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闯关:文言文阅读题典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中考,语文,
作者: 孙立权主编
出 版 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版次: 1页数: 324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013665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状元桥走出中考状元。
内容简介
《中考闯关》系列丛书(包括《文言文阅读题典》、《现代文阅读题典》、《四大名著知识题典》、《语文备考题典》、《中学生常用古典诗词300篇》五本书)是由东北师大附中语文名师孙立权在长期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了过去各种版本的精华,并根据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精心编著的一套中考系列丛书,其特点是:内容新、质量高、实用性强。
一、《文言文阅读题典》:全书重点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古诗文默写训练(含古诗文上下句默写训练、意境分析默写训练、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古诗名句默写训练)。在重新精编的基础上,增收了2005、2006、2007年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题典》:收入的范文全是近年来的最新佳作。
三、《四大名著知识题典》:本书第一章为2004—2006年全国“中考真题示例”;第二至第五章为四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成书过程、艺术成就、主要人物、故事梗概、重要诗词赏析及全书的知识题典。第六章为中外文学名著试题。第七章为中学生十部必读名著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语文备考题典》:第一部分34篇课内文言文,全部采用每句文白对照注释的方式,便于学习。第二部分为古诗词扩展及运用;第三部分为课内文言文备考资料;第四部分为课外文言文备考资料;第五部分为现代文阅读技巧指导;第六部分为名著阅读资料整理;第七部分为作文指导;第八部分为对联创作,最后附参考答案。
五、《中学生常用古典诗词300篇》:本书不仅精选了篇章,还适当选了部分适合小学生读背的篇章。
作者简介
孙立权,1998年提出自己的语文观——言语/文化观,认为语文的表层是言语,底层是文化,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言语这个表层,必须触及文化这个底层,因而语文课不能单单上成言语训练课。1998年末提出“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并于次年开始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实验。 1999年总结出“五字”语文教学法:读、背、写、悟、行。同年提出“教学性备课”与“非教学性备课”的理论,认为“非教学性备课”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1999年10月开始进行“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教改实验,其中“两年教背古诗词800篇”和“批注式阅读”实验已于2002年4月通过省级验收。从2002年开始带领语文组教师全面启动“语文教育民族化”教改实验研究,包括五年教背古诗词5 00篇及三年教背古诗词300篇实验研究、“读整本的书”实验研究、“批注式阅读”实验研究、中学书法教育实验研究、古诗词吟诵实验研究研究和启迪灵性的作文教学实验研究。各项实验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目录
第一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论语》十则 《论语》
桃花源记陶渊明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三峡郦道元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马说韩愈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小石潭记柳宗元
岳阳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出师表诸葛亮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孟子
曹刿论战 《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第二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折箭 (《魏书》)
项羽本纪赞 (《史记》)
老马识途 (《韩非子》)
对牛弹琴 (《牟子》)
齐人攫金 (《列子》)
阳子之宋 (《庄子》)
谢安围棋 (《世说新语》)
举贤勿拘品行令 (《三国志》)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
丹之治水 (《孟子》)
社鼠 (《晏子春秋》)
莫众而迷 (《韩非子》)
献媚取宠 (《韩非子》)
齐欲伐魏 (《战国策》)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李贽
晋平公问于叔向 刘 向
惠子之言善譬刘 向
文人相轻曹丕
曹冲智救库吏陈寿
亮复出祁山 陈寿
亮自表后主陈寿
桑中生李干宝
马革裹尸 《后汉书》
病人膏肓 (《左传》)
对楚王问 (《对楚王问》)
不死之药 (《战国策》)
米珠薪桂 (《战国策》)
御者之妻 (《史记》)
……
第三部分古诗文默写训练
第四部分中考古诗文真题汇编
参考答案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论语》十则
《论语》
本文节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公冶长》、《述而》、《雍也》、《卫灵公》、《子罕》等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早年担任司仪等较低官职,直到五十岁时,才做了司寇这样主管刑法的高官。孔子的思想核心为“仁”,主张以“礼乐”来规范社会、维护王室的统治地位。为此,他曾周游各个诸侯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不被各国当政者所采纳,无奈中只得返回鲁国。
孔子晚年专心致力于教育。他首开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弟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据说孔子弟子有三千,其中著名的就有七十二位。同时,他还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 《尚书》、《周易》,并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为文体形式,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全书共二十篇,每篇分为若干章,本来没有篇名,后人摘取每篇首句的头两个字作为篇名。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引导赏析
本文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教育与学习。这十则短短的语录涉及教育的很多方面,如对教师必备的优良品德,他提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习的原则,他提出要学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学习的态度,他提出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学习的具体方法上,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细读孔子的表述,可以体会到一种原创的活力和睿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