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罗汉造像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徐华铛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17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85252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佛教造像,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罗汉的造像更为热门。本书紧贴广大读者的需求心理,从传统中走出新路,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罗汉造像的来龙去脉和罗汉造像的出新。全书大部分是白描的罗汉造像图稿,绘画者均有较高的佛像艺术造诣,风格多样,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供文物旅游工作者,佛像艺术爱好者,雕刻造型、寺庙设计、陶瓷创作等工艺美术设计人员,绘画艺术人员参考借鉴。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十大弟子
一 迦叶
二 阿难
第三篇 十八罗汉
(一)骑鹿罗汉
(二)喜庆罗汉
(三)举钵罗汉
(四)托塔罗汉
(五)静坐罗汉
(六)过江罗汉
(七)骑象罗汉
(八)笑狮罗汉
(九)开心罗汉
(十)探手罗汉
(十一)沉思罗汉
(十二)挖耳罗汉
(十三)布袋罗汉
(十四)芭蕉罗汉
(十五)长眉罗汉
(十六)看门罗汉
(十七)降龙罗汉
(十八)伏虎罗汉
第四篇 五百罗汉
第五篇 外来罗汉造像的汉化
第六篇 历代画家笔下的罗汉形象
第七篇 佛寺内的罗汉传统造像
第八篇 罗汉造像的出新
第九篇 中国罗汉——济公及其造像
第十篇 菩提达摩及其造像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篇 概述
罗汉,是修行得道的高僧,为梵语音译“阿罗汉果”的简称,在佛教中的地位次于佛与菩萨,属于第三档规格。
在佛教中,能“闻佛之言教而开晤”者即能进入“阿罗汉果”的果位,即亲自听到佛的言教声音而觉悟者便能成为罗汉。罗汉又称“声闻”,意思是罗汉应遵循佛的声音,全心全意地弘扬佛法。
阿罗汉果的意译为“应供”、“杀贼”和“无生”。“应供”是修得罗汉果位者应长期受人、天供养;“杀贼”即获得罗汉果位者已杀尽种种扰乱人们内心清静、妨碍修行的有害情感之“贼”;“无生”是修得罗汉果位者已圆满一切功德,进入永恒不变的涅檠境界,不再遭受“生死轮回”而投胎转世的痛苦。能进入罗汉范围的都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优秀大弟子。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获得罗汉果位的比丘。比丘是古印度话,中国话就是“和尚”。
罗汉是小乘佛教(佛教两大宗派之一,起源较早)修行的最高果位,称其为“无极果”或“无学果”,认为已经到达极点,所学已尽,意为尊者,即“值得受世人尊教者”。而后来居上的大乘佛教则认为还不够,主张应修持到“佛”的境地,至少也应到达“菩萨”的果位。这个说法受到多数人的响应,故大乘佛教成了佛教的正宗。而罗汉便成了佛和菩萨之后的第三档果位。在寺院的造像中,他们往往在大雄宝殿内,作为陪衬人物环护在佛的两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