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
分類: 图书,医学,其他,
作者: 陈竺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14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36076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2006年卫生部和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2l世纪初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部死因的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为国家制定疾病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并为建立健全肿瘤登记系统及研究重点疾病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奠定基础。 调查抽样选取了全国213个县(区)作为调查点,对2004-2005年两年户籍人口中的所有死者进行死亡原因等相关调查,同时收集有关人口资料及调查地区2004-2005年社会经济、文化、卫生服务等信息。本报告主要从全国样本地区死亡率水平与死亡原因、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及其构成、全国高发县(市)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媒体报道地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报道和描述性分析,并初步阐述了调查的主要发现与政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地区
(一)全国样本地区
(二)全国癌症高发地区
(三)媒体关注地区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
(四)调查时间和进度
四、调查的质量控制
(一)加强调查领导和组织管理
(二)科学设计与方案论证
(三)挑选和培训调查员
(四)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五)数据录入和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五、全国样本地区的代表性评价
六、调查数据质量评价
(一)可靠性评价
(二)完整性评价
(三)死因编码质量评价
七、统计分类
(一)死亡原因分类
(二)自然地区分类
(三)用于分析地区
第二章 全国样本地区死亡率水平与死亡原因
一、全国样本地区人口死亡情况
(一)样本地区人口数
(二)样本地区人口死亡分布
二、全国样本地区死亡率
(一)样本地区总死亡率
(二)不同类型区域死亡率的差异
(三)不同性别、年龄别死亡率的差异
(四)样本地区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三、全国样本地区死亡原因分类及其构成
(一)三大类死因分类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二)前十位疾病死亡率水平及顺位
四、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国际比较
第三章 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及其构成
一、样本地区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一)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二)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变化的地区差异
(三)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变化的性别差异
(四)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变化的年龄差异
二、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分类及其构成
三、样本地区主要恶性肿瘤分析
(一)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构成
(二)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三)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四、样本地区各年龄阶段主要恶性肿瘤
五、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的国际比较
(一)死亡率水平及其变化的国际比较
(二)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国际比较
第四章 全国高发县(市)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一、概述
(一)高发地区的定义、范围
(二)高发样本县(市)的选择
二、高发样本县(市)基本情况
三、高发样本县(市)恶性肿瘤别死亡情况
(一)胃癌
(二)食管癌
(三)肝癌
(四)肺癌
(五)结、直肠癌
(六)鼻咽癌
(七)宫颈癌
第五章 媒体报道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一、概述
二、“癌症高发村”所在县(市)分类与死亡率水平
三、“癌症高发村”所在县(市)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
(一)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癌症高发村”所在的县(市)
(二)恶性肿瘤死亡率接近全国水平的县(市)
(三)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的县(市)
第六章 调查主要发现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发现
(一)我国人口死亡率持续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
(二)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肿瘤呈现持续性增长势头
(三)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大多数原高发县(市)相应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四)媒体报道“癌症高发村”所在的县(市)调查,发现一些县(市)单个癌症村落集聚现象,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医学研究机构的重视
二、政策建议
(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高度关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
(二)积极推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加大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力度
(四)加强癌症高发现场工作
(五)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对癌症的影响
(六)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七)促进防治结合,共同增进健康
(八)探索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支持癌症筛查的有效机制
第七章 附表
一、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男女合计)
二、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男)
三、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女)
四、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城市男女合计)
五、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城市男)
六、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lO万)(城市女)
七、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农村男女合计)
八、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lO万)(农村男)
九、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农村女)
十、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东部男女合计)
十一、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东部男)
十二、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东部女)
十三、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中部男女合计)
十四、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lO万)(中部男)
十五、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中部女)
十六、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西部男女合计)
十七、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西部男)
十八、全国样本地区全死因死亡率(1/10万)(西部女)
十九、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男女合计)
二十、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男)
二十一、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女)
二十二、全国样本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城市男女合计)
二十三、全国样本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城市男)
二十四、全国样本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 7f)(城市女)
二十五、全国样本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lO万)(农村男女合计)
二十六、全国样本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农村男)
二十七、全国样本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农村女)
二十八、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东部男女合计)
二十九、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东部男)
三十、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东部女)
三十一、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 7Y)(中部男女合计)
三十二、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中部男)
三十三、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中部女)
三十四、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西部男女合计)
三十五、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西部男)
三十六、全国样本地区恶性肿瘤死亡主要统计指标(1/10万)(西部女)
附录
附录1 关于开展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通知
附录2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实施方案
附录3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样本点
附录4 调查表格
附录5 现场调查人员组成、职责任务及入户调查现场工作准则
附录6 质量控制工作用表
附录7 工作大事记
附录8 各省(区、市)及调查点工作人员名单
附录9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工作剪影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内涵,是制定社会卫生政策、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学变化规律的重要指标。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人口统计、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工作。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别,居民健康状况、人口死亡及其原因也存在较大差异。动态收集与系统分析我国人口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规律,对正确制定疾病控制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两次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居民死亡原因的回顾调查,基本摸清了当时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流行规律及分布特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饮食营养、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带来了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和疾病模式的改变。调查结果表明,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与死亡的增加,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慢性疾病增多、高额治疗费用、癌症高发和聚集现象等问题,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立生命统计系统,虽然在不同时期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在一些局部地区建立了死亡原因登记点,但不能实时、动态和准确地反映我国居民出生、死亡、死亡原因及其变化的情况。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提出要建立对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死因监测及肿瘤登记报告制度,这一监测系统正在建立过程之中。为了满足当前及今后中长期防治工作的需要,卫生部和科技部决定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三次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死因回顾抽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21世纪初我国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全部死因的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的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为国家制定疾病控制规划、预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据,并为建立健全肿瘤登记系统及研究重点疾病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奠定基础。
二、调查地区
根据本次调查目的,调查地区包含以下两部分:一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的对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简称全国样本地区),用于系统反映全国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死亡原因;二是遴选部分在前两次全国死亡原因调查中发现的恶性肿瘤高发现场,以及近年来媒体报道“癌症高发村”所在县(市),用于系统评价我国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媒体关注地区死亡水平及其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