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乌梅丸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方剂学,
作者: 焦安钦,徐进秀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6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673970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面阐述乌梅丸。上篇理论研究,主要综述乌梅丸的来源、组成、用法、组方特点以及古今医家的论述。中篇临床研究,主要叙述内科、外科、男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各种常见病和疑难病症应用乌梅丸及其加减方的临床经验与病案。下篇实验研究,主要介绍乌梅丸制剂研究、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和全方药理研究。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医生参考。
目录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乌梅丸的来源
第二节 乌梅丸的组成、用法及组方特点
第三节 乌梅丸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二、乌梅丸的功效与主治
第四节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
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
一、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二、肠易激综合征
三、慢性胆囊炎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
五、十二指肠壅积症
六、滴虫性肠炎
七、克隆病(Crohn病)
八、胆道蛔虫症
九、慢性腹泻
十、虫臌
十一、吞酸
十二、胃脘痛
十三、糖尿病性胃轻瘫
十四、腹胀
十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六、上消化道出血
十七、便血
十八、肝癌疼痛
十九、过敏性结肠综合征
二十、小肠功能紊乱
二十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二十二、肝、肾综合征
二十三、慢性痢疾
二十四、呃逆
第二节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一、心血管神经症
二、帕金森病
三、偏头痛
四、神经性头痛
五、血管神经性头痛
六、抑郁症
七、精神性烦渴
八、奔豚气
九、痉病
十、癔病
十一、面神经瘫痪
十二、肋间神经痛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激素依赖型哮喘
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三、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部念珠菌感染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一、泌尿系结石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三、慢性肾炎
四、泌尿系感染
五、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炎
六、乳糜尿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隐性心衰
三、晕厥
四、风心病水肿
五、心绞痛
六、高血压
第六节 内科其他疾病
一、胆囊术后胁下痛
二、雷诺病
三、发热
第二章 男科病证
一、慢性前列腺炎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第三章 妇产科病证
一、滴虫性阴道炎
二、慢性盆腔炎
三、带下病
四、痛经
五、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六、围绝经期综合征
七、不孕症
第四章 儿科病证
一、小儿胆道蛔虫症
二、迁延性腹泻
三、胃炎
四、肝硬化腹水
五、小儿癫痫
六、小儿惊风
七、小儿盗汗
第五章 皮肤科病证
一、荨麻疹
二、带状疱疹
第六章 口腔科病证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
二、牙痛
第七章 眼科病证
一、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二、风火眼
第八章 耳鼻喉科病证
一、化脓性中耳炎
二、梅尼埃病
三、链霉素中毒
四、癔病性失音
第九章 外科病证
一、脊髓内血吸虫病术后
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乌梅丸制剂研究
第二章 乌梅丸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乌梅
二、黄连
三、干姜
四、当归
五、人参
六、附子
七、细辛
八、肉桂
九、黄柏
十、花椒
第三章 乌梅丸全方药理作用
书摘插图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乌梅丸的来源
乌梅丸来源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又名乌梅丹(《普济方》卷三九九引《医方妙选》)、乌梅安胃丸(《饲鹤亭集方》)、杀虫乌梅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安胃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功效温脏安蛔,主治蛔厥,又主久利,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胃腑发咳。
原方载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原文338条之下,为蛔厥所设的代表方。《伤寒论》:“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后世医家尊崇张仲景,奉乌梅丸为治蛔之主方,如成无己、尤在泾等。《汤头歌诀》、《医方集解》等方书及现行通用的《方剂学》教材都将其列为“杀虫剂”、“驱虫剂”的首方。但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证的治疗。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现代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将乌梅丸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被奉为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的验方。
第二节 乌梅丸的组成、用法及组方特点
1.乌梅丸的组成
乌梅三百枚(30g),细辛六两(3g),干姜十两(9g),黄连十六两(6g),当归四两(6g),附子六两(炮,去皮,6g),蜀椒四两(出汗)(5g),桂枝六两(去皮,6g),人参六两(6g),黄柏六两(6g)。
2.乌梅丸的用法
古代用法:上十味,共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现代用法:乌梅用50%醋投一宿,去核捣烂,和入余药捣匀,炼蜜为丸,每服9g,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3.乌梅丸的组方特点
本方治证为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22云:“蛔厥者,谓蛔痛手足厥冷也。”蛔厥证,是因患者素有蛔虫,伤寒传至厥阴,形成上热下寒,蛔上人膈所致。蛔虫本寄生于肠内,喜温而恶寒,肠胃虚寒则蛔不安,为避寒就温,蛔虫扰动,上人其膈,而致腹痛时作;脏寒痛剧,有碍阳气运行,故手足厥冷;时静时烦,时发时止,是因虫动则发,虫伏则止,暂安而复动;蛔闻食臭则动,动则上扰,故饥不欲食,食而呕又烦,甚至食则吐蛔。本证既有虚寒,又有虫扰气逆化热,针对寒热错杂,蛔虫上扰之机,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柯琴:“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味酸之乌梅,其味酸温人肝脾肺大肠经,酸敛既能补肝,以助厥阴春生之气,平抑肝木,制其疏泄太过,又取其酸能安蛔,使蛔静而痛止,为君药。蛔动因于胃热肠寒,川花椒、细辛味辛性温,辛可伏蛔,温能温脏祛寒,共为臣药。黄连、黄柏味苦性寒,苦能下蛔,寒能清胃热。附子、桂枝、干姜皆为辛热之品.既可助其温脏祛寒之功,且辛可制蛔,当归、人参补养气血,扶助正气,且合桂枝,养血通脉,调和阴阳以解四肢厥冷,均为佐药。密甘缓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共奏温中清热、安蛔补虚之功。
至于久痢(久利),亦属久病寒热错杂而气血亏虚。厥阴乃阴尽阳生之脏,与少阳互为表里。其本阴,其标热,内寄相火。厥阴经脉属肝络胆上贯膈,肝气横逆莫制,循经上进膈中,故气上撞心;气有余便是火,消烁津液,故消渴而心中疼热。若以苦寒误下之,则胃阳败绝,而致下利不止。本方诸药相合,还具有温中补虚、清热燥湿止痢之功。因此,对于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泻、久痢亦可奏效。
综观全方,其组方配伍特点是寒热并用,清上温下,攻补兼施,酸辛苦甘,刚柔相济,辛开苦降,补泄兼施,上下共治,土木两调,对疾病的后期及急重阶段出现虚实并存、寒热错杂的症状更有良好的疗效。现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科多种疑难病症,尤其对虚实兼有、阴阳错杂、寒热混淆的疾病更有良效。
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内经》云:“肝苦急,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泄之”。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温肝:寒邪伤肝,当用温剂辛散,肝脏本身阳不足,宜以温养助长生气升发,概称日温,意义不同。补肝阳的方法,必须在养血中佐以温药升发,不能单用温热”。乌梅丸的制方特点充分体现了其温肝阳、泄郁火的特点。乌梅丸中,乌梅约300粒左右,实测约为570g,去核后,所剩乌梅肉实测约为192g,其量独重。方中重用酸敛之乌梅,并用醋浸制,同味相求,增强其酸性,与当归相伍具有补益肝阴的作用,以成阴生阳长之义;另外乌梅味酸可敛散越之气以固本元。《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凡脱,皆脱在肝”。重用味酸之山茱臾救脱,与乌梅丸重用乌梅理出一辙。附子、桂枝、干姜、川花椒、细辛温肝阳;川花椒、细辛味辛又可理气通阳疏肝;黄连、黄柏苦寒以泄热,与细辛、川花椒相伍共奏辛开苦降以泄郁热之功;人参、米饭、白蜜补气健脾养胃,培土以制肝,正体现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意思。
第三节 乌梅丸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1.乌梅
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收敛生津,安蛔驱虫。
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滑肠,久疟,虚热烦渴,呕吐,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胆道蛔虫症,钩虫病,牛皮癣,胬肉等。
①用治肺虚久咳证。乌梅有收涩敛肺作用,用于肺阴亏虚,久咳不止,凡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苔少质红少津、脉细而数或咳血等。如《本草纲目》即配罂粟壳等份为末。每服6g,睡时蜜汤调下,治久咳不已。②用治久痢。利用乌梅的收敛之性可治疗下利日久不愈,或口渴便脓血者。久痢不止,以乌梅肉水煎服;下痢不能食者,常配黄连(《太平圣惠方》乌梅丸)以涩肠止痢;痢疾兼口渴者,常配麦冬以收敛生津。③用治消渴证。乌梅有收敛生津止渴作用,常用于治疗消渴证,症见烦渴多饮、失眠多梦、多尿、腹泻、肢体凉痛麻木等。如《简要济众方》用乌梅肉配淡豆豉治消渴,止烦闷。④用治伤寒蛔厥及虫证。现常用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胃肠炎等,症见攻窜腹痛,辗转不安,呻吟呼号,恶心呕吐,或吐出蛔虫,或腹部触及虫团包块、质软,易聚易散,静时则如常人。治伤寒蛔厥常配细辛、干姜、黄连等,以酸苦并进,寒温兼施。
历代医家论述:
综论乌梅主要功用及机制,论乌梅收涩之性:①王好古:乌梅,能收肺气,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②李时珍: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唯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匿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含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份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本草纲目》)③缪希雍: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日: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夕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汗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本草经疏》)④《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⑤黄宫绣:乌梅,酸涩而温,似有类于木瓜,但此人肺则收,人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人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人肉中则拔,故于久泻久痢,气逆烦满,反胃骨蒸,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扑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收敛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症则不及也。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本草求真》)
2.细辛
细辛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及根茎。因其根形细长而味辛辣,故得名。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主要产于东北三省,故统称为北细辛,是目前临床用药的主要品种,而华细辛主产于陕西,产量较少。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肺、肾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风冷头痛,痹痛,腹痛,牙痛;风寒表证;痰饮咳喘;鼻渊,窍闭神昏。
用于痰饮咳喘,风冷头痛,鼻渊,齿痛。①用治寒饮伏肺之咳喘。细辛擅长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是治疗外寒内饮咳喘的主药。症见咳嗽、喘哮、咯痰、痰多清稀如泡沫、恶寒无汗、发热、身疼痛、干呕、脉浮等,常配半夏、干姜、桂枝等(如小青龙汤)以散寒化饮;若寒痰壅盛,“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常伍射干、麻黄等(如射干麻黄汤);若属风寒不解,人里化热,咳痰渐稠黄者,常与石膏、麻黄、杏仁等配伍(如大青龙汤)以清热宣肺平喘。②用治风寒感冒、头痛。细辛味辛能疏风通窍,性温能散寒止痛,用治风寒感冒所致之头痛、恶寒、发热、全身骨节疼痛等,常配白芷、羌活、川芎等(如九味羌活汤)以发散风寒,通经止痛;若阳虚外感,见恶寒、发热、脉反沉者,可配伍麻黄(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助阳解表;治疗偏正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羌活等配伍(如川芎茶调散)以散风止痛。③用治牙痛、鼻渊。细辛芳香气浓,性善走窜,擅长散寒解表、通窍开闭,故常用于治疗头痛、鼻炎、牙痛、13舌生疮证。治疗鼻渊属风寒者,合辛夷散以疏风散寒,通窍开闭;属风热者,合苍耳子散加减以疏风清热,通窍开闭;亦可单用研末搐鼻。用治牙痛,若属胃火壅盛,则配石膏、黄芩筹以清热泻火;属风寒者可与羌活、防风等祛风止痛的药物配伍。④用治风湿痹痛。细辛有较好的祛风、散寒、通经、止痛作用,症见腰、膝、腹部疼痛者,常与乌头、附子、桂枝、独活、桑寄生、当归同用以祛风胜湿,和血通络。⑤用于血虚寒凝致厥之证。张仲景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用细辛配桂枝、芍药之属(如当归四逆汤)以温经散寒,调营血以通阳气;若血虚寒凝致厥又兼有陈寒痼冷之宿疾,则在当归四逆汤中再加入吴茱萸、生姜,以养血通脉,温经散寒。⑥另外,利用其入少阴经温通心阳之功,常用以治疗心悸,常配麻黄、制附子、桂枝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