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网时代2008启示录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唐风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3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46287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在这个虚拟扩张的时代,网络究竟给我们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内容简介
2008年的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震撼和启示,从传统网络承载使命的变革,到网民与西方媒体的论战,再到政府对网络的重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吹响了全新的号角,呈现出了传媒中无可匹敌的力量,并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书从物质和精神及政策的多个层面,对网络给我们生活和工作甚至生存的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和探讨,为您勾画出了在社会深刻变革下的一个绚丽多姿的网络新世界。
作者简介
唐风,原名武文胜,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66年生,汉族,江苏邳州人。已策划创作出版《一根稻草的重量》、《新货币战争》、《新粮食战争》、《新能源战争》、《MBI实战案例》、《你也可以成为有钱人》、《汽车销售秘笈》、《中小企业员工培训游戏》系列、《创业中国》、《破解乔布斯成功密码》、《史记故事》系列等90余本图书。详细书目见博客:http://blog.com.cn/wuwensheng916或百度搜索本人名字。
目录
第一章海市蜃楼——美轮美奂的网络时代
1.网络时代的到来
2.网络历史的车轮
3.网络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4.见证中国网络发展的标志符号——中国三大门户网站
5.QQ:拉近你我距离的“帝企鹅”
6.博客——方兴未艾的交流方式
7.恋爱新时尚——当网络成为“红娘”
8.迎接“云计算”时代的来临
第二章一夜成名的网络草根
1.后舍男生:有型就秀
2.芙蓉姐姐:S形“水媚妖姬”
3.木子美:用身体写作的另类“俊秀”
4.二月丫头:将低胸进行到底
5.胡戈:将“馒头”恶搞进行到底
6.宋祖德:一骂成名
7.天仙妹妹:深居大山的羌族少女
8.浦娟:公交第一美女
9.艾晴晴:别针换别墅
10.小胖:最可怜的网络人物
第三章 网络的力量
1.平民与政府的快捷沟通管道
2.“周老虎”现形的前前后后
3.许霆案一波三折谁主导
4.网络民族主义吹响号角
5.汶川大地震新闻开放的背后
6.网络成为新的反腐利剑
7.可怕的“人肉搜索”
第四章 网络时代的择业与就业
1.网络择业的优势:得来全不费工夫
2.网络职业:就业新机遇
3.网上求职:一切从简历开始
4.大学生青睐网上找“饭碗”
5.农民网上择业悄然兴起
第五章 享受虚拟生存——网络时代的休闲与医疗
1.寸步不移逛遍天下景
2.网上购物
3.聊出真感觉
4.网络游戏——让人又爱又恨
5.享受远程医疗
6.遍地开花的医疗健康网站
7.无线移动网络在医疗行业的应甩
8.谨防虚假的网络医疗信息
第六章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
1.网络驱动下的经济繁荣
2.网络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
3.80后的年轻网商们
4.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5.“钱”途无量的电子商务
6.支付安全:电子商务的咽喉
7.中国电子商务正逢发展新机遇
第七章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教育
1.人类教育的“哥白尼”式革命
2.虚拟大学
3.网络教育的优势凸显
4.网络家教VS传统家教
5.远程教育: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第八章危险的“潘多拉”魔盒——网络安全
1.脆弱的网络安全
2.网络犯罪
3.网络黑客
4.病毒:网络之癌
5.网络色情——新型的社会公害
6.网虫的悲哀
第九章 网络立法——自由与秩序的博弈
1.网络立法的现状与思考
2.言论自由:复杂的权利
3.难隐的隐私
4.“虚拟”的知识产权
5.为青少年打造健康的网络空间
6.各国的网络立法
书摘插图
第一章海市蜃楼——美轮美奂的网络时代
1.网络时代的到来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步伐大大加快。20世纪90年代后期,网络从只是少数业内人士熟知的名词,一下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中国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网虫”、“网吧”、“网校”等新名词如潮水扑面而来。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热火朝天的网络话题讨论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大大小小的网站都预示着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凯歌般地行进,她凝聚不同性别、国籍、民族、社会阶层的人士,“网”成了一个新生的社会群体,塑造着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以新生代精品杂志著称的《新周刊》以“络就是新生活”为题,宣告着今天中国人对信息的敏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毫无疑问,这一切得益于开放环境下传统心态的变化。中国,已开始步入网络信息时代。
我们在这个网络时代中,名片上多了一个E-mail地址,电子商务使经济运作更快捷,新闻可以在地球两极间同步互传,你我他定个时间在网上见面,足不出户在世界漫游,激情下写个纸条贴出去让所有想激动的人都看看。
新时代的内涵是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一点在网络上都能极大地体现。网页就是我们的新面孔,那色彩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三五行字成为我们宣泄的情愫。
据有关数据表明,1996年底中国上网人口只有10万,1997年底超过60万。而现在中国大陆上网人口达2.53亿人,宽带上网人口达2.14亿人,首度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上网用户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
计算机与网络结合的发展悄悄地在我们身边进行,直到今天上至政坛领袖、财界巨子,下到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不得不承认20世纪的最伟大发明是计算机,而计算机最伟大的应用则是Inter-net,因为它将改变一个社会的认知结构,改变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人们的情感将伴随着因特网而起伏跌宕。
这个网络是无政府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统治,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它就好像火焰一般迅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燃烧、蔓延,它已通往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地区,连接数万个网络,网上运行着上亿台电脑,关于它的用户——只能套用一句形容Intemet的俗语“你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事实上以Intem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正飞速地把全球连成一个整体,正像当年《纽约时报》上的一篇署名评论所言,互联网“正将世界连在一起,它现在已伸入到澳大利亚新开办的学校、南极的科考站、中国的公司、德国的福利院和美国白宫的总统办公室。”
如果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卫星电视的普及,电子媒介“可以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的话,那么今天大干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数字化网络呈现在每一个人的电脑屏幕前。在遍布全球的Intemet上“冲浪”,小小PC屏幕上的变化则更是“数字新娘”的感觉。一来这些数字化信息全部是网络的操纵者个人选择的,你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并且这些数字化信息是24小时开放更新的,你可以如同当年新婚之夜挑开“新娘的盖头”时的心情,惊喜、忐忑而又有些迫不及待。
打开我们的媒体,几乎每一家电视台、电台和有影响的报刊都传递着有关电脑与网络的消息。一轮又一轮网络热潮似乎在无声地催促着人们,已经来临的全球信息社会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今天所知道的生活。工业革命来过了,后工业革命也来过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懂蒸汽机,不懂核物理,照样过着心满意足的日子。我们当然可以不予理睬继续过日子。惟一的区别是,我们这样做只能把自己放逐在网络社会之外,而网络社会空前广大,将渗透到地球每一个角落,如果我们拒绝它,它会粗暴地剥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才可能获得的尊严和价值。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扪心自问:你,是否有落伍的危险!
网上新闻、网络旅游、网上听广播、看影视、打游戏、聊天、下棋、看书、看球、寻觅收藏、购物等等,今天的网络信息服务可谓琳琅满目,五光十色。更有趣的是,你在网络上不仅仅是一个欣赏者、观光者,更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创造者,网络为你准备了自由发挥的平台——世界变小了,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都提高了。正如美国著名的电脑未来学家尼葛罗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讲的:“未来信息时代里,人们的选择将是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的。”
这真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时代!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2.网络历史的车轮
19世纪发展起来的铁路网,曾大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地理距离。如今,全球互联网络(Intemet)可以使分属于不同肤色和民族、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行业和爱好的人们在几秒钟内就可完成有“声”有“色”的思想交流,从而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文化上的距离。在全球互联网络上还积累了全人类智力创侦的财富,由于信息的可复制性,它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服务于全人类。全球互联网络给人以和平与吉祥的感觉。
然而她却是冷战的产物。早在1957年,当时苏联的两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美国朝野震惊,于是成立了属国防部(DOD)领导的高级科研计划署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以求对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来自苏联的导弹袭击及时准确的报警,到了1969年他们成功地把4台远程计算机连接成网,以提高空中监视的可靠性,这个网络就是著名的ARPA网(ARPANET)。
开始时,这个网的使用仅限于军令、国防项目的承接单位以及从事有关国防研究的各个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ARPANET本身分割为两个通讯网络,即PANET和MILNET(一个非保密的军事通讯网络),但两者之间有网桥(Cridge)相连,仍可继续进行通讯联系。由于这一实验的基本问题是网与网之间的相互连接,因而被称为网络互连(Intemet working),它的产物也即被称为DARPA Intemet,以后就干脆简称为“Intemet”了。从1982年开始,ARPA-NET采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作为网络互连的共同协议,并且把UNIX作为基本的操作系统,这都加速了网与网连接的步伐。
建于1986年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etwork)是Intem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先把全美国的主要研究中心和5个科研教育用的超级计算中心的近8万台计算机连成一体,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随后很快又把由各个大学的校内网为基础构成的地区性网络再互连成为全国性的广域网络,它的传输速率从56kbps提高到45Mbps。
在NSFNET建成的前后,Intemet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较大的发展,从网络数量、用户人数、通讯量到上网的计算机都呈几何指数增长,越来越多的机器争先恐后地使其通讯网络和Intemet建立起连接。其他发达国家中也迅速出现了类似的通讯网络,并与美国的通讯网络连接,从此Intemet的成长一发不可收拾。
我国Intemet的发展以1987年通过中国学术网CANET向世界发出第一封E-mail为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即:中科院的科学技术网CSTNET;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原邮电部的CHINANET和原电子部的金桥网CHl.NAGBN。
Intemet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7年至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问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met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Intem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met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Intemet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启动,Intemet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1996年底,中国Intemet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Intemet开展的业务与其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这是Intemet在我国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国内Intemet用户数19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2亿。
中国目前有十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Intemet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Intemet骨干单位。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人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200多家。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人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人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
Intemet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当前正在迈进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首先,网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使得社会的各种资源得以共享。其次,网络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力地拉动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生产力进步。同时,网络也为各个层次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Intemet的确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奇迹背后,存在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人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比如,信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财富分配出现不平等;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共享和经济的全球化。但也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网络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高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网络带来了信息的全球性流通,也加剧了文化渗透,各国都在为捍卫自己的网络文化而努力。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如何使得这种厚重的文化在网络上得以延伸,这个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3.网络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造新生活的过程。先人们在林中狩猎,在河边捕鱼,在树下欢歌,在沙滩起舞,那是先人们创造的新生活。他们为他们的生活而激动,而鼓舞,而前进,而奋斗,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一代一代地继承发展,一代一代地积淀起文化的长河。
回顾过去,互联网还是一样的网,而它却以时而润物无声,时而狂风骤雨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展望未来,我们又有诸多期待,期待着这个神奇的网络在新的一年给我们带来更多奇迹和惊喜。
如今,网络向我们走来,我们正迈进网络时代。当代的我们是依靠网络把地球的空间缩小到极限,无论你在天南地北天涯海角上天人地相隔几万里,无论你是日差夜异语不相通俗不相类容貌相别,无论你想飞越上下千万年,只要我们轻轻点击一下小小鼠标,广袤宇宙大千世界日暮晨昏欢歌笑语就会立刻呈现在眼前。时至今日,网络已经改变了我们无数人的生活。
“十年前,和朋友道别,常把‘写信联系’挂在嘴边。而今,这句话似乎已经慢慢沉寂,取而代之的是‘有空打电话’或是‘E-mail联系’,”有调查参与者这样留言。
调查显示,手机短信是普通人向亲朋好友问候和祝福的最常用方式(68.3%),其他方式依次是打电话(19.7%)、QQ和MSN等即时通讯工具(8.8%)、电子邮件(2.8%),而传统的写信方式仅有0.5%的人还在用。
“高中时代,我通过一本文学杂志交了几个笔友,一直书信联系。工作以后,闲暇的时间少得可怜,和笔友的联系就慢慢断了。有时也会拿起笔,想写封信,可是能写给谁呢?想不出!”一位大学生十分感叹地说。
互联网带给现代人的改变,是书信减少了,而网聊多了,打电话或见面聊天的机会少了(35.8%);写信和寄贺卡少了,用E-mail联系多了(27.4%);纸质的书看得少了,电子书看得多了(23.9%);逛街少了,网上购物多了(9.9%)等等。
今天,每五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与它亲密接触,网络正在成为各界人士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成为政府、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的沟通平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造梦工厂。
(1)政府与民间互动的强大平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民数目的增加,网民参与社会事物热情的提高,在互联网上表达民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局面,“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媒体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强大的平台。点击“强国论坛”(人民网)、“新华论坛”(新华网),围绕各种议题、各色事件,网民的热烈讨论尽收眼底。
广大网民对社会生活各种议题的观点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将网上民意视为决策的依据之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这样说:“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网民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的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通过这段朴实的话语,广大网民深切感到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新互动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元素。
(2)传递亲情、爱情、友情的翅膀
如今,利用网络交流的人并不鲜见,BBS几乎家喻户晓,作为论坛通行证的“网名”更是尽显个性风采;QQ、MSN等网络聊天工具备受青睐,担负起传递亲情、爱情、友情等的重任;各式各样有趣的表情图标、场景模式令本已亲切可人的聊天锦上添花;网上嘉宾作为一种常规新闻报道的操作形式日益为人们接受;不断推陈出新的电子贺卡成为常见的问候方式;E-mail更成了人们交流不可或缺的形式,“信件已成功发出”,成为触网一族眼前最频繁的几个字。
“男大不婚,女大不嫁”在我们生活中似乎越来越普遍,而这种状况更多地发生在“白骨精”以及“贵族”身上。既然让父母这么忙前忙后地做着“无用功”,何不自己“主动出击”找一个心仪的伴侣。登录各种交友网站,注册并参与网站举办各种交友嘉年华活动;在QQ交友群里呼朋引伴,召集N多人晚餐;举办宠物论坛联谊会,先让各家的宠物熟悉熟悉,然后再各自交流交流感情……
(3)休闲娱乐的空间
把上网作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中国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调查数据也表明,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比例分别为39.1%和35.7%。而一项对上海、深圳两地居民节假日安排的抽样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市民会选择在家休息或休闲娱乐,而30岁以下的青少年更有半数以上选择周末在家上网玩游戏、聊天、听音乐和看电影。据《大众软件》杂志介绍,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年度产业市场总额为55.3亿元人民币,网游用户总人数超过3500万。
自从1998年我国完成了第一笔网络交易,迄今大约有1800万名的中国人在网上买过东西,国内最大的购物网站注册用户已超过1000万,去网上购物已不再是新鲜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数据,有60.6%的网民浏览过购物网站,有17.9%的网民有过网络购物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