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民-------实践低成本的平民设计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
作者: 孟文华,邵原 著
出 版 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200000版次: 1页数: 182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407398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M2=100元
用普通材料以每平米100元的工程造价,实践低成本的平民设计。
今天室内设计的“过度”设计是否是一种假造?人们在用吊顶、背景墙到底要遮盖或者说陪衬什么?普通百姓或着低收入人群的室内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需要怎样的审美?
内容简介
邵源说:“设计是什么?设计是土豆,土豆离生活最近,与百姓更近。”邵源心目中的设计师是平凡的社会角色,室内设计就是设计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已经步入小康的阶层开始享用室内设计为他们创造的美好环境的同时,邵源没有忘记低收入的普通平民。他思考着“普通百姓或者低收入人群的室内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需要怎样的审美?中国当下的室内设计是否有他们真实生活空间的记录。”他把他的职业素养和他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想起了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名著“走向新建筑”,在那篇现代主义建筑的宣言中,柯布在第二版的序言中说,“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他还说,“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道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邵源就是“为普通平常的人,关心普通平常的住宅”的设计师。记得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联盟IFI将2007年的设计大奖颁发给了一位印度设计师,他为低收入家庭所作的环境设计获得了此项殊荣。这也提醒了整个设计界,不能让“平民化”设计立场严重缺失。
邵源在设计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环境意识与生态理念。他用节约的观念来指导设计实践,他关注普通材料,这是他实现低成本设计的主要来源。他还利用废品,他眼中的废品是“暂时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他要“站在设计的层面上去‘回收’。”“用最简单低消耗的方式加以利用”。他认为这是一种善举,是对环保的贡献。今天,生态规划、生态小区、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目标,邵源对室内设计层面的探讨与实践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建筑平民”是本很有意思的书,阅读它你可以走入一个与众不同的室内建筑师的内心世界,从他的设计感悟和实践中得到种种启发,并激发出创作的灵感。
作者简介
孟文华,生于1976年,2000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其作品获第三届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大奖赛工程类优秀奖,2007年获山西省室内设计大奖赛工程类优秀奖。并在《室内设计与装修》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一直从事建筑与装饰预算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录
记录
设计是土豆
设计是闲出来的
设计无所不是
室内设计师与风水师
话说“陈设”
设计师是谁
设计师究竟“设计”什么
成功其实是关门的声音
高谈
给“破落”另一种机会
午时冥想
做一个懒人
等
手提袋上的提绳
粉笔,你想成为什么
飞翔的塑料袋
巢
碎片——设计是一种偶然
瓦片
尘丝
平阔之地的几棵树
把设计做到喜鹊的高度
以书法感悟设计
设计豪宅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实践
陋室一设计与废品
一个“没有装修”的房于
“书礼传家”
……
行走
思考
书摘插图
设计是土豆
“马铃薯黔、滇有之……山西种植为田,俗呼山药蛋,尤硕大”这是1848年,山西巡抚吴其睿著《植物名实图考》的文字。山西百姓更是以土豆充粮做菜。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山药蛋派”开创者赵树理先生,提炼山西晋东南本地域的群众口语表现出一种“本色”,建立了一种清新、朴实、自然、俭省的民间语言,并关注现实与民生。带着乡土味的“土得掉渣”的创作方法表现出了鲜明、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所以在我看来,土豆离生活更近,离传统更近,离传统精神更近,当手与土豆的皮肤接触时的瞬间,我可以在土豆的身上找到那份平常、普通。抚摸土豆的皮肤,可以感受到一种朴素、平和、务实、扎实和宁静感。在设计和商业的关系上,在营造室内空间方面,我都在使用或者说在延伸这份对土豆的感悟。
土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食品,它会让我想到设计与生活的距离,设计与百姓的距离。贾樟柯先生曾说,电影离现实很远,是想像中的一种东方,那是一种假造的民俗,现实的情况在中国影片中没有被表达。那么,今天室内没汁的“过度”设计是否也是一种假造?人们在用吊顶、背景墙到底要遮盖或者说陪衬什么?普通百姓或者低收入人群的室内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需要怎样的审美?中国当下的室内设计是否有他们真实生活空间的记录。
设计是土豆,所以说我是一农民;设计是平门,所以说我是一平民。只有这样,我和我的思维才会和他们更近。
土豆、平门这些普通之物,如果成为自己心灵的墙,就像某电视剧的主人公在事业成功之后,面对都市繁华,他定会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问回到家乡的那条渠(红旗渠)上,去走一走,会找到曾经的那份扎实与平静,心灵的墙就是布满沧桑的老墙,是平衡心欲的良方。
设计是什么,她是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的方式和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