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苑园林史考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
作者: (日)冈大路著,瀛生译
出 版 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298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773020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部《中国宫苑园林史考》是以欠详尽而不很中肯的文献为基础而写成的。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有关宫苑园林的史籍文献,通过这些翔实的文献资料记载,分析了各时期的园林建筑设计特点和风格,各时期论述皆自都城宫苑园林及于全国各地,举凡名胜无不包罗,并与同时期的日本宫苑园林做了比较,阐明了本人的见解。还列专门章节介绍了有关中国园林建筑的诸家观点,特别是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有关宫苑园林的史籍文献,通过这些翔实的文献资料记载,分析了各时期的园林建筑设计特点和风格,各时期论述皆自都城宫苑园林及于全国各地,举凡名胜无不包罗,并与同时期的日本宫苑园林做了比较,阐明了本人的见解。还列专门章节介绍了有关中国园林建筑的诸家观点,特别是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著作。
本书是中国古典建筑、园林美术、园林设计、人文旅游等方面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有关园林的文献
第一节 间接文献
第二节 直接文献
第二章 与园林有关的字义
第三章 上古期
第四章 周代
第五章 春秋、战国和秦代
第六章 汉代
第一节 长安都城诸宫
第二节 汉代的上林苑
第三节 长安诸苑
第四节 睢阳的苑囿
第五节 洛阳都城的苑固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第一节 邺都的苑园
第二节 洛阳的苑园
第三节 云中的苑园
第四节 建康的苑园
第五节 长安的苑园
第八章 隋代
第一节 长安的宫苑
第二节 洛阳的宫苑
第九章 唐代
第一节 首都长安的宫殿
第二节 首都长安的苑园
第三节 唐代离宫——华清宫
第四节 长安的胜地
第五节 长安的园池
第六节 唐代洛阳的轮廓
第七节 洛阳的苑园
第八节 经由朝鲜而对日本的影响
第十章 宋、辽、金时代
第一节 汴京的宫苑
第二节 汴京城的园池
第三节 关于宋代的洛阳及《洛阳名园记》
第四节 南宋临安的宮苑和园池
第五节 燕京的宫苑
第六节 江苏太湖周围的园林
第七节 宋代各地的园林
第八节 宋代的花卉园艺
第十一章 元代
第一节 大都的宫苑
第二节 万岁山与太液池
第三节 太液池西的苑园
第四节 元代各地的园林
第十二章 明代
第一节 金陵的宫苑和园林
第二节 王世贞著《游金陵诸园记》
第三节 燕都的宮苑
第四节 燕都的园林
第五节 江宁一带的园林
第六节 陕西的园林
第十三章 清代
第一节 禁苑三海和南苑
第二节 燕都西郊的园林
第三节 燕都诸园
第四节 热河避暑山庄及行宫
第五节 临安和西湖
第六节 西湖周围的园林古迹
第七节 杭州地区的园林
第八节 金陵诸园
第九节 《苏州府志》中记述的诸园
第十节 上海诸园
第十一节 《南巡盛典》中的行宫及园林
第十四章 有关园林构筑的诸家论述
第一节 园林的传统的考证
第二节 画家画论与园林的关系
第三节 关于《园冶》
第四节 《长物志》中的泉石
第五节 李渔著《一家言》中的山石
第六节 威廉钱伯斯的中国庭园观
第七节 关于乐嘉藻的庭园建筑论
第八节 关于乐嘉藻的庭园种类论
书摘插图
第一章有关园林的文献
园林经久得不到修整,将会变得树木丛生,池泉、石垣等也将淹没于自然之中,常随岁月推移而几至形迹皆无。因此,从建筑和美术等方面探求古代遗迹和遗物以撰史论,与其说是困难之事,毋宁说是不可能的。特别是中国,在建筑和美术等方面,由于历代治乱兴衰变动极大,所以明末、清初以前的遗迹已极罕见,况且园林甚易荒废,因而不能不说是更难见到。我们现在看杭州、苏州和北京残留的清代遗物,只能是追怀往日而已,至于明代以前的,则只有靠文献而别无他策。
但是这方面的文献传至今日的并不丰富,而且不是有关各时代各地方的文献同样无遗地保存着,关于某些时代某些地方的虽有相当详细的记载,而关于另外一些时代和地方的则难免甚为粗疏杂乱,这是自不待言的。况且这些并不是为了园林考证而传下来的,而是为了其他目的而撰写的,因而从庭园意义看并不中肯。因此虽说是文献,但不一定能够符合园林史考的目的。
这部《中国宫苑园林史考》就是以这些欠详尽而不很中肯的文献为基础而写成的,因此在论述正文以前,首先要使读者了解为什么以这些文献作为构成本书的基础而加以考证。为了避免过于相信以至误断事实,这是必要的。这里先简单介绍本书引用的文献。
第一节间接文献
《古今图书集成》研究中国园林时,第一部必读的书籍应说是《古今图书集成》。它可以说是总揽中国文物的百科全书,其中关于苑囿、园林、第宅三项各有历史记述,整理中国园林史的诸般著作中恐无出其右者。该书叙述范围虽极广泛,但是仅限于从众多书籍中摘取自古传来的文献记载,按年代加以罗列,而编纂者未能谈出任何有史论意义的话。这就是说,将时代的发展状况、建筑与一般文化的关系等等,完全交付读者自己判断。这样,了解中国历史的人还可以做到,但一般人则很难联系其时代背景和地理状况等方面而做出正确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