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美)泽利泽 著,王水雄 等译
出 版 社: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1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321479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泽利泽的研究令人过目难忘,她的分析意涵深刻,而行文却沉着简练。本书对一个重要的主题进行了极富想像力的大胆探索,相信在我们历史学家中一定会寻获知音。
——Nancy Tomes 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g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浊: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无价性”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最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大于”市场?
作者简介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美国当代杰出的经济社会学家,现任美国经济社会学学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知名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关注经济的文化与道德维度。1985年因《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一书而获得美国社会学界的至高荣誉C.Wright Mill奖。
主要代表作品:《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金钱的社会意义》、《亲密关系中的买卖》。
目录
1994年版前言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从愤怒到纪念:儿童生命的神圣化
第二章 从有用到无用:童工之上的道德冲突
第三章 从童工到儿童工作:重新定义经济世界的儿童
第四章 从体面的埋葬到恰当的教育:儿童保险的情况
第五章 从意外残废到意外生育:对儿童的法律权衡的改变
第六章 从儿童农场到儿童黑市:儿童市场的变迁
第七章 从有用到无用再回到有用?儿童价值衡量的呈现模式
译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从愤怒到纪念:儿童生命的神圣化
孩子的死:从接受到义愤
在18世纪以前的英格兰和欧洲,一个婴儿和一个年幼孩子的死亡都是一件小事,对此的态度通常混杂着不关心和对事实的接受。正如蒙田所提及的那样,“我有两三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就死了,在此,没有过度的悲痛,也没有遗憾。”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在对英国家庭的调查中发现,在16、17世纪以及l8世纪的早期,当非常年幼的孩子死亡之时,没有证据表明人们会花钱办一个悼念会,甚至也不会戴黑纱。父母很少参加他们孩子的葬礼。根据菲利普阿雷兹(Philippe Aries)的说法,在法国的一些地方,如果孩子死的“太早”,很可能就直接埋在后院里,正如人们今天埋葬猫和狗一样。死亡之后,即便是富人家庭的孩子也会被当作是乞丐一样来对待,他们的尸体“被缝进粗麻布做的裹尸袋中,扔进巨大的公共墓穴”。l5世纪至17世纪之间,欧洲的上层阶级选择埋葬在教堂里;公共墓地则提供给那些非常贫穷和非常年幼的死者,无论“他们自身或者家庭作为优雅的资产阶级或者小资产阶级是否选择教堂作为他们葬身之所”。
社会历史学家们指出,美国殖民地时期的父母从来不会冷漠地对待他们孩子的死亡,但是他们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对孩子的超然和分离状态。比如说,l8世纪的许多父母,将他们的新生儿指称为“它”或者“小陌生人”;年幼孩子特别是婴儿的死亡将被哀悼——但却被顺从地接受了,对孩子的悼念仪式是冷静而克制的。正如有人在1776年所说的那样,“失去一个新生儿的确是够难受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交的税”。另一个孩子会被生出来替代前一个失去的孩子。很明显,给新出生的孩子取前一个刚刚去世的哥哥或姐姐的名字,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