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化社会学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马陵 等著
出 版 社: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5-1字数:版次: 1页数: 315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114581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传播文化行为突破性的发展可以带来语言、社会心理和学习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但在此一研究领域上,传播文化行为研究理论仍在发展过程之中。传播文化行为研究特殊性进入更为系统的过程,以致更充分解释人类的传播文化形态。
传播文化另外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给予具有专长性的科学研究训练者提供适当的大众传播资料,考评传播文化体系未来可能性发展,以及在不同条件下传播媒介拥有者和控制者的制度。这就是不同的政治组织、经济体系及历史和文化形态差异性研究,进而发展成特定形态下的理想模式。毫无疑问,社会是大众传播体系形成的主要场地,即在某一特殊社会形态下,社会上某些个体对传播媒介持有控制权。传播媒介文化发展的历史资料亦给予某一特殊社会特殊角色。这种代与代之间的研究对于了解传播媒介在不同社会文化条件程序上有极具显著性的影响力。
这是形成传播媒介文化革命性评估发展的主要原因,即是对传播文化重大问题需要有效的解释:什么是传播文化对于社会的冲击?什么是政治、经济或文化的条件而导向于现有的传播文化形态和传播文化体系?传播媒介文化的发生渊源和发展过程如何?大众传播与其他不同形态传播是否有明显差别?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形态比较时是否具有理论或实质上的差异?传播媒介文化对社会最大的冲击是什么?什么因素影响这种心理发展过程,而大众行为或文化行为是否亦受到传播媒介文化影响?
过去传播文化研究均集中在第一个主题上,传播研究重点在于媒介本身,或是媒介组织和内涵的研究,在于测度不同文化、政治、经济形态下的传播体系。而第二个主题亦是倾向于媒介本身发展的历史渊源,并期望建立大众传播有别于其他传播理论的基础。在第三个主题研究中,针对传播媒介文化对社会是否具有积极性或消极影响性层次的研究理论,主要测度传播媒介文化与人的行为或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主题亦在一般民众的兴趣层面,倾向于传播研究的社会价值体系上。基于此一论点,本书不仅在第一和第二个丰题上期望发展理想的传播文化模式,第三个主题亦为本书重点。
传播媒介文化将来的发展又如何?是否认为这最终的传播媒介文化形式已被发现和接受?假若以过去发展形态作为未来发展形态的导向时,那么传播文化未来发展必定没有最终形态。就像在工业革命前,而发展被认为不可能。大众报业在20世纪30年代却成为实质的存在。40年代的收音机,或是电影事业的快速发展亦被认为不可能,广播和电影终究成为当时的主要媒介。在发展电视之前有人认为广播、报纸及电影已经给予民众相当的满足。六七十年代电视扩展迅速,同时旧的媒介亦有降低的趋势并产生严重的经济问题,但并不像很多推测一样,被淘汰而消失。由于其内涵的发展,一种新形态从旧媒介中产生了。几千年以来,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传播媒介文化技术进步使得社会发展速率提高。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冲击也导致传播文化技术的重大发明而能顺应社会变化形态,更导致社会发展。总之,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期望传播文化技术更大的飞跃,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目录
导论
1. 绿油油生机:从冷门到热门
2. 富有启示的五个命题
3. 有待整合的学术领域
4. 多元视角和高弹性张力
5. 传播文化革命呼唤传播文化社会学
一传媒社会
1. 传媒社会模式
(1)传播文化社会学
(2)二元标准与传媒社会
(3)媒介是信息生命的“动脉”
(4)传媒社会依据:物质经济转向信息经济
2. 社会环境与传播文化
(1)社会环境因素
(2)个体社会化对传播文化的影响
(3)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3. 信息环境及其管理
(1)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
(2)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3)信息量的贫富及管理
4. 传播文化社会体系成因
(1)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2)功能分析
(3)受众与传者角色
(4)传媒形态的差异性
5. 传播文化与流行
(1)流行类型及过程
(2)流行对传播文化的正负效应
(3)传播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
6. 传播文化舆论
(1)舆论:民主活力的晴雨表
(2)社会学意义上的宣传
(3)符号操纵的魔力
(4)虚假信息:连锁传播中的流言歪曲
7. 传播与民意
(1)民意影响传播
(2)传播导向民意
二受众社会
1. 受众
(1)媒介接触
(2)受众意愿与媒介评价
2. 受众社会学理论
(1)传统的传媒社会学观点
(2)现代受众社会学
3. 受众社会行为
(1)心理动力说
(2)行为一动机论
(3)社会文化策略
4. 受众效果
(1)传媒文化力“场”
(2)争议性的假设
(3)效果形成过程及其要素
(4)批判风潮
……
三传媒与受众的社会学分析
四交换社会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一传媒社会
1.传媒社会模式
(1)传播文化社会学
传播文化社会学(media sociology)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地讲,它指的是对于传播文化过程的社会学分析,其领域包括传播文化体制和结构,传媒文化社会功能,它们的组织和运用过程,传媒受众的社会构成和对于传媒的使用,以及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Wright,1986;Tunstall,1970)。传播文化社会学研究正式开始于拉扎斯菲尔德领导的哥伦比亚学派的实证研究(Lowery&DeFleur,1993)。在理论建构上,它受到结构一功能主义的影响;在方法上,它遵从实证主义科学观。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探寻传播文化过程中的各种因果关系,尤其是影响力的流动(Shoemaker&Reese,1996)。由于这种理论及其认识论的倾向,有学者认为,这一学派的研究多从媒介文化控制角度提出问题,研究集中在如何引导传播文化效果方面上(Gitlin,1978)。
狭义地说,传播文化社会学指的是对传媒文化内容制作的社会学过程分析(Schudson,1991;Gitlin,1979)。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从制度规范、组织运作、专业文化、社会关系和媒介内容制作人员日常活动等各方面,具体考察了传播文化制作过程。这些研究构成了狭义的“传播文化社会学”的核心文献。本书所关注的是这方面的传播文化改革实践。政府给传播文化单位“断奶”之后,传播媒介在市场环境下展开了激烈竞争,包括发行、广告和多种经营等各方面。这些竞争,对于中国传播媒介来说,还属于新型的运用形式,许多做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不管怎样,为适应这种竞争,传播媒介在改组自身的结构,形成组织的内部规范,传播文化从业人员也在改变行为方式。种种变化,追根溯源,似乎都归结到经济压力和诱因。那么,应该如何概括这些变化,并且使这种理论联系经济诱因、权力关系和传播媒介现实的构筑?当然,这不仅仅是西方传播文化社会学者们探讨的问题。
不妨借鉴他们的方式提出问题,即传播文化改革正在如何改变中国传播文化生产过程?所谓“传播文化生产过程”,指的是传播文化工作人员在传播媒介单位的制度和组织环境内,围绕传播文化而发生的活动。这些活动所形成的直接产品就是报纸和广播以及电视的节目,它们同时形成并反映围绕传播文化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传播媒体的编印和节目的制作来看,传播文化生产过程不仅包括记者与编辑的个人活动,也包括传播文化媒介组织活动以及组织环境;不仅包括文化内容的创作编辑活动,也包括再生传播文化作为创作和编辑的环境、制度、社会和组织关系。如果区别不同的分析层面(Levels of analasis,Pan&McLeod,1991),可以发现这个过程牵涉到各个层次的分析单元,包括传播文化从业人员个人,传播媒介组织以及宏观传播文化体制(Shoemaker&Reese,1996)。因此,传播文化生产的社会学分析必然展开于多个层面。
这一区分导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不同层面的分析单元之间的关系?一条途径是从传播文化体制人手,观察传播文化媒介的组织及传播文化工作人员个人如何在体制的框架内活动,以传播文化体制的限制和内部诱因作为解释的变量。这是从大到小、以宏观制约微观的分析过程。另一条途径是从观察传播媒介组织和传播文化从业人员个人的实践活动人手,考察这些活动的出现和成为“常规化,”实践的过程,及其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变化,并由此推导出体制规范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意义。这是以个人和组织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传播文化体制及其结构的构成因素,由小至大、以微观构成宏观的分析过程(参见Giddens,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