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力电缆线路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程(DL/T 5405-2008)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工技术,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作者: 本社 编
出 版 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33000版次: 1页数: 39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155083.202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度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文)的要求编制的。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 说明书
5.1 概述
5.2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5.3 电力电缆线路路径
5.4气象条件与土壤特性
5.5 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选型
5.6过电压保护、接地及分段
5.7通信干扰
5.8敷设方式和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5.9电缆终端站及电缆登杆(塔)
5.10充油电缆供油设计
5.11土建部分
5.12电缆通道附属设施
5.13电缆通道防火设计
5.14电缆敷设中对特殊环境段的处理
5.15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
5.16其他说明
5.17附件
6 图纸
7计算项目
8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9概算书
9.1编制说明部分
9.2编制概算书
条文说明
书摘插图
5说明书
5.1概述
5.1.1设计依据
1设计中贯彻相关国家政策、法规和规章;
2设计委托文件或设计中标通知书;
3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批复文件(注明文号和名称);
4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
5规划意见书等文件。
5.1.2建设规模
1电缆线路的起迄点、额定电压、传输功率、线路长度和回路数,分期建设的情况。
2电缆通道结构形式及其长度、工作井的型式与数量。
3电缆终端站或电缆登杆(塔)的规模和数量。
5.1.3设计范围
说明本设计应包括的范围和内容、外部协作项目、设计的分工界限,以及编制工程概算情况。
5.1.4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1电缆线路的型号和长度,回路数;
2电缆附件的类型及数量;
3沿线水文、地质情况、交通概况和主要交叉穿越情况;
4电缆通道长度、建设方式及其结构形式;
5工作井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
6电缆终端站或电缆登杆(塔)的规模及数量;
7电缆线路综合投资,本体投资和每公里造价;
8 电缆通道主要材料每公里用量。
5.1.5工程造价分析
5.2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5.2.1 说明地区概况及地区电网现状。
5.2.2说明工程建设必要性。
5.2.3简述批复的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5.2.4论述该地区其他电缆线路的规划。
5.2.5论述两端发电厂或变电站进出线规划。
5.3电力电缆线路路径
5.3.1 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各种市政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且应征得城市规划部门认可;
2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3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长度较短;
4便于敷设和维护;
5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3.2描述变电站、电缆终端站的电缆进出线位置、方向,新建电缆通道与已有、拟建电缆通道相互关系,远近期过渡方案。
5.3.3电缆线路路径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各路径方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林区、主要河流、铁路、地铁、二级以上公路、城镇规划、环境特点、特殊障碍物等;
2工作井的型式与分布情况;
3地质、水文资料来源;
4沿线协议情况;
5 电缆线路特殊地段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6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与论证结果;
7简要说明路径推荐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