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上的傣族文明——云南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研究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吴之清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25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0100741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阐述了南传佛教对云南傣族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实。先从宏观着眼,介绍了南传佛教及云南傣族的历史、地理、社会、原始文化等基本状况。考索了南传佛教传入德宏的路线、时间、方式,探究了西双版纳傣族统治者乃至全民信奉佛教的社会文化原因;接着介绍了西双版纳佛教的寺庙、戒律、管理、经济、节庆、礼仪、佛事活动、佛教徒的日常生活状况等,勾勒出一幅西双版纳佛教的全景图;之后从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文字、建筑、绘画、习俗、医学、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佛教对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全面影响,说明佛教促进了傣族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在“化傣族”的过程中适应傣族社会而被“傣族化”。
总之,本书全面论述了西双版纳地区南传佛教的历史、现状,填补了中国佛教史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又具可读性,可以作为西双版纳佛教文化的导游书,对于正确认识和管理云南上座部佛教,对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简介
吴之清,1971年9月生,云南禄丰人。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师。云南师范大学政治学(法学)学士,于2001年8月——2006年7月,分别在云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师从张桥贵教授、陈兵教授;专业为“中国佛教”,研究方向是“南传上座部佛教”,近年从事“云南傣族社会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研究、有《小乘佛教与云南傣族》、《论傣族奘房教育与回族经堂教育的异同》、《论民族体育的宗教渊源》、《原始宗教图腾论》、《原始宗教与生态环保》等论文在《宗教学》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参与国家重大课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宗教问题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的研究;正主持“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研究”、“南传上座部佛教与云南傣族社会互动发展研究”、“云南傣族社会伦理学研究”等课题;参与由伍雄武教授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之“傣族、布朗族哲学思想史”的编写工作;已出版专著一部。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南传上座部佛教
一、小乘佛教
二、斯里兰卡佛教
三、巴利语系佛经典籍
四、云南傣族地区的佛教情况
第二节贝叶上的傣族文明
一、贝叶经
二、贝叶经文化
三、贝叶上的傣族文明
第三节南传佛教与《巴利三藏》
一、巴利上座部佛教
二、《汉译南传大藏经》
第四节有关南传佛教的研究
第五节本书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特色
第二章 云南西双版纳
第一节地理历史
一、地理
二、历史
三、傣族
四、傣族社会
五、宗教
第二节傣族习俗文化
一、傣族生活
二、艺术文化
第三节原始宗教
一、傣族巫术
二、信仰崇拜
三、民族的根
第三章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
第一节上座部佛教的传播
一、南传佛教进入东南亚
二、傣族佛教的由来
三、西双版纳南传佛教
第二节 云南傣族接受佛教信仰
一、时势需要佛教
二、佛教与政权
三、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的关系
第四章云南傣族佛教
第一节云南上座部佛教
一、上座部佛教情况
二、西双版纳上座部佛教的派、寺、僧
三、南传上座部佛教现状
第二节上座部佛教经济
一、上座部佛教寺院经济
二、云南傣族佛教经济
第五章傣族伦理道德
第六章傣族生活习俗
第七章傣族艺术思想
第八章傣族医学
第九章傣族历法学
第十章傣族文学
第十一章傣族庆典
第十二章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南传上座部佛教
一、小乘佛教
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南传和北传两大派系。南传派系在亚洲南部,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我国云南的傣族地区,这一支属于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南传佛教的范围,是指盛行南传上座部佛法的国家和地区,内容属于早期斯里兰卡大寺派的传承,而斯里兰卡的大寺派又出自于上座部“分别说系”的“铜牒部”。佛教传人东南亚最早的说法,是始于阿育王时派遣传教师须那与郁多罗二位长老往金地弘法。公元前247年顷,摩西佗长老前往斯里兰卡传教,佛教发展迅速,两百多年后教团统一于大寺。至公元前29—17年,教团分裂为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两派佛教形成对抗达十个世纪之久。大寺派坚持上座部佛教的传统精神,无畏山派则采取开明的态度。公元430年,觉音论师在斯里兰卡大寺注释三藏完成,奠定了大寺派复兴的基础,形成今天流传的南传佛教。
人生在世,就要面对存在及与存在的无常无我的特性,佛陀发现这个真理后就教导人类应该客观认识身心和身心呈现的无常本质。弄清这一点,整个心理的错误认识就会自动消失,随之会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不会拒绝世间存在的呈现,也不再拒绝存在之普遍性的现象,并如实去观察世界。于是,人就不再悲伤,身心处于寂静,指向涅槃。人从此不会再认为世间存在是永恒的,他如实地生活但不再迷恋尘世,因为错误的认知已经结束,完成这一转变的人就是“阿罗汉”。要取得这一成就,必须进行以戒律、禅定为基础的内观禅训练。在上座部佛教中,道德被认为是根本教义是否能成功实行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