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的文化分析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曾军著
出 版 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330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292692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不再满足于呆在学术之笼里做学舌的八哥,视觉文化已成为渗透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窥视人类语言的无上地位、游走于纷繁的文化理论之中的狐狸了。
当各种文化与理论研究为“转向”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时,视觉图像文化的实践却以数字时代的“光速”挺进并弥漫于我们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命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比如数字高清电视及数字压缩卫星直播、数字电影、数字摄像、数字摄影、数字广告、网络游戏、动漫、网络视频、手机视频……视觉图像文化成了新世界中国和世界最为普遍的发展中的社会现实存在之一。
目录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问题(代总序)
导论
一、从“Ways of Seeing”开始
二、(视觉)文化通过观看而循环
三、本文思路的一个描述
第一章观看研究:方法论反思及理论预设
第一节:观看研究的路径与困境
一、意向主义:观看现象学与知觉心理学
二、构成主义:符号学、话语理论与精神分析
三、“现实主义”:媒介文化与观众研究
第二节:观看的情境:作为一种方法
一、情境主义的出场
二、观看情境主义的基本精神与原则
三、观看的媒介与方式
第三节:观看中的意义/快感问题
一、从“意指实践”到“意义/快感实现”
二、意义的生产与再生产
三、快感的解放与生产
第二章视框:表征与现实
第一节:表征的观看与现实的观看
一、“再现”的问题史
二、非现蛮:表征的观看
三、以表征的方式观看现实
第二节:视框:表征观看的边界
一、物理视框:屏幕•段落•超链接•马赛克
二、心理视框:投入与抽身
三、暴露构成性:画中画和片中片
第三章时空:媒介与日常生活
第四章视角:观看意向与视觉技术
第五章境遇:观看情境的宏观维度
第六章观者:想象的共同体及其众生相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节:观看研究的路径与困境
在《后现代性中形象的转变》一文中,詹姆逊为我们勾画了当代观看研究的三种路径。在他看来,当代(即詹姆逊所说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关于观看的观念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之为“对象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代表性的观点是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对于观看中“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表述,受其影响,以弗朗兹•法浓为代表的非殖民与种族新政治、以两蒙•德•波伏娃为代表的新女权主义和以梅洛—庞蒂为代表的关于身体及其可视或可描绘肉体的新美学等理论成为其理论的延伸;第二个阶段被詹姆逊称为“官僚化阶段”,其代表就是福柯,他认为“福柯企图将认识论上的分析转换为政治学上的支配,并将知识和权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从此不再分离”,“可视物由此成为官僚的凝视”;福柯式的观看在罗布—格里耶的“新小说”那里遭到戏仿,在德波的《景观社会》中被着意标示出其技术发展的背景,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技术与传媒真正承担着认识论的功能;自此,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摄影、电影和电视开始渗透和移入视觉艺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正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高技术的混合物,包括从器具到电脑艺术”,由此,福柯时期开始让位于第三阶段,它被詹姆逊称为“后现代主义”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