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成就测评(第7版)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美)诺尔曼E格朗伦德 著,罗黎辉,孙亚玲 译
出 版 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1页数: 18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438352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学业成就测评(第七版)》是一份中肯、简明面实用的指导手册,为授课教师介绍了使用笔试和实作测评提高学习效果的办法。本书使用真实案例阐明了测评过程,强调高效教学必须进行测评,教学与测评的目标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格朗伦德将测评定义为一个包含了笔试与实作测评的广义概念,两都各用于是适合的场合。本书行文清晰直接,介绍了如何准备及使用课堂测试和实作测评,如何划分分数等级,如何向学生和家长解释标准化测试分数。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成就测评与教学
教学与测评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的测评
测评促进学习的其他方法
学生测评对教师的要求
要点小结
第二章学生测评的实质
测评方法的主要类型
有效测评学生的指导原则
测评计划的效度与信度
常模参照测评和标准参照测评
要点小结
第三章测评方案的制定
预期学习结果的类型
教学目标的作用
准备与使用学业成就测评
详细说明教学目标
制定考试内容规范
编写试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编写题目的一般性指导原则
组题
编写考试指令
复查和评价组好的试卷
分析试题的有效性
要点小结
第四章编制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的性质
多项选择题的使用
选择题的命题原则
要点小结
第五章编制选择题:是非题、配对题与解析题
是非题
配对题
解析题
要点小结
第六章编制主观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
论述题
要点小结
第七章传统的技能与技能发展水平实作测评
第八章延展性实作测评
第九章档案测评
第十章等级评定与报告
第十一章标准化成绩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十二章效度和信度
书摘插图
第一章成就测评与教学
教学过程中(形成性与诊断性测评)
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必须对诸如以下问题作出判断。
1.学生的学习,在哪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进步?在哪方面需要帮助?
2.哪位学生碰到了严重的学习障碍,需要补习?
用于监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的测验,称为形成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一般用来测试学生达到某一单元或某部教材的一个章节的预期教学目标的程度。形成性测验类似于教师们传统上使用的小测验、单元测验等,但强调:(1)检测全部教学单元的教学效果;(2)运用测验结果提高学习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评定一个分数)。形成性测验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各自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个体在哪些方面掌握得好,哪些方面掌握得不好,以便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调节。一般而言,如果多数学生在某道题或某类题目上出现错误,相关内容便需要重授;如果仅少数学生出现错误,通常则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如利用教学辅助读物、电脑辅助教学及视听辅助材料,安排阅读作业等组织他们再度学习。这些矫正措施一般应针对用来测试不同教学目标的某道试题或某类试题的解题关键,以便学生在测验后能尽快纠正自己学习中的错误。
用实作题进行形成性测评,可采取对学生的作品(如代表作、绘画等)或某项活动过程(如发表讲话、操作机器等)进行阶段性测评并向学生反馈其优点和不足等。其目的在于,用形成性测验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改进学习提供矫正诊断信息。
如果学生的学习困难根深蒂固,难以根据形成性测验提供的矫正信息加以克服,便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此时,诊断性测评便派上了用场。诊断性测评试图解答以下问题:除缺乏一定的综合知识或不知如何补救外,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德文阅读障碍,是他们的词汇量不够,还是语法掌握得不好?学生们不能将科学原理应用于新的情境,是他们未能理解原理,抑或是对专业概念理解不深,还是他们不熟悉新情况?可见,诊断性测评关心的是弄清学生错误的共性根源,以便更加准确地找到学习困难的根源及有针对地进行矫正。
通常,诊断性测评是在诊断性测验基础之上进行的。诊断性测验是对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的测试,一般采用较大的题量,并且,大题与大题间的变化较小,这样有利于发现学习障碍的成因。譬如,要诊断学生整数加法方面的障碍,编制试题时,我们可以一道试题不要求进位,一道试题要求简单进位,另一道试题则要求复进位。
……