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实践与经济学创新(中国经济问题丛书;“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杨瑞龙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52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009884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体制的深刻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处于不断创新中的经济学无论在基本理论分析框架还是在经济学分析范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所提出的很多疑难问题显然无法从现成的理论著作中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无法利用现有的理论分析框架清晰地从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开放道路与发展模式中概括与提炼出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无论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还是为了实现理论创新,都首先必须直面中国的现实。本书从对我国体制模式的选择、市场化改革道路及方式的选择、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的完善、宏观调控模式的转换、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财税体制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开放、对外开放模式与路径的选择、企业管理模式的转换等体制改革的诸多方面的分析入手,揭示了我国的经济学工作者是如何直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对经济研究提出的巨大挑战,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在总结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努力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的。
作者简介
杨瑞龙,1957年5月生,江苏昆山市人。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英国杜伦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曾先后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丹麦奥登塞大学访问进修。在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非均衡经济学等研究领域发表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曾获第八届和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等奖项。被选拔为原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继续深化改革
一、市场经济魅力无限
二、市场经济带给普通人的福祉
三、为什么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带来经济繁荣
四、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架构
五、建立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第二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一、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比较
二、市场取向改革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三、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
四、从中间扩散型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转换
第三章 国家计划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从计划到规划
一、第一阶段实践与理论互动: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
二、第二阶段实践与理论互动:从计划管理到宏观调控
三、总结:从计划到规划的启示
第四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的发展
一、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简单的总结
第五章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系
二、中国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三、中国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仍然非常艰巨
四、启示与结论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改革以前收入分配的特点
二、改革以来居民收入分配的三大特征
三、展望:收入分配制度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第七章 正确处理微观收人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收入公平分配与生产条件的分配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与生产条件分配的变化
三、从生产条件的分配人手促进公平目标的实现
第八章 从“计划主导论”到“政策主导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想的演变
一、“计划主导论”
二、“间接调控论”
三、“政策主导论”
四、结语
第九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三十年回顾
一、三十年来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历程
二、财政分权给政府带来了收入增长,但给居民和企业带来了税负的持续上升
三、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发展
四、小结
第十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的演变
一、中国税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税制改革的演进与创新
三、让历史告诉未来
第十一章 政府间的财政收支责任安排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引言
二、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的历史演进
三、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固定效应估计
四、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动态效应估计
五、政府间财政收支责任安排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阈值效应估计
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演变和发展
一、中国资本市场建立的背景
二、中国资本市场政策的历史变迁
三、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
四、相应的政策安排
第十三章 中国企业管理变革三十年
一、企业管理发展变革的具体阶段
二、企业管理变革的表现和特点
三、机遇和挑战
第十四章 中国加人WD:融人世界体系的三阶段分析
一、艰苦的谈判阶段——学习者的角色
二、顺利的过渡阶段——积极参与国的角色
三、迈向“中国方式”阶段——一般主导国的角色
第十五章 长期增长视野下的FD、工业化与中国经济
一、引言
二、关于FD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逻辑与实证经验
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FD流入及其影响因素
四、FD与我国的经济增长
五、结论
第十六章 中国贸易品部门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回顾:要素供给与制度层面的考察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贸易品部门开放
三、中国转型时期的贸易流动:基于技术与贸易的视角
四、全球化趋势对中国开放实践的影响
第十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环境保护
一、引言
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三、发展观的演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观
四、中国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转型:不断深化、逐步提升
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生态文明
第十八章 中国经济安全:历史、现状与未来
一、引言
二、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安全机构及理论发展
三、我国经济安全状况监测评估:2005-2007年
四、我国经济安全状况预警:2008年
五、我国经济安全对策建议
附录一 我国经济安全有关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能介绍
附录二 2005-2007年我国经济安全监测评估方法
附录三 2008年我国经济安全预警方法
书摘插图
第一章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继续深化改革
在改革开放30年到来之际,最值得纪念和庆贺的就是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历史上曾经的落后是因为市场经济的缺失,我们今天的经济繁荣是因为在寻寻觅觅中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带来了繁荣。由于历史上没有市场经济,在向市场经济前进的过程中,一旦碰到问题就容易怀疑、摇摆。所以,我们更需要深刻地理解市场经济,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继续深化改革。
一、市场经济魅力无限
我们之所以要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是因为市场经济具有无可替代的魅力。从纵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只有当人类历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经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今天来看,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无疑都是经济强国。然而在1700年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经济基本上没有发展,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只有0.11%,630年才增长一倍。世界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当人类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这些率先步入市场经济的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1820-1990年这171年间,人均收入增长英国翻了10倍、德国翻了15倍、美国翻了18倍、日本翻了25倍。”马克思、恩格斯也充分注意到了市场经济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共产党宣言》里,他们深刻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他们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是以质的飞跃推动总量的发展的。对这一判断的有力证明就是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创新的三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