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

分類: 图书,管理,会计,各部门会计,
作者: 史玉光著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420000版次: 1页数: 346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107430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针对性强: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主体,详细讲解商品流通企业日常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方法,结构合理,内容新颖。
实用性强:对具体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进行讲解,配以相应的实例。能够作为会计人员日常工作的操作指南,指导具体工作。
专业性强:由资深会计教授、专家组织编写,讲解精辟、重点突出、理论阐述适度。
通俗易懂:语言简练,深入浅出,便于不同层次的读者理解和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为依据,结合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处理的特点编写而成的。本书全面介绍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内容,详细讲解了商品流通企业购、销、调、存等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介绍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处理的同时,特别注重通过实务案例对相关项经济业务进行具体介绍,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提高读者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的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是一部全面阐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专业书籍。
本书特别适合商品流通行业的相关财会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作为财经院校学生进行会计实践活动的指导用书。
作者简介
史玉光,男,1977年9月出生,山东威海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会计)博士。曾在多家公司财务部任职,先后在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主要从事资产证券化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研究。已在《金融会计》、《对外经贸财会》、《财会月刊》、《中国审计》、《中国内部审计》、《中国证券期货》等20余种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编写会计相关教材多部。主编《新会计准则下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新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具体会计准则解析与实务例解(2006会计准则)》,参与编写《会计报表分析原理与方法》、《中级财务会计(第二版)》、《企业会计学(第二版)》。
目录
第1章概论
1.1商品流通概述
1.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概述
1.3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处理的假设与方法
1.4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确认基础与计量属性
1.5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账户的调整
第2章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
2.1商品流通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2.2商品流通企业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
2.3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
2.4预付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2.5原材料
2.6低值易耗品与包装物
第3章商品批发的会计处理
3.1商品批发会计处理概述
3.2批发商品购进的会计处理
3.3批发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
3.4批发商品储存的会计处理
第4章商品零售的会计处理
4.1零售商品流通的特点和会计管理内容
4.2零售商品购进的会计处理
4.3零售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
4.4零售商品储存的会计处理
第5章其他商品流通业务的会计处理
5.1加工业务的会计处理
5.2代购业务的会计处理
5.3出租商品的会计处理
5.4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5.5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第6章商品流通企业的投资
6.1商品流通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6.2商品流通企业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6.3商品流通企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4商品流通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7章商品流通企业的固定资产
7.1商品流通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7.2商品流通企业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7.3商品流通企业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7.4商品流通企业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第8章商品流通企业的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
8.1商品流通企业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8.2商品流通企业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8.3商品流通企业的无形资产处置
8.4商品流通企业的其他资产
第9章商品流通企业的负债
9.1商品流通企业的负债概述
9.2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
9.3商品流通企业的应交税费
9.4其他流动负债
9.5商品流通企业的菲流动负债
第10章商品流通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第11章商品流通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12章商品流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
第13章商品流通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概论
1.1商品流通概述
1.1.1商品流通的含义
商品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所经过的买卖运动过程,简单商品流通形式可用“商品——货币——商品”来表示,发达的商品流通形式可用“货币1——商品——货币2”表示。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特征是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商品交换。从商品流通的整个过程来看,主要包括进货、销售、存货这三个方面。其中,商品购进是商品流通的起点,这个过程就是用货币资金去购买商品,将商品从卖方(或者厂家)进到商品流通企业;商品销售是商品流通的终点,这个过程就是卖掉商品获得资金的过程,亦即把购进来的商品卖出,换成货币;大多数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与销之间往往还有一个停留状态,即商品储存。
商品流通相对于其他社会再生产环节,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商品实物的转移,商品流转必须以实物所有权的转移为前提。
第二,必须通过买卖行为,即实物的转移必须通过货币收付来实现。
因此,没有实物转移的货币收付行为,以及没有货币收付行为的商品实物转移行为均不属于商品流通范畴。
商品流通业务主要包括商品购进、商品销售和商品储存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前后相贯,构成了商品流通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成分。第一环节或者第三环节的缺失与臃肿(如进货远远低于或者大大超出销售量),都会影响商品流通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经营成本。
下面主要介绍这三个环节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