利冲昏头脑,国家所面临的潜在威胁,他并非毫无所知。他对楚、齐、韩、赵、魏、燕六国故地,始终持戒备心理,政治上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文化心态上的认同,秦始皇本人的“关中本位”思想,自身就是证明;崛起于北方草原的匈奴族,借中原地区战国纷争之机,南下鲸吞,此时已是秦王朝一个可怖的强邻。即令秦始皇希望能高枕无忧,现实也不容他乐观起来。他微服私行于都城咸阳,竟遇“盗贼”惊驾,不得不闭城二十日,搜捕盗贼;外出巡行,又遇刺客,博浪铁椎一击,万幸只中副车,确实足以令人丧胆;天降陨石,百姓刻“始皇帝死而地分”以泄愤;方士求长生之药不得,归朝却奏上“亡秦者,胡也”的神秘谶言,令人心神不定;在统一战争中最费手脚的楚地,民风剽悍,偏又自认为“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民间广泛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始皇帝自然不能置之罔闻,他时常说“东南有天子气”,东南,即指楚国故地,所以,秦始皇也曾采取过若干强硬手段,力图巩固自己的政权。他开直道,筑长城,以良将重兵戍守北边,是为了抵御来自匈奴的威胁;他修驰道,迁徙六国贵族人物及富商大贾入关中、巴蜀,是为了防范来自山东六国故地的复仇。秦始皇沿所修驰道,多次去六国故地巡行,固然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念,同时也有向六国遗民显示皇帝威严、炫耀军事优势的用心。所以,始皇帝的随行队伍,浩浩荡荡,旌旗飘摇,金戈之声传闻数里,森然之气直逼霄汉。特别是皇帝法驾,在金戈铁马的簇拥之下,更是声威显赫,万众瞩目。胆怯者远避而不敢窥视,稍具胆识者迎尘跪拜,惊叹天威不可测。始皇帝安居车驾之上,纵目四顾跪拜的臣民,自然是“龙心大悦”。
又过了若干时日,秦始皇一行结束了东方巡行,返回都城咸阳。城中居民和来都城服徭役的四方百姓,也蜂拥而至,在警戒线之外夹道观看皇帝威仪。法驾缓缓驶过,围观者中突然传出一声赞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人们循音望去,只见一位四十岁上下的壮士,满面艳羡之色,目送皇帝法驾远去。壮士姓刘,名邦,字季,秦沛县人。当时,他以泗水亭长的身份(亭长,秦代基层治安机构负责人,大略相当于今乡镇派出所所长),带领沛县民夫,在咸阳服徭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