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十六家
分類: 图书,传记,文学家,
作者: 吴鲁芹 著
出 版 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6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678841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以东方风范面对西方文学的博学鸿儒,在闲逸的话语中有丰富的智慧和心灵的光辉,在信笔挥洒、嬉笑诙谐中见巧妙勾连和缜密严谨。
董桥、刘绍铭、李欧梵、余光中、陈子善、叶兆言、孙甘露、傅月庵深情推荐。
一位有学养、有风度的散文家,功力匀于字行间,情思入于化境。轻松地游走在中外优秀文章之间,既有西方的随笔传统,又有中国的散文精髓,非但处处都是学问,而且处处都有哲理。
他的作品是字斟句酌的艺术品,不是即兴挥洒,而是将储藏多年的学问、智能、幽默和性情融合而成。他无论写装电话、写买书、写自己的懒散、写卑微的小襟人物,都远超出看似狭窄的主题。他写的是一种抗拒轻、俗的人生态度。会心的读者能在他的“我”中找出自己。写的是生逢今世,面对各种“新世界”的讶异、抗拒,终于妥协的无奈,以“人的尊严”为最基本底线。
——齐邦嫒(台湾大学外文系名誉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1980年访问或介绍英美16位作家的文章,其中不乏大家,也有今天不常见的若干作家。以作者一贯的娓娓道来的语气,再现作者与受访者之间相谈甚欢的场景,中间穿插作者对作家或作品的见解,文学研究者读来会受启发,一般读者则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到了吴氏恬淡从容的文风
作者简介
吴鲁芹(一九一八——一九八三),字鸿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上海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策划英译当代中国文艺作品。一九五六年与友人联合创办《文学杂志》。一九六二年赴美,任教于密苏里大学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它》、《瞎三话四集》、《余年集》、《暮云集》及报道访谈当代欧美作家的《英美十六家》等。
目录
杂七搭八的联想
自序
英国篇:
劳埃傅勒
丹戴文
约翰魏英
乔治布凯南
布列姬德布劳菲
阶比普里斯特莱
金斯莱艾密斯
大卫戴启思
美国篇:
贝拉德马拉默德
伊碧怀特
玛丽麦卡赛
约翰契佛
索尔贝娄
罗柏潘华伦
艾琳娜克拉克
约翰欧普戴克
附录 读者投书
书摘插图
英国篇:
劳埃傅勒(Roy Fuller)
傅勒自谦是业余作家,不是专业作家,但是他出版过八本长篇小说、十六本诗集、三本儿童读物,编过三本诗选,担任过牛津大学诗学讲座教授。他在牛津的讲演集,至今犹为学术界所称道。在诗的创作方面,他得过很多奖,其中包括英国女王赐的金牌奖章,在这期间,他也是伦敦一家规模甚大的建筑信用合作社的律师、董事,稍后,还被选为建筑信用合作社协会的副会长。此处我把“Building Sodety”译成这样一个名称,是因为傅勒告诉我这种商业机构,主要的业务与美国的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类似,我想与其用东洋的“会社”字样,不如用台湾现有的信用合作社,或较近事实。
我说或者我们可以说他的职业是律师,他的事业是文学。
“是的,我从小就喜欢动笔,写诗,写短篇小说,写长篇小说……后来当了律师,也还是喜欢写。有人笑我是‘星期日作家’,其实岂仅是星期日而已,其他时间一有空就写。过去我每年有四个星期的假期,我总是同家人一起度假两星期,留下一半闭门写书,可是从我的律师职业退休之后,我的时间照理说应该比以前多了,写的反而少了,大约真的老了。”
我提醒他离开古稀还有两年哩,所以也算不上老,同时我说:“你说到也写过短篇小说,可是我并未接触到你的短篇作品。”
“那是因为我没有把它们汇成一集,我觉得写得实在不行,比不上我的诗,比不上我的长篇小说,所以就让它们散失了。”
说到没有能够把全部时间用到写作方面,傅勒说他亦并不以为是憾事,假使他一生做一位职业作家,成就会高到哪里去,也很难说。他
说:“在英国,以写作为生,养家糊口,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回想起来,我的双重生活,也未尝没有可取之处,作为一个诗人、小说家,我可以不计较我的产品卖得成钱与否,作为一个大公司的律师,收入固定,我可以不愁温饱。而情感上另有所钟——我的文学生涯,因此日常律师该做的俗务,也就不觉得无味或者可厌,缺点是精力不济,那是对一件事不能全力以赴的必然现象,我很羡慕Anthony Trollop①,他能在用早餐之前,写上一两千字,我没有那样的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