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机械 仪表工业,机械制造工艺,
作者: 肖龙,黄淑敏主编
出 版 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411000版次: 1页数: 266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06897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橡胶、陶瓷、复合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牌号、热加工工艺和应用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1 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
1.2 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第2章 材料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2.1 材料的结构
2.2 纯金属的结晶
2.3 材料的同素异构与同分异构
第3章 铁碳合金
3.1 二元合金相图
3.2 铁碳合金相图
3.3 铁碳相图的应用
第4章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
4.1 热处理方法的分类
4.2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4.3 钢的普通热处理
4.4 钢的表而热处理
4.5 材料的表面处理
第5章 钢和铸铁
5.1 钢中常存元素与合金元素
5.2 钢的分类与编号
5.3 结构钢
5.4 工具钢
5.5 特殊性能钢
5.6 铸铁
第6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6.1 铝及铝合金
6.2 铜及铜合金
6.3 滑动轴承合金
6.4 粉末冶金与硬质合金
第7章 非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
7.1 高分子材料
7.2 陶瓷材料
7.3 复合材料
第8章 铸造
8.1 砂型铸造
8.2 合金的铸造性能
8.3 铸件的结构设计
8.4 特种铸造
第9章 锻压
9.1 概述
9.2 金属的塑性变形
9.3 锻造工艺过群
9.4 自由锻造
9.5 模锻
9.6 板料冲压
9.7 锻压新工厂艺简介
第10章 焊接与粘接
10.1 焊接成型工艺基础
10.2 常用的焊接方法
10.3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10.4 胶接
第11章 典型零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
11.1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11.2 选用材料的一般原则
11.3 热处理的技术条件和工序位置
11.4 典型零件的选材及工艺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各种工程材料,依据其性能的不同,可以用于制造不同的工程构件、机械零件、工具等。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质量、使用寿命和加工成本,是产品选材和拟订加工工艺方案的重要依据。为了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和加工材料,应充分了解和掌握材料的性能。
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包括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方面。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在各种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铸造性能、压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等。在设计零件和选择加工工艺方法时,都要考虑材料的工艺性能。工艺性能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分别进行讨论。使用性能是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主要有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在一般机械设备及工具的设计、制造中大都选用金属材料,并以力学性能作为主要的依据,因此,熟悉和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更显重要。
金属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不同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是评定金属材料质量的主要依据,也是金属制件设计时选材和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两类。下面分别讨论金属材料在静载荷和动载荷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其指标。
1.1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
静载荷是指对试样缓慢加载。最常用的静载荷试验有拉伸、压缩、硬度、弯曲、扭转等,利用这些不同的试验,可测得材料的各种力学性能指标。本书主要讨论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力学性能:强度、塑性和硬度。
1.1.1 强度与塑性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是非常重要的两种力学性能。强度是指金属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强度大小通常用应力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