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艺探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袁愈荌 著
出 版 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5-1字数: 1045000版次: 1页数: 1313印刷时间: 1998/05/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21044822包装: 挂图内容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古典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早就被人们肯定为我国古人创造精神财富的珍贵著作。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和风俗习尚,也被人们当作古代社会历史资料来研究。
《诗经》相传是古代帝王命王官采风所集成的,经过文人或乐工整理加工,传于后世,经秦火以后,散分为四家。其中齐、鲁、韩三家已失传,仅存汉人毛公(脚毛亨)一家,流传至今,共三百零五篇,称为《毛诗》。《史记》载孔子删诗一说,已被证明其不真实。《左传》记吴季札到鲁国听乐工演奏诗歌时,《诗》之编次,已和今天的《三百篇》相同,这时孔子不到十岁。《论语》:“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话,可能是改正诗歌的乐调。从《史记孔子世家》云:“《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可证。后儒依据《论语》之言,认为孔子删诗一说,是不可信的。如今虽无法详细明确《三百篇》是集成的,但它经过许多文人加工这一点,可以相信。因《诗》一律以四言为主,风格大致相似,在不同作者篇章中,还使用同一句子,用韵的规律也大致相同等,就可以说明它曾被采集者或乐官等文人加工润色过。虽经秦始皇焚书浩劫,但因可以背诵或歌唱,口语相传,留至于今,成为我国最古最珍贵的文学总集。
作者简介
袁愈荽,女,汉族,1908年生于贵州普定县。1930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国学系,后因日寇侵沪,转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就读,拜中大教授王瀣(字伯沆)为入门弟子。1935年毕业后,先后任贵州大学讲师、花溪清华中学及贵阳六中语文教师,历时38年。1972年退休后,专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写有《毛诗文例》、《诗经全译》、《诗经艺探》及《半亩园诗集》等著作。
目录
前言
国风
《周南》、《召南》简历
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置
芣曹
汉广
汝坟
麟之趾
鹊巢
采蘩
草虫
采蘋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摞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麕
何彼秾矣
驺虞
《邶风》、《鄘风》、《卫风》简历
柏舟
绿衣
燕燕
日月
终风
击鼓
凯风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旄丘
简兮
泉水
北门
……
二雅
三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