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7开发基础与应用指南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
作者: 任双艳等编著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99000版次: 1页数: 257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125158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SIMATIC STEP7作为一个平台可以集成各种控制设备的软件,使不同设备以及西门子PLC站点具有相同的数据库,所有设备的编程、配置、调试、数据路由以及通信工作只需在STEP7中就可以完成,从而实现一个项目中所有控制任务的集成。掌握STEP7是学习西门子公司自动化产品的基础。
本书在介绍PLC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对SIMATIC STEP7的编程软件、编程指令、编程方法、系统设计方法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讲解。本书共9章。第1章介绍了PLC的发展、特点、组成及简单的工作原理;第2章分析了S7—300/400系列PLC的硬件系统;第3章对s7系列PLC编程软件——STEP7做了简要介绍;第4章介绍了S7-300/400系列PLC的数据类型与地址区;第5章介绍了S7—300/400系列PLC的编程指令,并结合实例重点讲解了语句表(STL)及梯形图(LAD)指令的使用方法;第6章介绍了数据结构及用户程序结构;第7章介绍使用STEP7软件进行PLC应用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第8章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STEP7编辑逻辑块;第9章给出了PLC应用系统设计的具体实例。
本书既适用于初学者,又可作为丁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和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绪论
1.1PLC的发展概况
1.2PLC的功能
1.3PLC的基本组成
1.4PLC的简单工作原理
1.5S7系列PLC介绍
1.6PLC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6.1PLC的应用
1.6.2PLC的发展趋势
1.7STEP7编程软件
1.7.1编程功能
1.7.2TIA软件平台
第2章S7-300/400PLC的硬件系统
2.1硬件系统基本构成
2.1.1概述
2.1.2S7-300/400PLC的组成
2.1.3S7-300/400PLC的结构
2.1.3.1S7-300PLC的结构
2.1.3.2S7-400PLC的结构
2.2CPU模块及性能特点
2.2.1S7-300PLC的CPU模块
2.2.1.1CPU模块的性能概述
2.2.1.2CPU模块的面板
2.2.1.3CPU模块的测试和诊断故障功能
2.2.2S7-400PLC的CPU模块
2.2.2.1CPU模块的性能概述
2.2.2.2CPU模块的面板
2.3输入/输出模块及模块地址的确定
2.3.1S7-300PLC的SM
2.3.1.1数字量模块
2.3.1.2模拟量模块
2.3.2S7-400PLC的SM
2.3.2.1数字量模块
2.3.2.2模拟量模块
2.3.3模块诊断与过程中断
2.3.4信号模块地址的确定
2.3.4.1S7-300PLC信号模块的地址
2.3.4.2S7-400PLC信号模块的地址
第3章S7系列PLC编程软件-STEP7/简介
3.1STEP7编程软件的订货版本
3.2STEP7编程软件的安装
3.2.1硬件要求
3.2.2软件要求
3.2.3语言设置
3.2.4安装步骤
3.3STEP7编程软件的卸载
3.4STEP7的标准软件包
3.4.1STEP7标准软件包的应用程序
3.4.2人机接口
3.5STEP7的启动
3.6STEP7的编程语言概述
第4章S7-300/400系列PLC数据类型与地址区
4.1数制
……
第5章编程指令
第6章S7-300/400 PLC的用户程序结构
第7章使用STEP7进行PLC应用系统设计
第8章利用STEP7编辑逻辑块
第9章PLC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绪论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在其早期主要应用于开关量的逻辑控制,因此也称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体积小、编程简单、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灵活通用与维护方便等优点,目前在冶金、化工、交通、电力等工业控制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现代工业控制的四大支柱(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机器人技术、CAD/CAM和数控技术)之一。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PC混淆,本书中可编程序控制器均简称为PLC。
1.1PLC的发展概况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以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由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的。这种由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系统存在明显的缺点: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不高,尤其是对生产工艺多变的系统的适应性更差。如果生产任务和工艺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设计,并改变硬件结构,这不仅影响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而且对于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来说,不但设计制造困难,而且其可靠性不高,查找和排除故障也往往是费时和困难的。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根据市场形势与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多品种、小批量、不断翻新汽车品牌型号”的战略。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重新设计和重新接线的工作,从而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出了研制新型逻辑顺序控制装置来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第二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就研制出了第一台PLC,将其应用于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生产线上,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